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作家。其小说《宠儿》一经出版即吸引了公众视线。小说创作中,莫里森从非洲裔美国女性角度出发,描写她们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压迫,展现了被殖民制度压迫的非洲裔美国人生活,表达她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从《宠儿》这部作品出发,研究托妮·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探索,从文化根源进行反思,深入剖析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必要性,认为广大非洲裔美国人只有正视本族文化,才能真正摆脱种族歧视、压迫与思想上的侵蚀,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真正实现非洲裔美国人独立。 相似文献
2.
黄真真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00-102
文学形象的文化身份阐释对于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在《他们眼望上苍》这部作品中,佐拉·尼尔·赫斯顿用黑人口语艺术化的表达,通过一位非裔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反映了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困惑和重构等问题,展示了她对于保存黑人传统习俗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她的文学表述已经在呼吁如何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的氛围中建构非裔形象的文化身份,尤其是非裔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介入政治游说以来,古巴裔美国人的政治游说便以反母国游说著称。这主要为古裔美国人的结构性特征所决定,即人口类型极化、政治待遇差距大和地理上相对集中。这些结构性特征使得政治移民在古裔美国人的游说实践中拥有压倒性优势。尽管随着其结构性特征的演变,自20世纪末起古裔美国人的政治游说便逐渐向正常化方向发展,但这一进程仍存在较大阻力。 相似文献
4.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以移动性为突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中产生多种形态的"文化位移",给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身份认同带来新的影响;如何进行策略性的"文化置位",有效协商社会空间,成为构建可行身份的重要话题。托妮·莫里森以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为背景的小说《爵士乐》,描写了在都市化进程中遭受地理与文化位移的美国黑人移民寻找新身份的历程。小说文本中处处体现的具有即兴创作特点、挪用特征和混杂化性质的爵士乐话语和爵士乐美学,成为美国黑人在新的放逐地进行策略性"文化置位"的喻写。 相似文献
5.
许玉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83-187
为了发掘美国非裔文学的宗教传统,从历时视角对美国非裔文学中的宗教现象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美国非裔文学带有明显的宗教传统。宗教已经成为美国非裔群体自我救赎的策略自觉。宗教至少从三个层面刻画了美国非裔群体生活和文化:生存、提升和解放。 相似文献
6.
罗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42-149
“9·11事件”后,文学成为南亚裔流散作家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有效场域,相关题材的文学创作在保有文学价值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意蕴。在文明冲突的大背景下,南亚裔流散作家必须跳出政治语境对文学话语的桎梏,在历史叙事的真实性与文学创作的虚构性之间寻找平衡;同时,弱化政治话语对人物情境的预设,从形象塑造的细节处入手,丰富人物个性化与群相特征,避免人物脸谱化倾向;此外,拉开与美国作家创伤叙事的距离,立足于流散作家的双重身份,论证创伤过程反向发生的可能性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明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5):94-98
文化身份是一个流散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一个弱势民族为了求得自身真实存在所关注的核心。赖特、艾里森和莫里森等几代美国黑人作家为此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美国黑人身份政治追寻的意义。这一黑人民族文化身份追寻的过程揭示:黑人民族只有找到自己的根——黑人的传统文化,才能找到与白人抗衡的力量,在精神上获得重生,从而找到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王凡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裔美国人赴美之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迁状况进行分析后指出,该族群不但遭受过偏见和歧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其就业状况和受教育程度还不如那些被称为少数族群的亚裔、黑人、印第安人和西班牙语裔成员.然而,在诸多以少数族群为被保护对象的肯定性行动计划中,由于意大利裔美国人被划归到非西班牙语裔白人行列,进而被视为优势阶级的一员,因此陷入了一种困境,即不但被排除在种种计划之外,而且还不得不为少数族群成员让路.可以说,只要肯定性行动计划仍旧遵循群体对群体优惠的原则,那么意大利裔美国人脱离困境的唯一办法可能就是作为弱势群体被划归到受惠者行列. 相似文献
9.
10.
刍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果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3):105-106
当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提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学术界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围绕着学术界的争论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青年学子针对学术前沿的争议各抒己见。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都是令学术界殚思竭虑的问题。作者们发表的看法,显示了他们至为珍贵的探索热情。《比较文学:为什么总会发生危机?》一文不仅认同了这种危机现象,而且指出这种危机在欧美大陆学界同样存在,是一种"国际性灾害"。对比较文学的学理依据缺乏深刻的认识,文学积淀浅薄,文化研究泛滥,是危机的根源。如何走出危机呢?作者提出加强差异研究的主张,并且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悖论》一文从文化的特性出发,论述了"文化全球化"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并提醒世人不能忽视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和价值变迁等后果。作者主张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加强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来防止文化渗透,达到相互理解。《雏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一文,通过流散写作这个个案,探讨了文化传统的顽固性本质和认同异域文化的艰巨性。制约流散 相似文献
11.
廖全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141-145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能促进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彰显了黑人女性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进一步推动、促进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发展。黑人女性主义将逆转黑人女性身份被边缘化的境遇,颠覆和拆解黑人女性身份被客体化、被边缘化的命运结构。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西尔科的长篇小说《典礼》中的文化身份问题是印第安作家关注的共同主题.西尔科结合文化身份的"特性"与"建构"之双重含义,探讨了复兴民族传统和重构文化身份的问题,通过主人公治疗精神创伤、回归部落文明和重温部落仪式的经历,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对于身份探求的重要性.作品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印第安种族指出生存的必由之路,即维护族裔文化,回归部落传统,正视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俞珮靓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2-26
《接骨师之女》是著名的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作品。从流散批评、身份认同以及"第三空间"建构等角度,对小说《接骨师之女》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过程进行考察,可揭示三位女性对身份的困惑、疏离、接受和重新建构的内在因素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中,许多西方民族国家在进行经济政治交往中,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希望用本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统一全球,从而形成文化同一性。但是,历史事实证明文化的同一性不能形成,推行文化同一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中的结局也并没有实现文化的真正同一,反而激起了更大变化的多元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是现今人类解决“文化困境”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淑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3):131-136
移民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有关身份认同的文化问题。文化视野中的移民身份转换和认同经历了疏离阶段对“我是谁”的追问,以及融入阶段对“我们”的重新建构的复杂过程,并最终不得不面对移民城市杂糅文化语境中多重身份认同的新焦虑。 相似文献
17.
蒙柱环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88-91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重点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一"他者"如何融入美国语境的问题,表现了中国文化如何与美国文化的碰撞、纠葛和对话。在中国文化的镜像中,华裔得以照见自己的存在,在美国语境之中建构华人的文化身份。美国华裔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多元,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和文化身份建构本身也是"一个产出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及西方文化的无序挤压,造成了文化价值认同的种种危机。对此,本文在分析了其成因的基础上,认真探寻解决途径,即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用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价值认同的内容与形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和身份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海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5):93-99
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思想能否称之为哲学,是争论了百年的老问题.近年来,虽是旧话重提,但意义已全非.过去是以西方哲学为标准,全仰西方之鼻息,惟恐自家不济而千方百计地"贴"上去,以证明中国哲学的成立.而现在我们需要检讨的,却是即存的中国哲学表达形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受到了欧洲中心主义之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所不在的支配,从而丧失掉民族叙事的主体性,成为西方哲学的附庸和注脚,这也是所谓的"身份重建"之主要意指. 相似文献
20.
建筑作为一种复合性价值理念建构。不仅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理与物理需求之价值,而且还具有精神与情感价值。从建筑之人文价值理念角度看,情感归宿和文化认同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情感归宿和文化认同对建筑进行审视,从而揭示出蕴含在建筑中的价值理念特征,并进而融汇于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的实践之中,这对于建筑更为人文化,更适于人的“诗意安居”,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