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逼税效应”在税费改革中不减反增,折射出国家、官员和公民在税费改革中“三方博奕”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是税费改革没有摆脱对计划体制“路径依赖”的反映,更是税费改革的制度变迁成本无法分摊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税费的界定和比较入手,分析指出“费改税”的正确含义是规范税费征收,实现税费归位。文章阐述了税费综合改革的具体设想,并指出税费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燃油税费改革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认识与合理评价此次燃油税费改革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评价养路费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讨论了燃油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从抑制超限超载、治理“公路三乱”、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优化收费公路结构考察了燃油税费改革给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从深化交通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融资新机制、相关人员的分流与安置角度分析了燃油税费改革对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历史上三次影响较大的税费改革为例,着重考察了中国古代的税费改革思想。指出这三次税费改革尽管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尽管对减轻民众负担,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它们的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中国古代的历次税费改革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乱收费、滥收费这一社会顽疾。“黄宗羲定律”正是对中国古代税费改革一段时期后赋税反而不断加重的客观事实的科学概括。还结合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如何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4年,安徽省太和县拉开了农村税费改革县级试点的序幕。太和县改革现行农民承担农业税费征收办法,取消粮食定购,试行征收实物。“税费征实”使税费征收标准清晰,农民负担总量得到控制。但作为单一改革方式,没有彻底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且由于税费负担分摊不均、税挤费、资金归属不清、粮价波动使基层政府所仰赖的“第三块资金”缺失等原因而未能持续下去。太和县早期改革尝试,为税费改革在安徽省全面试点提供了经验,表明只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才是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相关法律对矿产资源税费政策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改革建议.为明确界定“费”体现财产权利,“税”体现政治权力,将矿产资源税费进行归并、调整与完善,促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同时确保矿业企业的合理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合村并组”的动因合村并组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大致是由于税费改革以致取消农业税和统筹、提留,村级组织以往收取税费这一最大头的工作没有了,且因为税费改革而使村级组织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养不起太多的村组干部了,必须节减管理支出。由  相似文献   

8.
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困境--湖北省荆门市五村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在许多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但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或相关政策缺乏实施基础,税费改革在解决了一些“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自200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荆门农村进行农田水利调查,得以较长时段的观察税费改革给农田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三乱”的存在,农民负担普遍过重。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在农村开展了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运行过程中,税费改革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也遇到了诸多问题:税款不能实现足额兑现;乡村干部工资无法保障;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影响;配套措施跟不上,征收难度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合理调整农村教育布局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以来,全国至少有7个省 60多个县先后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的主动积极探索,虽然各地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多是联系粮食购销,实行税费合并;试点的具体办法是“税费统筹,折实征收,财政结算,税费分流”,改革的典型形式有三种,即农业税费“征实”、“费改税”、“土地综合负担大包干(朱守银,1999年)。其原则性的要求是,既不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又要能保证国家掌握一定粮源;既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又要能保证乡、村行政组织正常开支需要。改革的目标,都是力图把农村基层税费制度,农村基层财务制度,粮食的购销体制,以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存在的问题,放在一块一揽子解决。各地改革试点虽然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没有一个地方的做法可以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典型。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省试点,吸取了各地试点中的一些做法,更多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政府力图从制度上创新一种新型农村分配关系,从机制上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的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的难题。改革的范围、力度、做法均是以前所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庐江县一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税费改革前后的农民负担问题。作者认为,改革前的“三乱”现象严重,农民负担过重,而税费改革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但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以防农民负担再次出现反弹。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是中央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出台时机成熟、措施得力,从而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村的“三乱”现象。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展开,尤其是“无税费”时代的到来,农村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空壳化”现象严重,基层政府的组织能力下降,而且在某些地区农民负担亦有反弹的迹象。笔者通过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基本政策历程和正反两方面效果的论述,以期给税费改革政策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谈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宋王安石从理财入手所开展的变法运动影响深远,然而,由于陈旧腐朽的官僚体系,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和王安石治标不治本,选择了一条为国聚敛财富的道路,使改革缺乏制度的保障,致使变法政策失败。借古鉴今,王安石变法之经验和教训,也许对我国当前农村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会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迪: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立足点;简便易行是税费政策制定的关键点;增收节支是农村税费改革根本点;全面实施农村“费改税”方案,从制度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村治主体的“老好人”化:原因分析与后果呈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税费时期,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农业型村庄中,不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老好人”成为村治的主体。税费改革及其相关配套改革带来的系列后果,如村庄治理权力弱化、村庄集体资源匮乏等,成为理解“老好人”治村得以出现的制度层面原因;另一方面,“老好人”治村现象的出现与村庄社会变迁以及村庄内生型力量彰显有关。“老好人”治村是上述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村治主体的“老好人化”导致村级组织悬浮、基层矛盾凝聚、村庄秩序瓦解等一系列政治社会后果,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税费改革的启动及其所引发的政治、社会效应至少有三套逻辑在运行:政治逻辑、治理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税费改革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须三套逻辑的综合平衡运行。本文将从农民的日常“算计”来谈市场逻辑对税改的影响及政治逻辑的得失。  相似文献   

16.
保护农民权益对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等至关重要;“挖工补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重城轻乡”的城乡隔离政策,僵化的农村土地集体使用方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沉重的税费负担等方面是中国农民权益受损的制度性原因;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和非农化进程,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强化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保护中国农民权益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税制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四税制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 ,其弊端也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地方税种发展滞后 ;增值税是“生产型”而非国际上通行的“消费型”;企业所得税税率过高 ;个人所得税未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在加入 WTO的新形势下 ,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税制结构 ,其具体措施主要是加强地方税制建设 ;将“生产型”增值税完全转行为“消费型”增值税 ;统一内外所得税 ,实行国民待遇原则 ;简化个人所得税 ;推动税费改革 ,开征新税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在税费改革后由于五保融资层次较低,农村社区建设和供养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致使“五保”老人供养应保未保率上升、五保内容不全、供养标准下降。因此强化政府责任,提高融资层次,完善相应制度,加强社区服务就成为摆脱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内外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膨胀,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已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历程。本着科学发展、节约有度的思想,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断更新换代,其间也出现了诸如税理不清、重复征费;分税不当、法理不通;税费水平低;难以促进合理利用等制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重开发理念到管理实践正在进行深入改革,"税费合一"成为当下理论界研讨的热点,而这一论点的出现也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政府和企业视角, 对中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 发现资源企业在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 也承受着过重的税收负担, 而资源税费制度的设计缺陷是导致政府和企业资源利益分配错位的根本原因, 其体现在定性不明确、定位不合理、计税不科学、分配有欠缺, 为调整利益分配格局, 资源税是改革之重。现有文献以规范性研究为主, 缺乏对矿产资源税费结构和税费率的整体优化研究, 以及改革后果的预测性研究, 在矿产资源税费制度重构的理论依据上尚存分歧。为此, 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构建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设计的理论框架;对资源企业盈余的性质和数量予以确认和计量;比较研究资源税费的不同计税依据;优化研究资源税费结构和税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