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赫金的列夫·托尔斯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用传统的社会历史、道德批评分析了托尔斯泰的戏剧、小说,这些分析表明,在巴赫金的心目中,托尔斯泰尤其是后期的托尔斯泰是一位"独白"的、剌猬型的作家。巴赫金对托尔斯秦的界定旨在对小说建构方式作形态学上的区分,并进行曲折的价值判断:小说建构有"独自"和"复调"两种基本方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后一种方式。巴赫金对托尔斯泰的评论除了加深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和理解外,还给了我们诸多学理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的日记象海洋一样博大而深邃,它既是托尔斯泰探索生活真理的真诚记录,又是心灵历程严肃而痛苦的表白,它不仅闪现出宏大而复杂的时代风貌,而且也蕴藏着对时代的深沉思考和历史的心灵回响,托尔斯泰的日记是留给人类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所译这部分早期日记,反映了他当时对生活的思考并真实地记录了他制定的自我完善规则。  相似文献   

3.
列夫·托尔斯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领域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艺术追求与文学创作及成果展现了其一生的理想求索,展现的是他对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出路与人生意义的探索。作为贵族,他是富有的,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过的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作为思想家,他在启蒙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的影响下,在自己的庄园里致力于改革;  相似文献   

4.
列夫·托尔斯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领域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艺术追求与文学创作及成果展现了其一生的理想求索,展现的是他对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出路与人生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同志: 收到您1958年4月24日来信,知道您和其他研究托尔斯泰创作的科学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托尔斯泰与中国”这个题目,又承你们问我关于这个题目的一些问题,我谨在此向你们致以深厚的敬意和谢意。托尔斯泰的艺术遗产中,最成功的部分,看来是他们所熟悉的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俄国地主和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出色描绘。通过这些描绘,他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在那里,广大的劳苦群众被统治,被奴役,他们日益陷于破产的境遇中;上层社会空气里充满了暴虐和伪善。在这些描绘里,托尔斯泰把刚从农奴制解放出来的一代农民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反映出来。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我们分明看到当时的农民极端地憎恨旧社会制度,渴望着一种新的生活,并且为争取那新的生活而进行自发的斗争。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6.
大凡伟大的小说家都能抓住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这个“关键”。托尔斯泰作为心理描写大师已为举世公认。我国伟大作家茅盾从他的处女作《蚀》问世起,就以其长于心理描写的特色为批评界注目。茅盾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仅师承外国文学,特别是托尔斯泰小说创作中的心理描写的技巧,而且融汇本民族的描写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许多有关茅盾的专著、专论每每涉及茅盾的心理描写,但系统的、全面的考察似不多见;同时,国内外评论家大都只注意到茅盾和左拉、巴尔扎克的关系,而对茅盾与托尔斯泰的关系研究甚少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茅盾和…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中国。从下面的三则故事中,可看到他对中国革命斗争的深切同情和厚望。 关注上海的变化 一八五八年,流寓伦敦的马克思,抱着重病阅读大量书报资料,加紧赶写《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九月的一天,他从旧书商处买来了一份《一八五六——一八五七年各地贸易状况》的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中国模式"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典、2012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以及中国政府在处理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有效举措,更是凸现了"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但在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模式"的背后,我们发现有三种倾向需要防止.  相似文献   

9.
陆扬 《社会科学》2000,5(4):62-66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同中国文化的关系 ,理论界谈得较多的一面是这一理论对中国文学及其批评断断续续发生的影响。如鲁迅交代他创作《补天》是取弗洛伊德学说来释人和文学的缘起。郭沫若早年《〈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一文中对王实甫《西厢记》的阅读 ,更明显带有弗洛伊德读《哈姆雷特》的痕迹。但是反过来看 ,中国文化在此一理论中间直接留下的印迹 ,还远没有得到它所应有的注意。本文想集中来谈一谈后一方面的问题。《精神分析引论》中 ,弗洛伊德谈到过梦境中的无意识有点像中文。他承认自己并不懂中文 ,但是中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透视中国当代文学的"诺贝尔情结"入手,考察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当代文学进程的多重影响.中国本土作家之所以无法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视野,学术界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欧洲文化中心主义,政治偏见,语言障碍.在此基础上,本文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以独立意志和批判精神为核心的理想主义的缺失,原创性的匮乏,作家人格的内在障碍所导致的艺术生命的短暂.本文认为,难以独立的艺术标准、排座次的等级意识、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游戏,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评奖实践亟待解决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挚友。廖仲恺诞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爱国侨商家庭。少年时期是在美国排华风潮日益猖獗的环境下渡过;稍长以后,又在香港学习。祖国积弱,华侨的遭受欺凌,以及香港同胞饱受殖民者的压榨等等客观实际,使他的爱国思想逐渐滋长。本世纪初,廖仲恺便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他为追求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直至贡献了宝贵的生命。他“一生苦斗,革命为党,牺牲为国”。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永远值得后人的学习和崇敬!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构成了它不同干一般西方民主革命的特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具有独特发展道路和结局的基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将这场革命的重要角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放在这种特殊社会背景中加以看待,这是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中国在明代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十六世纪初首先在江南和东南沿海城市产生,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非常缓慢,在社会经…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不仅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热情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倡导者。在他的振兴中华,赶超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和在祖国进行实业建设的宏伟蓝图中,铁路建设始终占首要位置。从他青年时期上书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招商兴路的建议,到他晚年从事建国方略著作和多次发表的演讲,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和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某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但是,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被另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时,旧的社会形态却会长时间的存在着,极力阻止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当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奴隶制的意识形态对封建制的抑制、阻止,甚至破坏,竟达几个世纪之久。而古代中国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旧的意识形态即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阻力一直是很大的。本文想重点谈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江亢虎是一个曾名噪一时又颇多非议的复杂人物。他不仅在国内和孙中山、袁世凯、段琪瑞、汪精卫等著名政治家有过频繁交往,而且同第二国际第三国际一些活动家如片山潜、幸德秋水、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也有过直接接触。他既有在中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创建社会主义政党的显赫历史,又有晚年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充当汪伪汉奸的不光彩记录。如何事实求是地评价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人物,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仅就本世纪初头20年中江亢虎和中国社会党的历史关系作一些探索,以期能对全面地评价江亢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遗产,现代主义则是近百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的产品,把这两者当成一个论题,岂不是生拉硬扯吗?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任何一种成熟和完备的“主义”,不论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都包含着作为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的两个层次,两者又非同时产生和同步发展,这个题目就不能说是故弄玄虚了。创作方法并不是一种文艺思潮形成之后才一涌而出,自天而降  相似文献   

17.
这次由学潮引发的从动乱到反革命暴乱,虽然已经平息,但这血与火的教训,不能不使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为什么在历时五十多天的政治风波里,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被卷入这场学潮、动乱中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街声援?我感到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缺乏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致使许多人在理论上不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在实践上不懂得今天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国。这次动乱的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相似文献   

18.
19.
浅谈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关系韦自强书画相通,寓书法于画法之中,在我国书画史上由来已久。历代画家、书家论述很多,如元代维祯说:“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画一耳。士大夫者必工书,其画法必书法所在”。①清代董在他的《养素居画学钩深》中谈到:“书成而学画,则...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巨大的中国市场对外国公司全面开放,跨国公司无不把目光投向中国,聚光灯下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中国的市场有其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外国公司都能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在中国获得成功。只有对中国的市场环境有着充分了解才能真正地和中国一起发展,并从中获益。本文将分析中国的重要经济、社会和机构特征,分析进入中国市场和保持和中国长期贸易关系的关键因素,目的在于提供一份参考的文献,以帮助和改善外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