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由导入期逐渐向成长期过渡。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的人才战略也需要从低层次的引进向高层次的自我开发方向转变。以奇瑞公司为例,分析他们在人才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开发的战略和策略,以期为奇瑞公司和其它民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亮点。与此同时,中国如何实现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借鉴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发展汽车自主品牌的经验,对比我国汽车产业现状,我们提出了加快创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发展模式角度,对我国造船工业、汽车制造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所走过的三条不同的对外开放之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中国战略产业应当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工业实施跨国战略联盟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工业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 ,在中国加入WTO大背景下 ,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当前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对跨国战略联盟这一经济形式客观上要求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担纲者,其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引用中国31个省市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截面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证研究,运用SPSS18.0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子既存在共性,同时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推进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十一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确立竞争优势,在重大产业领域尤其是汽车工业方面可做出以下选择:树立自主创新的信心,并持之以恒;实施品牌优先战略,扶持自主品牌发展;全力培育第二梯队,打造自主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造成我国FDI技术溢出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金融压制以及地方政府在吸引FDI方面的恶性竞争等.为此,我国应适时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进行微调,通过加大研发和教育投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扶持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用市场竞争迫使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再工业化的背景下,网络实体系统(CPS)成为各国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文章以服务主导逻辑为理论视角,基于CPS技术架构与功能,解读其数字映射能力、资源集成能力与价值共创能力三层战略能力,并针对能力构建过程中的管理挑战对德国政府与制造企业的工业4.0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构建重点不同,中国关注数字映射能力和资源集成能力,德国则重点部署资源集成能力。两国政府在工业4.0的推进上均发挥了战略引导作用,德国在发挥创新平台战略价值和相关标准制定上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锦红 《理论界》2009,(3):79-80
本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外贸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东北地区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东北地区外贸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外贸与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形成互动机制;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边境贸易不发达;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创汇能力低等.文章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使外贸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推动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结构所决定的需求因素,是影响一国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现发展阶段宏观国家层面与微观企业层面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滞后,是当前偏向于资本而非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结构造成的需求规模与需求结构"扭曲"所导致.这种扭曲性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形成与决定机制,是由劳动力的供需条件、地方政府的官员治理行为以及二元化城乡分割中农民工的收入来源结构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成.因此,制订任何改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滞后的政策措施,都应当充分考虑我国收入分配决定机制形成的复杂性、长期性以及战略转变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