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成杰 《老友》2011,(12):17-17
今年3月的一天,大哥给我打电话说:“三弟,我现在正在县城里的农机大厦.准备再买一台联合收割机呢。你快来帮大哥参谋一下吧……”当我赶到农机大厦的时候。看见大哥正在一台台崭新的联合收割机旁转来转去,咧着乐呵呵的嘴。这让我想起了大哥与农机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
病中断想     
平生一场跨年大病,让我先后两次躺到了医院的病床上。躺着,在病床上躺着,头不离枕地在病床上躺着,一天又一天,从冬躺到春,从春躺到夏……没真正躺上几个月的人,是不能想象个中滋味的,在我,最强烈的体验之一是孤独。卧病在床的日子里,家人围绕在床头,老人,妻子,孩子,给我的是细心的照料,时时温暖着  相似文献   

3.
2018年春节前的几天,我的留学生同学、好闺蜜张璐瑶从老家山西忻州到北京来玩.一是陪着好友来咨询整容事宜,二是想去协和医院配眼镜.作为"地主"的我当然要招待这位好闺蜜了.张璐瑶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忙东忙西地在北京奔波了好几天,可以说是从西北到东南,把北京城走了个遍,刚到我这儿,还没呆上1个小时,就又想出门转悠了.  相似文献   

4.
游朝鲜纪实     
“咱们到朝鲜去,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我打工的那家旅行社,别出心裁,春节的时候,来了个朝鲜5日游,第一批客人竟是我们这帮导游。北京就够冷的了,再往北走,越过东北重镇丹东,那边肯定冰天雪地,一片光秃秃,金达莱看不见,苹果也吃不到,干嘛去啊?所以,尽管社里再三号召,人数一  相似文献   

5.
1998年的秋天,我从湖北黄冈出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北京。那年,我二十二岁。 我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理由是放弃一份安稳并且薪水不错的工作,去人精成堆的北京闯荡,如果不是头脑发热,便是不识时务。家人对我的设计是:好好工作几年,结婚生子,评个职称。  相似文献   

6.
这几天,我最怕年过八旬的老父亲问我一句话:"你三哥怎么还不回来?我想给他上上政治课。"不光是我,就是大哥、二哥和姐姐也怕听到父亲说这句话。因为前几天,我接到三哥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侄女打来的电话,她说她爸爸前一天夜里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于是,我和大哥、二哥、姐姐一起赶紧去往省城看望三哥。到了医院,只见三哥躺在病床上,左腿和左胳膊失去了知觉,不能动弹。  相似文献   

7.
修补婚姻     
海鸥 《社区》2013,(8):60
母亲与父亲第一次闹离婚的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大哥上中学。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外面下着雨。往常星期五的晚饭,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刻,父亲从外地工作回来过周末,我和大哥欢喜迎接没有课程的双休日。饭桌上,我们讲述着这五天里的一些趣事,小小的房子里满是欢声笑语。那天晚上,由于下着雨,外面几乎没有人活动,小区里很安静,小房子里也异常的沉寂。我和大哥放学到回家就  相似文献   

8.
邢江峰 《社区》2010,(28):53-53
北京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现在北京打工,我与前夫董某于2009年协议离婚,当时约定孩子归前夫董某抚养,我每月支付抚养费500元;协议同时约定,在过年或休假时,我可以探视孩子,并且可以和孩子同住一段时间。今年5月份,我回老家时想看看孩子并和孩子住几天,但前夫董某和其家人不让我探视孩子,并将孩子送到外地。  相似文献   

9.
罗发瑞 《老友》2014,(10):58-58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大哥今年68岁,身体一直比较健康,总是不停地做着地里的农活。但今春以来却变得寡言少语、呆坐懒动,成天唉声叹气,晚上又睡不好觉,有时三更半夜起来抽闷烟,还常发无名之火。家人好不容易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可是又没查出身体上有什么问题。请问:我大哥的这种情况是患了什么病,应怎样治疗调理?南昌市陈××陈××同志:根据你所描述你大哥近期表现,结合医院无病的检查结构,你大哥可能患有抑郁症。如今老年人患抑郁症的人数和比例都较上世纪有明显增加,在农村也是这样。在临床上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刚进入腊月,父亲就摇着大哥的来信对我说:"商校腊月十九放假,二十你大哥就能到家了!"我听罢,心里面"唉"了一声——还早着呢,要等半个多月才能见到大哥。我急切地盼望着大哥回家,不仅出于兄弟间的思念之情,更因为大哥承诺寒假回家会买许多花炮。一年前的除夕,"孩子王"文胜从镇上的亲戚家弄回几枚"满天星"花炮,我和大哥除了好奇,就是羡慕。除夕之夜的稻场上,村里所有的小伙伴围成一个大圆圈,就见文胜站在中央,"耀武扬威"似地叼着一根香烟,一枚接一枚地燃放"满天星",时不时还挥舞着手臂。  相似文献   

11.
我患高血压多年,经常被头痛、头昏、失眠、心悸、胸闷、耳鸣折腾得苦不堪言,而且浑身乏力,情绪暴躁,动不动就和家人发脾气。还给家人增加了负担。有时想想,心里真是很难过。为了治好病,我曾多处投医,但均不见效。后来按照医嘱,天天服降压药,而且控制饮食。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做菜少放油等。去年春节,女儿和女婿从海南  相似文献   

12.
马俏 《华人时刊》2004,(2):27-27
又是一年春来早。在善解人意的春雨中,我在美国的第一个春节姗姗来迟。没有了大街小巷的繁花似锦,没有了绚丽多彩的烟花汇演,没有了热烈吉祥的节日气氛,春节真是要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怅中度过吗? 过年的前几天,接到了妈妈爸爸寄来的一个大号包裹,打开一看,不禁喜上眉梢,里面从对联到炮竹(模型)、从唐装到灯笼,应有尽有。一个计划在脑海中刹那间闪出:我要把中国的春节介绍给美国朋友,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中国春节的快乐。 说干就干。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又把同宿舍的女孩子都叫来,请她们帮我贴  相似文献   

13.
莲湖之行     
胡乐飞 《老友》2008,(3):18-20
莲湖,不是湖,而是一座漂浮在浩淼鄱阳湖上的岛屿。外婆早年曾在这里生活,外婆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婆,至今仍同家人居住在岛上。2007年春节期间,我受全家的委派,去了一趟莲湖。那次莲湖之行,彻底改变了二十几年来莲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我这个昔日的汽车配件厂厂长从密云县搬迁到顺义县,由于不甘心搬到顺义后当一个农民工的艰苦生活,便托人到北京的出租汽车公司租赁了一辆夏利牌二手小轿车.当汽车开回家后,一家人都拿它当宝贝一样对待:孩子显然是不让碰的,老婆把它擦得锃光瓦亮.公司头三天不收份儿钱,一是让你熟悉一下汽车的性能,二来可以带上家人去县城兜风.就这样,过了三天愉快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1950年初,未满周岁的我和大哥跟着父母一起从上海来到北京。我家先是住在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1954年又搬到城南的米市胡同老39号(后改编为87  相似文献   

16.
吴凡吾 《中华魂》2011,(6):61-61
我1918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一个贫穷家庭.亲眼目睹每逢春节不少人上门要债,母亲苦苦哀求延期归还。童年时代读书较晚,七岁才上一所私塾小学念书,后在大哥劝说下,三年级末考取了上海市立西城小学。从四年级开始,每年都是全班学习成绩第一名,并获得校长颁发的三育(德、智、体)优良证书。小学毕业后,经学校保送到上海光实中学念书,  相似文献   

17.
刘威 《社区》2012,(21):42
我在社区工作已经整整两年了。这两年里,我因为工作忙,经常周末加班,很少回婆家和娘家看望,对家人心怀愧疚。特别是2011年春节的时候,父亲在送我的路上说的一番话,让我止不住流下眼泪。父亲说:"我们年龄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你要常回家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18.
大哥第一次来我家那天,下着小雨,深秋的雨被风吹打在脸上竞已是透心凉。进门,大哥将一大麻袋从肩上卸下,拿衣袖往脸上使劲地擦,白衬衫全贴在了身上。见我愣着,他就朝我尴尬地一笑,非洲难民样。我赶忙将大哥拉进屋,他一边换鞋一边对我解释,来时没什么可带的,家里种的花生,还没有晒干,你最喜欢吃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五年,我从云南回到北京,在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兵营内一处房子里找到李大钊同志,向他汇报了在云南工作的情况。李大钊同志要求我立即去东北,说东北的工作急需要人,让我到哈尔滨找吴丽实同志(真名为吴苓生)接头。这样我在一九二六年初到了哈尔滨。吴丽实同志是一九二三年,由李钊同志派往东北开辟党的工作的,并在哈尔滨建立了哈尔滨特区党组织,吴丽实担任书记。当时党在东北的工作,由哈尔滨特区党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20.
青春的故事     
陈军 《山西老年》2014,(3):17-17
闻着醋香去插队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父亲回家后突然问我:"爸给你找了个吃老陈醋的机会,你愿意去吗?""愿意!"我笑嘻嘻地回答。真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承诺,竟然让中学刚毕业的我,就从东北的冰城哈尔滨开始了到山西插队的生涯。当我转乘北京开往太原的火车进了娘子关时,我就突然觉得"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声,渐渐地变成"吃醋、喝醋"的歌声,那浓浓的醋香已经扑面而来,顷刻间让我陶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