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分析几大语用原则对间接言语使用的影响,归纳了间接言语的语用类型与语用策略,探讨了人们使用间接言语的动机与理据。研究发现:间接语言的使用与各种语用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帕瑟和桑伯格在脚本理论中首次从认知转喻的角度解释了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转喻思维机制。以话剧《雷雨》为例,通过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指令类言语行为中,交际者在现实生活中对转喻行为脚本的使用及转喻概念的行使并非一成不变,受到个人语用因素、认知因素、现时语境及指令类言语行为次分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高层命题转喻对语法结构产生影响,高层情景转喻产生间接言语行为。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框架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动词结构和间接言语行为背后不同性质的转喻机制本质上都属于认可操作现象,认可操作在图式化连续体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可以分别产生语法结构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不同语言现象。用认可操作统一解释动词结构和间接言语行为与认知语言学试图为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出发点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角度论证了玩笑话语的理解与语用推理的密切关系。玩笑话语的间接性、非规约性和语用蕴含的必然性决定了其理解离不开语用推理。而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以其对交际话语的强解释力成为语用推理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框架。所以本文拟基于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对间接玩笑话语这一特殊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尝试性分析。以期得出基于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会更好地解释玩笑话语。  相似文献   

5.
广告英语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主要通过语言使用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生产厂家和广告商在广告中可以利用质量、数量、关系和方式准则实施蔑视行为的隐含意义语用策略,也可以利用隐含意义与明示意义之间的切换实施语码转换语用策略,还可以利用言语行为的切换实施直接-间接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对多层次转喻现象进行了讨论,并重点阐述其语用推理功能.转喻作为人类基本认知方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体现.转喻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直接和间接转喻链关系;多层次性是自然语言中转喻的基本存在特征,而不同层次的转喻链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基本路径和必要前提,是转喻实现其推理功能的基本手段.高层面的转喻推理通常建立在低层面的转喻推理之上,但有时前者也可以成为后者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式中一个概念为另一概念提供认知操作过程。高层转喻直接利用类属认知模式映射而影响语言结构。高层情景转喻产生间接言语行为,高层命题转喻对语法结构产生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它是语法转喻。通过对谓词、价扩展与压缩、间接言语行为及What构式的转喻解释等方面的讨论来分析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负向语用迁移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最终导致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较多相关研究只是从言语性的角度考虑,采用了二分法,即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然而,当前非常有必要从言语性与非言语性两个角度对其重新界定,因为在语用迁移现象中还存在高达70%左右的行为语用迁移;并根据Geert Hofstede的两个不同文化维度对行为语用迁移现象进行解析,以此引起外语学习者对语用迁移现象的再认识,及对文化对比分析与学习的高度重视,从而大大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进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反讽话语语用功能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讽话语是语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意义、语境、间接言语行为和功能语法这四个语言学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话语,分析反讽话语的语用功能。指出它可以表示讽刺、期望和指责批评等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0.
语用含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手段和交际策略,在中美外交部门的记者招待会中较为常见。通过灵活地运用间接指示语、模糊限制语、低调陈述和间接言语行为等语用含糊策略,发言人顺应了外交活动特殊的交际语境,在对话中巧妙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巩固和发展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语用视角,用言语行为做理论基础,以英文电影等为语料,对修辞疑问句的非询问功能现象做了解读与分析。整理出修辞疑问句的语用界定、语用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为达到更加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反映出源语文本的意图,本文借助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翻译过程中文本外因素对文本理解、解释的制约作用。文本是一个由一系列言语行为(涉及主题性、功能性和语用性)组成的有机结合体。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源语言文本最优化地译入目的语,确保翻译的语用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转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阐述了转喻的本质,并运用Fauconn ier提出的空间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探讨和研究转喻认知语用,认为转喻认知语用推理是在空间映射视角下的概念整合,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4.
把语用学对日常话语的分析运用到网络环境的话语上,通过对聊天室话语的分析找出一些理解它们的线索和挖掘新生的语言现象。运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样例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言语行为是口头言语行为的模拟转换:缩写(快速表达)、字母连打(语气)、图标(表情)等接近口头交际的现象。研究IRC言语行为对未来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汉语和英语在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两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运用语用学的语境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和礼貌原则以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注意语用翻译策略,找出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用差异,在译文中找到相应的等值语,实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16.
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首次提出了交际意图概念.该概念与语用学界随后的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之间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三维语境观认为可从三个角度来考察语篇的语境:交际、语用和语符层面.交际层面的分析主要是用Halliday的语域理论分析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以此来比较两篇译文;语用研究语言如何在真实场景中被使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以用在对译作的分析里;语符层面的处理即把一个交际项目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内的一个符号来处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语境分析来确定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能动地指导着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析了言语行为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不同层面上是如何构成连贯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的。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建和发展为20世纪的语言哲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思路。文章以语言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视角,从语言的意义、语言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指出言语行为理论拓展了传统语言意义的概念,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