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案件     
A和B是两名间谍,A奉上司命令要除掉B,B有所感觉,所以处处都提防着A。一天,A打电活找B到他家商量事情,B决心不吃人家的东西,于是他在半路上买了苹果到A家去。A见B带苹果来,便到厨房去拿了一把水果刀开始削苹果,削完后请B吃,B不吃,A先吃起来。B也拿起那把水果刀,另外削了一个苹果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6,(5):4-4
《兰州晨报》报道:为了一瓶酒的赌注,来自天水市秦安县的民工张某吃下10大碗牛肉面后,竟被活活撑死。张某的同伴李某说,他和张某均来自秦安,在一工地打工。两人去吃牛肉面时,张某要求李某请他喝酒,李某也要求张某请自己喝酒。由于张某平时饭量较大,李某便说只要张某能一口气吃下10碗牛肉面,他就请张某喝一瓶好酒。  相似文献   

3.
齐国有一名男子,与一妻一妾住在一起。他常常独自一人外出,然后酒足饭饱而归。这人的妻子感到有些奇怪,心想:"没听说他在外面做什么大事,家里妻妾又没有过什么好日子,他怎么有钱经常在外大吃大喝呢?"于是便问其原因。她男人说道:"我在外面结交的都是些富贵的人,人家三天一大宴、两天一小宴,请我去还用花钱吃酒肉?"  相似文献   

4.
当年,我作为一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的几十年,目睹了毛泽东主席的穿衣、饮食、居住和生活用具,从点滴生活中折射出一代伟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让我  相似文献   

5.
1938年1月,日军进犯河北临城县的石城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石城惨案”。这一惨案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义愤,老百姓纷纷要求抗日。刘义才就是在这年10月加入了共产党。刘义才由于机智勇敢,深得组织信任。1939年2月,他便担任了南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席,后又担任了临城八区的区长,辗转在南北程村、南北盘石、贾村一带开展敌后工作。一次,在完成任务的归途,刘义才发现不远处有两个鬼子。他边追边喊:“一连的战士往前冲!”鬼子真的以为后面有大队人马在追,于是愈发拼命地逃跑。刘义才猛追上去,硬是徒手将两个鬼子活捉。此事迅速传遍全县,刘义才成了当地无人不晓的抗日英雄。  相似文献   

6.
志忠 《山西老年》2011,(3):18-19
在毛主席的警卫员中,有一个人叫翟白元,他出生于山西岚县翟家沟村。1938年,这个18岁的机灵鬼便当上了毛主席的警卫员,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跟随毛主席十几年。  相似文献   

7.
然超 《人生与伴侣》2008,(10):36-37
到底要不要答应他呢?这个问题,沐小鱼已经想了很多次。只不过看场电影而已,哪还会有什么下文。 沐小鱼这样想着,便在手机上写了两个字,好吧。她又觉得,似乎应该有点礼尚往来,才更符合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于是,沐小鱼又加了一句话,看完电影,我请你吃夜宵。  相似文献   

8.
初冬的一天,我慕名专程采访了1959年在庐山八届八中全会期间,曾担任警卫毛泽东主席的原江西省军区庐山警卫连战士宁春良。他现年64岁,江西省永新县人,退休前在江西省九江市政府赣北大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任主任。在市商业局宿舍楼的一套三居室里,我见到了身材魁梧,腰杆挺直,至今仍不减军人风采的宁春良。他的居室窗明几净,家用朴实,厅内一盆大铁树,郁郁葱葱,刚劲有力。当宁春良谈到他在21岁那年成为庐山警卫连的一名战士时,深深沉浸到往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可乐》2006,(7)
一名新手去收高利贷,他抖抖借条威胁道:"别怪我没提醒你!若不还钱,你的房子就像它一样!"说完,掏出打火机把借条烧了。一位监考老师纳闷地盯着一名考生掷骰子,奇怪的是,那名考生同一题掷了好几次。老师便问他为什么,考生无奈地回答说:"难道不用验算吗?"一位顾客准备在一家瑞士银行里开户。工作人员问:"您准备存多少?"顾客环顾四周,小声说:"500万美元。"工作人员答道:"先生,您完全可以大点声说。在瑞士,贫穷并不是丢人的事情。"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小强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比尔·盖茨得了感冒,助手分别请了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医生诊治,并请他们算一下各自的治疗费用。看到美  相似文献   

10.
胡谟璋  金本浒 《老友》2014,(7):18-18
有梦想就有追求,有梦想就有奋斗。年轻的时候,我心中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为保家卫国作贡献。当我从军事院校毕业被分配到福州军区三局从事技术工作之后,便与同志们一道,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作战保障任务,并攻克了一项通信技术难关。为此,我和我的团队多次立功受奖,受到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的赞扬。1977年,我还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1.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则故事:请美国人吃饭最轻松,因为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主人自己的喜好; 日本人则不然,他是看主人吃什么便吃什么,属典型的“客随主便”类;而请中国人吃饭最麻烦, 因为他们总是很有礼貌地说“随便”。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中指被碎骨刺破感染1937年10月31日,白求恩跟随医务人员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前线战地救护所。在检查伤员时,他发现一个叫吴明的战士因颈部受伤严重感染,已生命垂危,错过了抢救机会,正准备抬往隔离室。可当他听说这位战士在战场上表现异常勇敢,曾打死打伤敌人8名,缴获机枪3挺的事迹后,决定立即给这位战士动手术。此时,跟在白求恩身边的李英武大夫见吴明已奄奄一息,无法救治,便劝白求恩放弃手术。不料,白求恩一听,大动肝火,"作为救死扶伤  相似文献   

13.
林莉 《山西老年》2015,(3):16-17
1939年10月31日,白求恩跟随医务人员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前线战地救护所。在检查伤员时,他发现一个叫吴明的战士因颈部伤口严重感染,已生命垂危,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但是,白求恩听说这位战士在战场上表现异常勇敢,打死打伤8名敌人,缴获3挺机枪的事迹后,决定立即给这位战士动手术。此时,跟在白求恩身边的李英武大夫见吴明已奄奄一息,便劝白求恩放弃手术。不料,白求恩一听,大动肝火,"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无论什么时候,对待伤病员,哪怕是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我们也决不能放弃。"  相似文献   

14.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60多年来,“为人民服务”这一响亮的口号连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在中华大地上久久回响。  相似文献   

15.
《中华魂》2013,(8):14-17
编者按:在我国红军的战争史上,一些将领被战士们亲切地冠以各种各样的名字。这些名字不但特征鲜明,也反应了这名将领在战士们心目中的地位。有一位被战士们冠以“铁脚板”的将领,一直被人们传颂,这就是红军西路军的将领杨克明同志。  相似文献   

16.
吃“面子”与吃“欲望”从欧洲考察回国时,有朋友设饭局为我接风。进得美食城惴惴落座,道道美食便接二连三地上桌来,生猛海鲜,山珍野味,五凉五热,很是排场。朋友盼顾周围的饭局之后,好不荣耀地向我和仅有的两位作陪者笑笑,极显风度地向桌上一摊右手:便饭、便饭,请随便用。其势态和话音显出了他平素少有的得意与自信。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当然对这丰盛的一桌是心领神会的:我将要吃下的不仅仅是山珍海味,更重要的还有朋友的面子。饭局中,朋友将话题引到欧洲的饮食文化上,问我对此有何感受。此时此刻,我有口难开,有言难发…  相似文献   

17.
一马刀闪光的环圈,机关枪猛烈的扫射,侵人骨髓的风雪严寒,黑烟熊熊的火焰,沉重的脚步,系铃的骆驼,无边无际的荒沙……一幅色彩浓重的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生动图画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小队红军战士在冲破了白匪军的重围后,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越过了那时时有死神黑翼掠过的沙漠,来到了阿拉尔海岸。在这里,红军女战士马柳特迦奉命率两名战士押解被俘的白军中尉郭鲁奥特罗,坐船抄近路先到克查林斯克的前防司令部去。这是因为俘虏身上带有重要情报,同时也希望这支严重受挫的小部队能早些得到司令部的支援。不幸的是船在中途被暴风击沉了,两名战士落水牺牲,马柳特迦和俘虏却漂流到一个孤岛上。岛上荒无人烟:没有粮食,没有淡水,也没有外来的救援。在向自然界争取生存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庞荣峰  钱国宏 《老友》2010,(10):22-22
1949年10月1日,古老的北京城内举行了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南侧防空高炮阵地上的四门高炮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一位24岁的战士高度警惕地守候在其中一门大炮的旁边,目光炯炯地瞭望着天空。他暗下决心:"敌机胆敢来破坏,我就坚决把它打下来!誓死保卫开国大典!"——这位青年战士就是庞荣峰。  相似文献   

19.
(一)林纾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有一门课被排在下午二三时。一天,林纾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道: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纾接着说:有一个风流和尚,一次经过一座桥,看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集中精神听他讲故事,但林纾此刻却不讲了。学生请他继续讲那个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七窍出血”不明惨死 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到青岛中山路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能在青岛会友人吃家乡菜,谁都是高兴的。根据康有为的同乡、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康有为外甥李云光有关记载,我们可了解到,饭后康有为意犹未尽,喝了一杯橙汁。不久,他便腹痛难忍而归家。夜间,康有为呕吐不止,先后请了两位医生来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