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就不仅希望认识外部对象,而且也希望认识自己。近代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哲学,强调关于人性学科在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中心和基础地位,认为没有关于认识主体自己本性的真实知识,人们关于其他事物的知识也是不完备的。休谟指出:“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因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当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并掀起一场哲学领域中的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时,他也是试图从人的内在结构中寻求认识万物的原则。对于这种人本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来说,人性似乎有某种形而上学的先验结构:这种先验的结构就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础。康德公开提出了一种先验认识论体系,休谟虽反对超出经验先验观念,但却把人的感性能力视为认识的唯一基础。显然,二者都持人本主义的认识论原则。  相似文献   

2.
论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朱红文作为人文科学对象的人文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决定了人文科学具有区别于社会科学的独特的性质。如果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3.
论"人文科学"的学科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学”、“人文学科”、“人文科学”,三者是可以区别的;“人文科学”不仅仅是个“类称”,同时可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人文科学”的当代建构,是人文主义传统演进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人文科学领域里理性反思的元方法和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有着内在的关联,它导致了放逐价值、把认识本身当成目的的弊端;而人文学科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殊研究领域,所以在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上必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体现为在处理问题与价值的具体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独特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方法论上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是很有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一门近代性的学科 ,主要的学科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它们以近代以来形成的市场、市民社会和法制意义上的国家为研究对象 ,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和抽象性。而人文科学则来源于古代的“潘迪亚”传统 ,主要学科是文学、历史和哲学 ,具有价值性、体验性、历史性、文化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主要是方法论意义上的 ,而不是实体意义上的。从知识或学科的角度来说 ,它们之间是一种“家族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会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竞相分离背弃的历史过程影响着我们的高等教育。当代科学技术已发展为从分析走向综合,不仅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内部相互交叉渗透,并且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出现融合化趋势,科学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可以成为文理会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文科学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人文导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思想道德、文化上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知识结构,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  相似文献   

8.
生态人文科学是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出现的征兆.生态人文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晚期出现的一种趋势,依托于后人文主义对人类中心论、欧洲中心论和西方科学的批判.传统生态学知识、本土知识和生物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生态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其中,生物人文科学是一种包容性的知识类型,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联系起来.生态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元共同体观念.这个元共同体由人类与非人类构成,其基础是共同实质的亲缘关系、共生关联、协同进化和互相依赖.生态人文科学还从心灵延展和分布式认知角度预期了未来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9.
论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犯罪构成中的犯罪对象,在不同的场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时被作犯罪客体的表现形式,有时被用作犯罪行为的直接指向,由此产生犯罪对象研究中的各种混乱。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将两种含义分离,前种属犯罪对象,后种则应另设行为对象的概念概括之。行为对象与犯罪对象有密切联系,许多情况下两者会发生重合,但其区别也是明显的:它们的作用不同,与行为的联系方式不同,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因此在犯罪构成中,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是同时存在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  相似文献   

10.
说人文科学     
张伟 《阴山学刊》2013,(5):112-112
何为人文科学?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第1064页上,“人文科学”词条下,只有四个字的释义,日“社会科学”。这个版本是2002年出版的,就是说,进入新世纪了,我们还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混为一谈,可见认识多么滞后。直到2010年,该书出第5版时,才勉强有了一个大而无当、不甚确切的定义,“人文科学,原指区别于神学的同人类利益相关的学问,后来一般指研究社会现象和文学艺术的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不可以描述为“区别于神学的同人类利益相关的学问”吗?社会科学不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吗?2012年出的第6版,一字不差地沿用了这个定义。另一部权威工具书《辞海》,在内涵的揭示上,与前者大体一致,犯了同样的错误。而“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外延多有重叠。说人文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有“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那些两属的学科,到底姓“人”还是姓“社”呢?显然是一笔糊涂账。  相似文献   

11.
<正>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的艺术的面貌已经大大改观。我们的艺术理论界、美学界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我们已经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索。而艺术特性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前一段时间关于艺术特性的文章多集中于对艺术家主观思维特点的研究,而对于艺术对象特点则重视得不够,研究得更不够。虽然有的同  相似文献   

12.
对于辩证逻辑,我国逻辑界有些人根本否定它的存在,有些人则肯定它的存在。肯定辩证逻辑存在的人们对于辩证逻辑的对象、科学体系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是肯定辩证逻辑存在的。我认为辩证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思维形式辩证法的科学。下面试把我的这一看法作一概要的叙述,以就正于逻辑界的同志们。 一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世间的事事物物无不按照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各种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促使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事物经过一定的发展,对立的双方发生转化,旧事物死亡,新事物诞生……。但是“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毛泽东:《矛盾论》)。一般来说,事物的相对静止  相似文献   

13.
能否对单位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的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在理论上存在争议,本文在对不法侵害予以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客观角度分析认定不法状态,防卫人就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和单位实施的不法侵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行使防卫权。  相似文献   

14.
究竟什么是文学批评的对象呢?是作品还是作品的审美形态?是存在于批评之前的具有固定意义与价值的东西,还是在批评中生成与变动的东西?如果说文学批评的对象不是在先与固定的,而是在批评过程中生成与变动的,那么它又是怎样呈现的呢?它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类文学批评的特色,在相当重要的程度上规定了批评理论的创建与更新,制约着批评的深度与广度。回首往昔,放眼当代,大致可见文学批评在两极震荡中发展的特征:外在的客观批评和主观的印象批评。前者常预先设定一套客观的理论范畴与观念,推演分割文学作品,或描叙与评价图解式地呈现在批评意识里的文学。这种文学批评仅是停留在对文学作品语言体的批评上,例如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就是缺乏丰富完整的感受,充满公式化与概念化的文学批评,与其说是反思文学的血肉之躯,还不如讲是在以作品表演与宣扬自己的理论。这种文学批评虽然是以严密而又合理的方法与观念从事批评,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它只是揭示了文学的语言结构与简单化的意韵及形态。而这些相对于文学的真实存在而言,只是外在的东西。后者高扬自我  相似文献   

15.
论哲学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哲学教科书所阐述的哲学对象观存在着许多局限。首先它没有对作为哲学对象的“世界”概念给以必要的澄明;其次,这样的哲学对象观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含的内容及哲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都存在着矛盾;第三,传统的哲学对象观留有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的痕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看哲学的对象,哲学对象以实践世界为范围,是对一定层次一定维度的实践世界的真理和价值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些理工科学生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的现象,本文从多种角度论述了文理结合学习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文理交融的切入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主义与人文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些年,国内学界曾经就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的意义展开过讨论。目前,一些学者又在争论与人文主义不无关系的启蒙以及作为启蒙后果之一的科学主义的作用等问题。有趣的是,上述这些概念原本产生于西方,但国内学者关于这些概念讨论的真正目的却无不与中国当前的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工具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对于经济法是否具有特定的、统一的调整对象,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能否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否认经济法具有特定、统一的调整对象,因而否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另一种观点肯定经济法具有特定、统一的调整对象。然而持这一观点的人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却各持己见。以拉普捷夫为首  相似文献   

19.
<正> 美学的对象是什么?我国美学界有很大争论,现在把我个人的看法说一说,以就教于同志们。(一)建国以来关于美学对象的争论我国关于美学对象的讨论,是由苏联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的,因此,在回顾我国对美学的对象讨论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苏联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情况。最早在苏联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文艺理论和美学教授铎尼克。一九四○年他为苏联《百科全书》写了一篇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论文(一九四一年由焦敏之翻译过来,发表在重庆《中苏文化杂志》上,一九四六年、一九五二年在我国两次出单行本,题名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美学是关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哲学,苏联美学界把这一提法视为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正确提法,大多数文艺理论和美学著作遵循此说。一九五一年,《苏维埃艺术报》对美学  相似文献   

20.
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旅游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人士对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正在进行着不同意见的探讨。本文试图从认识旅游的性质和特点入手,探讨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抛砖引玉。向有关同志求教。 一、旅游的性质和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旅游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旅行游览活动,揭示旅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