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为数字出版这一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出版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出版业的变革,数字出版不仅丰富了传统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改变了传统出版的生产与传播方式,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对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有利条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出版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传统出版机构在数字出版转型中的角色定位和逐步升级的过程;其次,从提高内容质量、保护数字版权、运营数字资产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出版机构在数字出版中应把握的关键环节;最后,从掌握核心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准确定位,认清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策略方面提出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出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为弥补出版业各领域人才空缺,中国14所高校于2011年首次招收出版专业硕士。笔者认为为适应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出版专业硕士就业方向可分为四大类型: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出版经纪人,高级专业编辑和出版集团管理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给整个编辑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影响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变革,也给出版类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课程体系除应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等传统出版专业技能外,为符合数字出版时代要求,数字出版能力成为出版类专业必备专业基本技能。在"双创"的今天,出版类专业要想搭上创业的快车,必须提高对专业知识、技能等能力培养,同时也应将创业基本能力、新时代的新技能要求纳入到新的培养体系中,为出版类大学生创业打开一条通道。本文即讨论出版类专业大学生创业路径,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原芳 《公关世界》2022,(3):96-97
在"互联网+"出版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亟待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时代,出版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知识付费凸显了出版融合发展的价值,传统出版社需走出版融合发展之路,提升知识服务水平.出版社应积极进行发展路径的转型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互联网+出版"融合发展产业链;强化技术支撑,将新技术应用于出版融合发展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出版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期刊出版行业作为知识服务体,在新形势下也处于向新业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带动行业发展转型的动力源。而理念又是主导人才思维意识的关键,故而人才理念在期刊出版行业发展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对期刊出版行业人才及其思维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型成为当前期刊出版行业人才理念创新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刘丹 《现代交际》2015,(4):67-6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出版业走向无纸化时代,同时,也使得侵权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影响了正常社会发展秩序,因此必须通过尽快完善网络出版监管体系、加强网络出版作品的技术保护、完善网络版权的法定许可制度等路径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的产生与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密不可分,本文从数字出版、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自身的概念出发,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是数字出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称谓。  相似文献   

9.
臧钰 《现代交际》2012,(10):14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行业的传播形态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态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要大力发展现代出版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出版,重视网络媒体建设,并把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数字出版的概念、现状分析、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策略的描述,对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0.
周亚红 《职业时空》2008,4(8):13-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出版行业也逐渐由单一性、封闭性走向多元化、开放化。但是,由于我国图书出版业体制上的弊端阻碍了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电子出版物以其明显的优势冲击着图书出版业的地位,再加上图书市场的开放将直接威胁着国内出版业的生存,使得我国图书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图书出版业要认真分析现状,提高竞争力,这是图书出版行业求得发展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1.
高尚 《职业》2017,(15):19-20
新时期指的是信息化时代,开放性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特殊标记,出版行业也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色,做出全新的转型.数字出版产业开发型平台是一种信息化集合的传播平台,为出版社及合作方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也让出版物信息的载体得到了变化.作者在本文中就以数字出版产业开发型平台的构建为主,展开分析,提出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2.
出版社网站是对外媒介宣传的一个窗口,它能够体现出版社的个性与特征,具有文化传播意义。当前出版业大力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数字化出版桥头堡的出版行业网络媒介建设,成为未来出版社发展的重点之一。换句话说,出版业网站建设是我国整个出版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缩影。下面我将对中国各大出版社的网络构建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何蕾 《职业》2022,(23):56-58
随着出版业边界的不断扩展,许多基于网络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模式逐渐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的深度融合之路越走越宽。2022年,中宣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就如何加快推动新时代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已有的出版融合政策体系。本文聚焦融什么、怎么融,从媒介融合、跨界融合,到科技赋能出版融合,提出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的出版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童书出版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被专家称为"朝阳产业",渐渐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对早期教育和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少儿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而少儿阅读与童书出版二者之间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因此就有必要构建起童书出版与儿童阅读文化的有机体系,通过二者互相作用,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亚峰 《职业》2011,(5):118-119
按照一般定义,广义的出版业包含整个出版产业链,即编—印—发—供四个环节;狭义的出版业主要指选题、组稿、编辑这一出版的前端环节。本文所讨论的出版业主要是指广义的出版业,且严格限定在这一范围内,将目前泛"传媒"和"文化"概念排除在外,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侯峰 《现代妇女》2014,(8):251-251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成为出版行业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近些年来,它的发展速度尤为惊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逐步的推进,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从最开始企业和产品间的竞争逐步的发展为产业链间的竞争,产业链的效率直接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数字出版的经营方式和数字图书馆的公益性质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而社会公众强烈的数字阅读需求有力的推动了二者之间的依存和发展。笔者通过对数字出版行业以及数字图书馆的状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深入的对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间各方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共同基础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针对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融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出版是出版界在新时期发展的热点,也是出版领域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有关网络出版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对网络出版的概念、技术、功能、特点等的界定和研究,概括总结了目前我国网络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出版编辑工作受到冲击。分析传统出版编辑工作状况,找出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受到的诸多影响。从更新编辑人员工作流程、改变编辑工作思想、树立数字版权意识、严格管控出版内容、强化出版物品牌效应等方面入手,探讨出版编辑人员如何应对来自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改善出版编辑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推动出版编辑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众筹翻译出版是随着数字出版而产生的一种翻译形式。本文试从众筹翻译出版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分析以及从数字出版的思想对其进行审视与反思,并对众筹翻译出版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在随之提升。数字出版类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校数字出版类课程合作教学也拥有了一些有利的因素。当前的数字出版类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数字出版类人才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篇文章立足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数字出版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数字出版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的时代形势,分析了如何优化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类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来相关行业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