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奇特的岩洞     
黄一 《小康生活》2005,(9):65-65
一、善卷洞 江苏宜兴多岩洞,善卷、张公、灵谷三洞名扬天下,有“江南第一古迹”之誉。张公洞为大洞套小洞,洞穴多达72个,后洞可容数千人,故称“海屋大场”。洞内冷暖各异,游洞一周,如历四季,怪石钟乳,奇景天成。灵谷洞中有5个大石厅,  相似文献   

2.
“四个之问”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四个之问”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和渗透转化,其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四个之问”的洞察、剖析和回答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回答“四个之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要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根本遵循,增强回答“四个之问”的主动性,从时代大潮流、世界大格局中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韩非之前,“法”、“术”、“势”并非孤立,这在先秦典籍中多有反映。通过对比荀子与韩非关于“法”、“术”、“势”的思想,发现:荀子以“法”为“治之用”,韩非以“法”为“治之体”;荀子突出“术”之价值理性,韩非彰显“术”之工具理性;荀子重“人设之势”,韩非则重“自然之势”。荀子将“法”、“术”、“势”进行了道德化的改造,而韩非则整合“法”、“术”、“势”,完成了法家学说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4.
书累     
余斌 《社区》2008,(20):4-5
老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还应补一条——“书到搬时只嫌多”。都是说书,这里“多”与“少”却有有形无形之分。“恨少”是恨肚里少,“嫌多”是嫌架上多。读书是要读进肚里才算数的。当然不是太容易。替代的法子是充以满架图书。朝夕晤对,虽不能将满架图书化为满腹诗书,至少向往之诚是有了。所以平日并不嫌其多,坐拥书城,关起门来,反有顾盼自雄之慨。  相似文献   

5.
赤峰,蒙古语称“乌兰哈达”,总人口460余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20多个民族和睦聚居的地区。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有“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的城市”之美称。赤峰,地处祖国北疆,三面群山竞秀,东汇淼淼辽水,山川形胜,地利通达,是贯通东北、华北和内蒙古腹地的险关要隘,自古有“塞外锁轮”之说。赤峰,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代表的古老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一体多元”理论内涵中的5项重要内容,即一体之“一”、一体之“体”、多元之“多”、多元之“元”以及心物相即的真相是“一体多元”;以此5项内容为根本,对“一体”、“多元”以及潜藏在或者生发在“一体”、“多元”中的“无体无元”做了一次原创性的区分与综合,并在这种区分与综合的辩证建构与解构中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人类生命的主观与宇宙万有的客观,即心物的根本特质就是“一体多元”,提示了人类心灵实践进向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论鲍照诗歌中的羁旅行役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照的一生似乎始终都在宦游,依附一个个幕主,这使他的诗歌多描写羁旅行役主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称谓的转换如“游子”、“旅人”的方式加以表现,另一个则是通过地名的转换加以表现。此种作品如此之多,其原因一是身体的多病,二是出身于寒族。  相似文献   

8.
薛茜 《社区》2012,(15):19-19
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天正街社区有居民2983户,7579人,居民住宅楼院18个物业小区5个,社会单位40个,“两新”组织110多家。天正街社区通过打造“126”民生幸福工程,探索为民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起了社区的大和谐。  相似文献   

9.
蒋伟 《今日南国》2010,(17):37-39
这里是大凉山最偏僻、最艰苦的山村彝寨。从湍急的大渡河上过吊桥,沿着“之”字型羊肠小道爬上90度的山崖,再攀过5架用圆木和树杆、铁丝绑成的天梯,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悬崖小学”——二坪村小学。我这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五六个小时的上山路,已经让我的脚上打满了血泡。  相似文献   

10.
“独体”是儒学的一个传统概念,牟宗三将它继承下来,并用它来表示其“良知”本体。在牟宗三看来,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独体”表现持有不同的态度。当然,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牟宗三是赞成“独体”之表现的。他认为,“独体”之表现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一是“赤裸的生命之情欲方面的蠢动与冲破”;其二是“生命之智慧方面的烛照与欣赏”;其三是“生命之道德方面的实践与参赞”。在这三个层次当中,惟有第三个层次才安顿了生命;正因为如此,这个层次的“独体”也构成了对前两个层次“独体”的统摄,进而也构成了对人类所有思想的统摄。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人面对历史遗迹往往触景生情,有一种时空穿梭、情感进发之感慨,他们往往置身于两个“情境”中,一个是“历史之情境”,一个是“现实之情境”。而这两个“情境”往往又形成鲜明的个性对比,诗人从中领悟到了历史变迁、社会盛衰的现实,种种情感交织碰撞,使得作品字字凝练,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12.
《传统谏德散论》序──略论古之“谏”与今之“批评、监督”罗立斌谏,古汉语;释义是:以正言直人之非.一正一直两个字,正是目的,原则性必须坚持;正是方法,灵活性可以研究。古代的“谏”,多是用于下对上、臣对君,所谓“谏柬者,别善恶以陈于君”。历来高明的统治...  相似文献   

13.
金辉 《中国农村》2007,(12):14-15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于去年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睛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相似文献   

14.
“一同”和“共同”是两个常用副词。在句法上,“一同”的参与者既可是有生命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后主要跟[+位移][+言笑][+隐现]动词;“共同”在修饰[+组构]或[+致使]动词时,参与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余情况则多是有生命者,其后主要跟[+心理][+创制][+处置]动词。在语义上,“一同”强调[+同时性]和[+同地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时怎么样”;而“共同”强调[+合作性]或[+共有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样怎么样”。在语用上,“一同”与“把”字句、“连”字句、“随”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体现出主次之别;而“共同”与“由”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多无主次之别,但在与“被”字句的共现上,两者都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新闻背景: 几个月前曾轰动全国的浙江东阳非法集资案的女主角吴英,2007年2月10日被刑事拘留,3月16日由刑事拘留改为正式逮捕。与她一起被捕的,还有她的丈夫周红波和另6个涉案人员。作为“本色”公司董事长,吴英曾经4个月投资12家企业;15分钟花钱3800万元,买下40多套房产和30多间门面房;10分钟花钱1900万元买下20多辆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从2006年8月到2007年2月,这个号称身家38个亿的“中国最年轻的女富豪”,半年不到就疯狂烧钱3.5个亿之多,她自称随身带着的珠宝就价值10个亿!  相似文献   

16.
方以智“通几”与“质测”管窥关增建“通几”与“质测”是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提出的一对命题。对于这对命题,学界多有研究。但这些研究常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对这两个概念的由来、它们的具体含义、二者之关系等因素的讨论,都还可以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新少年》2010,(7):41-45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这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展现世界各国风情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礼法之辨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话语之一。政治文明中有关礼法关系的讨论,乃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巨擘,学界对其礼法之辨的精彩阐释却多有忽视。以礼法之辨为视角审视王夫之的法治观主要涵盖如下几个层面:“法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刑以佐礼”;“守义礼为法而乃以成正而无缺”,表现出王夫之在政治哲学方面重礼治轻法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刘继兴 《社区》2010,(26):41-42
蒋介石这个人很有趣,他有令人吃惊的“两多”:一是发迹前的辞职多.二是发迹后的兼职多。此“两多”,皆为当时之冠。  相似文献   

20.
“章法结构”是以“阴阳二元”之互动为基础,经其“移位”、“转位”与“包孕”之作用而形成整体之“多←→二←→一(0)”之螺旋结构的。这种历程,可归本于《周易》,提升至“普遍性存在”之高度,亦即用方法论原则或系统加以确认。而其中“二元”之“移位”与“转位”所推拓的是各层之“章法结构”,而“二元”之“包孕”所连锁的是上下层以至于整体之“章法结构”,它们功能虽不同,却都是构成“多←→二←→一(0)”螺旋结构之主要内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