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未对回回民族作跟踪记录,这就使得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出现了研究资料非常贫乏的问题,研究人员望洋兴叹.但历史上回族人民以一种开放心态学习儒学文化,有的人有著作传世,大都保存在各地图书馆内;也有的在家族中祖辈相传,秘不示人.为了回族历史文化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对回族人物的著作和相关资料,调查搜集,编目整理,争取条件,陆续出版. 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于1935年,时年26岁,在他主办的<伊斯兰>期刊第4期上发表了<中国回教史料之辑录>,这是论述回教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收集史料应采取的步骤的具有指导性的文章.如果没有中国回教的史料,不可能去研究中国回教的一切,在这篇文章中白寿彝先生说:  相似文献   

2.
寻“鲁穆”     
寻“鲁穆”杨如生最近看了《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的第五章:伊斯兰天文学的输入。在其第一节:“马依泽对宋初天文学的贡献”中①,在国内初次使用了新发现的《怀宁马氏宗谱》,使得阿拉伯天文学对中国历法的影响年代提前300多年。这在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中确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马通先生是我国当代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是我国苏菲派研究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也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倡导者和奉献者.我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1909-2000)先生曾评价他所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时说"有开拓性的贡献".这一评价是对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了60年的著名学者--马通先生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掷地有声的肯定.因此,有必要追述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4.
“真一”是中国伊斯兰教义学的核心概念,指真主的真实、独一与真主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天(帝)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对宇宙主宰等的称谓。本文运用大量史料,对伊斯兰教“真一”说与中国古代天帝观进行了考证与比较,有助于对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在哲学层面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回族史是一门在建立过程中的学科,它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才能逐步建立起来。1944年,我在《中国回教小史·题记》中说:“中国回教史的研究,是一门很艰苦的学问。研究这门学问的人,须具备几种语言上的工具,须理解回教教义和教法,须熟悉中国史料以及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中的有关记载,须明了欧美学者在这方面已有的成绩,更须足迹遍全国,见到过各处的回教社会,见到过各处的碑刻和私家记载,他不只要有这些言语文字上的资料,他更要懂得回教的精神,懂得中国回教人的心。”那时,“回族”跟“回教”,一般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6.
李兴华、冯今源合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最近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资料建设工作,也是对1911至1949年间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境内的回回、维吾尔等10个民族1,400万居民,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搜集并整理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资料,对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衍变,探索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写好中国伊斯兰教史,以至于对写好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史等,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际著名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SeyyedHosseinNasr)从比较宗教学的视角上,对伊斯兰教哲学与东西方哲学精神经过长期探索后,体认到“现代主义”观念对传统伊斯兰教本身所构成的挑战,从而提出“圣道伊斯兰教”观的宗教哲学概念。他并因此以及对传统苏菲思想和伊斯兰教哲学的挖掘和阐释而在伊斯兰教学者和西方学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深刻的伊斯兰教“文化自觉”意义、和谐理念等积极因素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他的“圣道伊斯兰教”观,国内尚无评介与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了述评:1.纳斯尔其人其学;2.“圣道伊斯兰教”观;3.对“圣道伊斯兰教”观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交通史皆有专作,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只是其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文仅就后一方面作一简述,以庆贺白寿彝师九十华诞。白寿彝先生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始于1935年。这一年的1月至5月,他...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伊斯兰文化与回族历史,不外乎史论的确立和史实考订。但开始研究之前,必须先打好一种基础,这就是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对中国古代汉族文人学士而言,伊斯兰文化是域外文化,回回是外来蕃客,“自古华夏,不育异类”(《左传》),所以,当两个民族、两种宗教、两类文化在相互接触与交融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时,被对方加以排斥就是不难理解的了。伊斯兰文化活动与回回人的生活,不仅难进入汉族正统文人的视野,而回回宗教上层和众多教民也视读汉书、写汉字、接受汉礼俗为弃典忘祖。在这种背景下,不但有关伊斯兰文化与回回历史的阿拉伯文、波斯文…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多样性是目前研究中亚史的最大障碍。十九世纪以来,在活跃的中亚史学界中有显著成就的都是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已故的伯希和。今年(1979年)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学术讨论会以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伯希和广泛地涉猎了最重要的汉文史料,并且运用突厥文、蒙文、藏文、焉耆—龟兹文、梵文、普拉克里特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拉丁文等史料,写出了关于伊斯兰化以前的中亚史的大量研究著作,这些辉煌成果至今仍有价值[附记1]。堪与伯希和匹敌的著名的中亚史专家还有俄国的巴托尔德(W·W·  相似文献   

11.
我首先得承认自己在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方面是个初学者。在我的学术生涯中的前期,我花费了2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献,而对中国伊斯兰教则一无所知。我几乎完全没认识到:中国穆斯林甚至著述了有关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的和原本的著作。只是在1995年我才获悉了有关“回儒”一词。“回儒”是那些在17世纪中期开始用汉文撰写有关伊斯兰教著作的中国穆斯林学者。 在我发现这些汉文著述以前,我曾经用了数年时间学习了伊斯兰教形而上学、宇宙论和心理学知识。此外,我保留了对中国古代经典特别是《易经》的强烈兴趣。10年前,我出版了《伊斯兰教之道》(The Dao ofIslam)一书。在书中我试图揭示伊斯  相似文献   

12.
刘智,字介廉,回族,南京人.我国清代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他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诵习《古兰经》,青年时期熟读儒家典籍,并广泛涉猎佛道经义与西方有关书刊.后来又专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深入钻研伊斯兰教教义并游学国内穆斯林地区,求师问道,交流思想,搜求遗经,增广见闻.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上,他冥思苦想,会通诸家,闭门译著,写下了很多闸扬伊斯兰教教义的著述.他的译著数量多、范围广,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天方”是我国古代对阿拉伯半岛的通称,系伊斯兰教兴起之地.这三“天方”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教义及穆罕默德兴教的实践过程.她们既是姊妹篇,又是系列书.三部大作象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为中国伊斯兰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人评论说:“刘智著书三种,其中心之著,为糅诸经而总著一经,谓之经,伊斯兰大义于是乎显.”又说:“中国之伊斯兰教义,在以往千年中,从事译著者,只以刘智为云霄羽毛.”这是在大约半个世纪前,汉族学者对他的评论.这种评论,恰当地表彰了刘智及其译著在我国伊斯兰教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对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刘智译著,宏扬伊斯兰学术,促进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当是一种鼓午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景  杨燕 《回族研究》2013,(1):24-33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白寿彝先生开始关注和研究小儿锦的时间是1952年。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的伊斯兰教史研究中,他已经开始涉及中国穆斯林民间使用广泛的小儿锦。民国26年(1937年),他在《申报》上发表的《从"小锦"说到边疆教育上的文字问题》一文是目前发现学术界对小儿锦最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本文以第一手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的零星研究,就白寿彝先生对小儿锦研究的缘起、重要价值、推广使用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反响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期拓宽白寿彝的伊斯兰教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4.
冀开运 《回族研究》2004,(3):108-10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掀起研究伊斯兰教的热潮,这既是伊斯兰世界在当今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重要性的表现,也是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战略的紧迫要求。秦惠彬主编的《伊斯兰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从世界文明多样化角度论述了广博而丰富、悠久而灿烂的伊斯兰文明。其中第六章简要论述了伊斯兰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的专家从大文化的概念出发研究伊斯兰教,出版了《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1991)。金宜久先生主编的《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从历史学的角度论述伊斯兰…  相似文献   

15.
碑刻历来是我国民族研究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因此 ,收集碑文是我国民族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我国各地的回族一般都拥有大量的碑记、碑刻。这些碑记、碑刻在我国回族和伊斯兰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是回族和伊斯兰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本文根据大量的调查 ,对广西回族石刻碑文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孔炜莉 《回族研究》2003,(3):114-120
一、回族史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在西北的伊斯兰教政策 /高占福 / /中国宗教 ,第 1期 5 2— 5 3页西北回族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王伏平 / /青海民族研究 ,第 1期 10 7— 10 9页地位上升而又明确附儒的元代伊斯兰教 /刘成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第 1期 6 2— 6 6页贵州省回族人民修建清真寺的史料 /保健行 / /贵州文史丛刊 ,第 1期 35— 37页苏非主义与明清之际的中国伊斯兰教 /周燮藩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第 1期 2 3— 34页回族与其他一些西北穆斯林民族文字形成史初探———从回回字到“小经”文字 /…  相似文献   

17.
明代经堂教育大师胡登洲(1522—1597),作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及陕西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回族史、宗教史、文化史以至世界宗教史上都是一个极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作为其原籍陕西省、咸阳市及渭城区编写方志必收的历史名人。可是,关於他的籍贯及生平有关问题,因史料传达不一、理解与说法歧异,诸说并存,莫衷一是。自迁葬碑文发现并由冯增烈先生诠释刊刻后,并未有专门文章作综合论证,其后发表之传、文关於胡登洲的籍贯  相似文献   

18.
父亲白寿彝作为20世纪中国回族研究领域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在他70年的学术实践中筚路蓝缕,笔耕不辍,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研究的发展。父亲的学术工作包括对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的研究,回族历史人物和伊斯兰教经师的研究,回族史、伊斯兰教史资料整理和刊布,回族史理论的研究等诸多方面。父亲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同全中国人民一起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回族研究的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中国回族研究的队伍迅速壮大,回族研究的骨干力量也逐渐形成。李松茂、马寿千、杨怀中三位先生在回族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明清两朝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过4位视“以儒诠经”为己任的回族伊斯兰教大师王岱舆(真回老人)、马注(文炳)、刘智(介廉)、马德新(复初),他们以学贯中西(天方西域),兼通回、儒、佛、耶四教的深厚学养和磅礴气势,掀起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对话高潮,开启了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运动。其中,生活在清代的云南滇西大理籍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马复初,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4人中最晚的一位学者,也是4人中承先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的贡献,奠定了他在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崇高的伊斯兰经学大师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 ,在回族史和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方面 ,出现了十分可喜而又令人鼓舞的局面 ,虽然说不上硕果累累 ,然而同我国历史上前两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比较 ,取得的成绩是昭然若揭的。其一 ,从 17世纪开始的约一百余年的伊斯兰教“译经”活动。这期间我们诞生了一批光彩夺目 ,完全可以与中国历史著名哲人学者彪炳光辉的回族思想家、宗教学家 ,如王岱舆、张中、马注、伍遵契、刘智等。他们的编译和著述作品 ,小而言之 ,让中国穆斯林从语言上 (汉文 )更贴近更感性了解和领悟经文和教义 ;大而言之 ,是将中国的伊斯兰教提高到可以与儒释道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