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存垣 《老友》2014,(12):57-57
正一到冬天,人们都关心冬季的养生和进补问题。这里,我根据冬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谈谈冬季的养生与进补问题。一、冬季养生与进补总体要求1.辨证进补。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泄之。须在辨别各个体质的情况下,实施辨质调补。辨证用药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如气滞、血瘀、火旺、湿热等实证的人,则不宜补,否则会恋邪、闭门留寇、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2,(7):65-65
中医养生理论博大精深,中医养生的精髓主要有以下六大原则: 1.中庸之道:中庸原意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用于养生不外乎要求平衡适中,避免极端化、绝对化。如绿豆汤、茄子、柿子椒、自萝卜等本是好东西,可张悟本之流的“伪大师”将其功用无限夸大.说其可替代药物行使治疗作用.这就成了十足的谬误。  相似文献   

3.
养生保健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四个字——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平衡——又可说是人体内在平衡(包括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平衡)涉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了中医养生保健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然而新媒体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为虚假错误养生保健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媒体传播虚假错误养生保健信息的不良现象,深入分析滋生此类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多维途径规制新媒体传播虚假错误养生保健信息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钟怀 《百姓生活》2013,(6):75-75
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青睐。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只要掌握一定的养生方法,就能达到养生防病、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而从中医的观点来说,有些生活习惯“本末倒置”,也是很好的健康养生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就一直致力于中医养生学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活动的增多,中医养生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了世界。尤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球都在关注健康,中医养生渐渐成了国际健康舞台的宠儿而令世界瞩目。2007年,我主编出版了全国  相似文献   

7.
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代中医养生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服务外包等视角来透视中医养生人才培养理念,认为中医类高等院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实施中医养生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突破就业困境与异化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医的智慧运用于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贯彻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平衡的思想、辨证施治诊的方法、养生观点和经络畅通的思路,发现企业经常出现问题的根源,通过保持企业经络的畅通与协调,是企业健康发展,防范各种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一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的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养生康复学——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康复理论和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加快中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中医保健技术和养生保健产品的优势,扩大出口,推动中医养生康复的技术进步。同时,我国养生康复事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如养生康复学科无法形成规模,养生康复技术和药物的知识产权面临威胁,国际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差异影响养生康复学术的传播等,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快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五行制化理论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阐释了五行制化理论 ,并就该理论在中医脏象、病因、病机、养生保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一般谈到中医养生,人们都知道养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其实真正的中医养生,不仅仅是对人的身体有利,中医养生包括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黄帝内经》中讲到的“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养生的主要内容,在学习养生知识,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得到身体的健康、内心的宁静,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对人生的体悟。  相似文献   

13.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实用科学。中医养生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等。精神养生精神养生是通过调节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具体做法主要有清心静神、颐养情志和顺应四时。清心静神清心静神就是保持心神清净,合理用神。具体做法是要做到清心寡欲。中医认为,妄思嗜欲出于心,嗜欲不止,将会扰动神气。降低嗜欲,可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使心胸开阔,襟怀坦荡,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心康健。所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认知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32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得分为21.7±7.13分,知晓率为51.67%;生存质量综合评分为67.94±20.48分,整体水平较好;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认知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124,P0.05)。常用养生保健内容的认知度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影响最大(t=3.458,P=0.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次之(t=1.866,P=0.063)。结论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认知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中医养生知识的认知度,更好地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著作与教材。在中医养生康复、中医文献、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著作与教材。在中医养生康复、中医文献、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随着虚假中医宣传的被查处,人们也开始对中医药的认识进行反思。事实上,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是属于有明确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药品,在中药的使用中,一定要科学、规范,遵循中医的治疗原则。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需求越来越迫切,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门类繁多,加上电视、报纸、微信平台等媒体的推波助澜,养生类节目、书籍非常多,各类"名方验方"层出不穷。很多人基于对中医药的信任,选择中医药养生,但由于中医药知识匮乏,存在诸多误区。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使用中药治病养  相似文献   

18.
以伦理语用学为视角,从语用预设入手,选取新浪微博为语料收集平台,采用案例分析法呈现律师微博伦理冲突情境下语用预设的参与方式及其与伦理的互动关系.在律师可能遭遇的三种典型伦理冲突中,语用预设均可能作为表达载体参与伦理主张的建构,具体表现为隐性伦理主张通过语用预设得以传达,并与显性伦理主张共同作用,完成相悖伦理主张间的调和,进而实现平衡伦理冲突的目的,为语用预设研究提供新导向,有助于推进语用学传统议题的伦理语用学探究.  相似文献   

19.
青禾 《今日南国》2014,(11):59-59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博火了几年以后,微信也开始异军突起,大有反超的趋势.有人调侃称,微信“朋友圈”自横空出世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两大神秘江湖帮派:养生党、鸡汤党(心灵鸡汤).这两大帮派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折腾人类的日常食物,二是折腾人类的日常生活,三是折腾人类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华魂》2014,(14):60-60
有些老人因一些肢体原因无法经常运动,其实,老人养生并不足非得运动,经常说说话、与他人交流也是能起到强身作用的,老人可选择的“动口”养生方法有:说话能刺激大脑,使大脑部血流供应充分,改善大脑缺氧状态。有的老人与他人交流少,经常“自言自语”一番,也能抵抗脑神经退化和衰老,增强记忆力。哪怕是发发牢骚,也是一种宣泄苦闷、求得心理平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