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园 《山西老年》2011,(4):51-51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  相似文献   

2.
一明 《山西老年》2011,(7):55-55
要用专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  相似文献   

3.
招玉琴 《老友》2011,(6):56-57
刮痧是不用手的按摩,不用针的针灸,不用拔罐的走罐,不用艾条的艾灸,它是治疗风湿痺痛(其中包括中老年人常见的肩背痛、腰腿痛等)的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我走上刮痧的养生之道,起初也是源于自己的身体不好。我在分娩女儿时大出血。虽经输血后好转,但我体质一直较弱,连上二楼腿脚都发软。我平时抵抗力也较弱,经常感冒,我曾一度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担忧不止。幸运的是,1991年,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现代刮痧大师吕季儒教授,并由他亲自传授了刮痧要领。我开始在自己身上进行刮痧实践。一段时间后,我的身体果然越来越好了,抵抗力增强了,感冒和小病痛再也没来找过我。从此,我对刮痧疗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也希望广大中老年朋友能够对刮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电影《刮痧》的跨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美文化在亲情、友情、孝敬、个体与群体、思维模式、人际关系、法律观念诸方面都存在着鲜明的对照。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美文化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 ,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 ,电影《刮痧》揭示了全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养生话刮痧     
2001年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电影《刮痧》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引发了关于文化差异冲突问题的反思,而我也在此片中第一次接触到刮痧。日后的某一天,闲逛于福州的大街上,看见与福州三宝之一的角梳同质而制的牛角刮痧板,便饶有兴致的买了一块,回来上网查了资料,研究起刮痧这门手艺。  相似文献   

6.
<正>夏季即将步入尾声,我们将迎来丰收的秋天,但是,夏天带给你的湿气,却跟着你一起到了秋季。这样对身体可不好,身体的湿气不仅会让你长痘痘,还会让你困乏无力,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祛湿,祛湿的食物有哪些。如何祛湿1.刮痧散热祛湿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  相似文献   

7.
于健 《山西老年》2011,(5):54-54
少数人身体虚弱,刮痧后24小时出现疲劳反应;有些体弱的人如果刮拭时间长,刮痧后又不注意保暖,偶尔会出现感冒。  相似文献   

8.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片《刮痧》围绕刮痧是中医疗法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而引发的一场司法冲突。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是一场司法纠纷,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从哲学观点,思维方式和民族习惯等角度来阐述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以揭示中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部分  相似文献   

9.
<刮痧>讲述的是在美国,一个中国家庭由于用刮痧这一中国传统疗法给孩子治病而引发的问题.刮痧,因为会在治疗者的身上留下看似可怕的紫痕,便被美国人认为是虐待儿童的罪证.本文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这一主题下,通过对影片中误解和冲突的分析,揭示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及法律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试图找出避免文化冲突的办法,进一步缩小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10.
认识刮痧     
刘风 《山西老年》2011,(4):50-50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家庭刮痧理疗因其可操作性强、保健治疗效果明显,被许多家庭接受和广泛实践。为此本刊"养生之道"栏目特组织系列文章,供读者了解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我虽然身材瘦小,但力气大,学了一些中医知识后,特别爱给别人刮痧,走到哪里,见到有人不舒服就自告奋勇地给他们刮痧,往往手到病除。可谓,一板在手,百病皆无。北京石景山敬老院的职工刘  相似文献   

12.
<正>身体刮痧能把淤积气血刮顺,让血行恢复通畅,脸部美容刮痧同理可证,气血一旦活络,亮度、紧度自然往上攀升,血行较慢的冬天尤其适合。不用担心会像身体那样留下"家暴"似的刮后痕迹,硬派板刮皆讲究力道轻柔,只要方向路径正确,你也能刮出美肌大乐透!  相似文献   

13.
1、巧治痔疮在脚底内侧脚心凹陷处与脚后跟相接之处有一痛点,稍加按压特别痛。每当痔疮犯了的时候,拿一刮痧板或没有棱角的硬物,反复按摩此处,此处就不痛了,痔疮也自然消除,特别有效。2、柿子饼治痔疮用五六个柿子饼,加水煮烂,煮得越烂越好。每天  相似文献   

14.
《刮痧》这部电影很好反应了当今跨文化传播的一些障碍,片中许大同在美国生活八年,因为中国传统治病方式“刮痧”得不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并认为他是在虐待自己的儿子,惹来了一场官司.但是后来双方开始相互理解,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超越.这部电影对于研究跨文化传播具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影片《刮痧》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影片《刮痧》的文化分析入手,指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新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这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和汉 《老友》2013,(4):61-61
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体会,现介绍简便易行的头、手、脚刮痧疗法及其保健功效。刮头部,健脑助眠。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刮拭头部有四个好处:一是有助治疗失眠,对头部的百会、上星、神庭等穴位,反复刮拭,能起到催眠的作用;二是可防治眩晕,通过刮拭头部刺激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观来分析电影《刮痧》。认为主人公许大同不断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即从母国文化的回归,到文化差异的冲击,再到中西文化的妥协,是一个文化协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华裔美国人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杂糅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医在我家     
中医,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可能很陌生吧,也许它只是在一年才去几次的医院里闻到的一阵阵中药的味道,也许它只是对爷爷奶奶偶然提到的“刮痧”治病的一次陌生的好奇。但是中医对我来说,却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事。可以说,中医在我家很有市场噢。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由于天气热,来社区活动中心新建的康复理疗室接受理疗的居民特别多,有的请医师刮痧,有的请医师拔火罐,有的用康复仪理疗,只要是本社区的居民,1分积分就可以免费得到1小时左右的相关服务。"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白莲堂社区总支书记郑惠炯这样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逐步形成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的交流日益扩大 ,带动了文化交流的频繁。但由于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面对差异 ,必然会出现冲突 ,而人类对文化精神的共同理想势必将这种冲突归于融合。《刮痧》就是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在他者环境 (美国 )生活 ,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行为观念上的差异的尴尬境地 ,反映出中西文化在冲突中走向融合这一世界性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