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勇 《社区》2008,(1):60-61
西医的“亚健康”理论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事实上,历史久远的中医也一直对人体所谓“未病之病”状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由中医养生调理观点发出的“亚疾病”理论。  相似文献   

2.
30年前,一张医生诊断书打乱了李青元和王丽环一家人的生活。他们6岁的女儿李艳患上了名叫“肝豆状核变性”的怪病。这种病十分罕见,百万人中才有可能发生一例,属于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患有这种疾病,会导致肝细胞铜中毒,必须终身吃药,一旦发病就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3.
诊断(Diagnosis)一词源于希腊语,是通过辨认去判断的意思。在医学领域,这个概念是医务工作者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辨认和理解了一种疾病,才能正确地治疗这种疾病。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无论人们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人们对某种疾病起因的实际了解总是比预想的要少。尤其是对心理卫生而言,这条经验就更加灵验。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患病就医时,自然会想到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的不适去相应科室就医,各科室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不是每位患者都能认识到,病在不同的脏器,不仅治疗方案不同,饮食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适当的湿气是必要的,但湿气过量,则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中医通常将这种引起人体产生疾病的过量湿气称之为"湿邪"。中医湿病在西医学中,可见于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和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通俗地讲,湿气对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病期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癌、糖尿病、慢性气管炎以及肝脏疾患这类成人易患的慢性病称之为“成人病”。这种病多成因于平日不良的生活习惯。年轻时,不科学的起居、饮食习惯植下了罹患疾病的种子,到了成人期,就会发病。  相似文献   

7.
宋为民 《金陵瞭望》2006,(21):47-47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现代病正在悄悄蔓延,并逐渐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这种疾病有种可怕的名字——过劳死!  相似文献   

8.
那是在两汉时代出现了令人恐惧的病症,只要有人感染上,就会一个一个地死去,乃至一家一家地死绝。当时,人们观察出这其间的注连关系,就把这种可怕的病症叫做“注”。史游《忽就章》第二十三章:“寒泄气注腹胪胀。”作者自会其书“分别部居不杂厕。”此章专言疾病,则注即疰也。郑玄《周礼·天官·疡医》注写道:“祝读如注病之注。”刘熙《释名·释疾病》第二十六写道:“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注之为病,在《说文·水部》无注病义,《疒部》无疰病文。《广雅·释诂》一: “疰,病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据《周礼》郑注及刘熙《释名》写道:“‘注’与‘疰’通。”钱大昭《广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不明,大脑海马、颞叶和额叶等部位的慢性退行性变性疾病。1906年,德国著名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首先描述了一位死于罕见精神病患者的病理特征,病变主要累及海马、颞叶,表现为神经元丢失、神经纤维缠结和淀粉样蛋白沉积,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记忆丧失。此后,美国精神病学会将这种原因不明的痴呆命名为Alzheimer病,也称为原发性退行性痴呆。  相似文献   

10.
“未病”是指没有发生疾病。“治未病”的实质,是指导医生治病,最好是治病于其未病之先,也就是预防为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就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当疾病已经发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发展传变。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伴侣》2008,(11):58-58
毛巾是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也正是由于天天使用,使它显得太过普通、太过平常了,大家对毛巾的选择、使用和放置也都显得太过随意了。其实正是这种随意,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最新的科学试验证明,钱币、床上纺织用品和毛巾类产品是疾病传染的三大间接传播媒介,不正确使用毛巾,会损害皮肤,严重的还会造成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2.
疾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经由病人的解释、叙说完成。明清女性在文化传统、社会礼仪、公众期待等因素作用下,构建了属于她们的“疾病”空间。具体而言,疾病催生其审美和创作的潜能,疾病之殇化作文学艺术化的“意趣”之物,彰显了善病工愁的“闺阁风流”。这种闲赏品味疾病的方式,暗含着书写的疗愈功能。一方面,她们视诗歌为具有“悬置”与“净化”功效,驱除疢疾的灵药;另一方面,她们以病骨锻造诗骨,在奇险或清恬的诗境中缓释疾痛。此外,疾痛的语言亦诠释着广泛的社会意义。她们将婚姻生活和道德规训转化为关于身体障碍的话语,晚清的医疗卫生观念、强国保种之说亦成为病体的生理感觉,昭示着疾病书写模式的转换及新旧文化的裂变。  相似文献   

13.
学峰 《社区》2010,(21):35-36
累了休息,渴了喝水,有病求医,这是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 若人们固守这一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年来,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向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无便也如厕、无病也求医。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璞 《百姓生活》2014,(4):74-74
病来如山倒。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突发前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即便再忙,也应该多加留意与重视。新加坡肠胃与肝脏专科顾问医生韦俊韬和郭泉医生,为大家总结了10个疾病来临前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刘宝厚教授对传统八种辨证方法进行剖析研究,实行病位病性辨证法,把病位辨证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辨证法治疗慢肾衰,能够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多数人见了钱都是爱不释手,几乎很少有人会嫌钱“脏”。最近,医学研究发现,钱不仅是许多疾病传播的载体,也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14,(7):63-63
冬天吃膏方,夏天去医院进行"冬病夏治",这种养生保健方式,似乎已逐渐融入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当中。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不能认为任何疾病都适宜"冬病夏治",也不要擅自进行穴位贴敷,否则就易进入误区。这里就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些解答。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醉酒现象比比皆是,而人们在借用传统的解酒方法时,却存在很多误区: 喝浓茶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这种做法首先无济于事,其次有害心脏和肾脏。酒精本来对心脏就有较强的刺激性,而浓茶也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在一起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切忌用浓茶解酒。  相似文献   

19.
李元卿 《社区》2004,(16):56-57
没有病也要到医院体检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的保健意识很强,许多家庭都有私人医生,尽管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按时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因此,如果有肿瘤等不易发现的疾病就能够及时检查出来。而国人不是这样,人们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不到医院体检。但是,一旦  相似文献   

20.
黄存垣 《老友》2011,(9):51-51
精神分裂症是指基本个性改变、思维破裂、情感淡漠、行为怪异等大脑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在祖国医学里,归属于癫狂范畴。现将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简验方五则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