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乐》2007,(10)
1992年,我大学毕业去美国留学,当时报的专业是社会人类学。我本科学的是国际新闻,对社会学兴趣浓厚。刚下飞机,我就遭到一些来自大陆的前辈的棒喝:"学这个干吗,你家很有钱吗?那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学的。我们大陆人,甭管你原来学什么,男的一律改IT,女的全都读会计,毕业了才能混碗饭吃。"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新闻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名噪一时又迅速衰退的新闻学流派当数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的汉译有多种译法:“新新闻”、“新新闻学”、“新新闻主义”等。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便基本上悄然隐退。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史上被称为“新式非虚构报告文学”或“文学新闻”,它强调  相似文献   

3.
吴迪 《社区》2008,(14):17-17
1992年我大学毕业就去美国留学了,当时报的专业是社会人类学。我本科是国际新闻,对社会学兴趣浓厚。没想到,刚下飞机,认识了一些来自大陆的前辈就遭棒喝:“学这个干吗,你家很有钱吗?那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上的,出来找不到工作的。至于我们,甭管你原来是学什么的,男的一律改IT,女的全都accounting(会计),毕业了才能混碗饭吃。”  相似文献   

4.
(一)说新闻无学于理不通。因为有新闻实践就有新闻理论,“学”焉源于此。但说新闻是一门纯粹的学问,似也讲不清楚。鉴于新闻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体,又有人持“新闻半学”论。“半学”这个提法似通非通,不通也通,就看你怎样解释了。我是这样领会的,这“半”,有两种涵义:其一,新闻工作有自己的规律,这是成为一门学问之所本。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新闻规律缺乏研究,因而难免走样。兼以新闻工作一以政治性强,二以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采访学呈现出四大特点:1.由"术"到"学":从操作技巧的介绍到新闻采访学的构建;2.新闻实践的内在要求促发研究重点渐次拓展;3.专著教材化,教材同质化;4.采访权与新闻采访史成为该领域正在或可能勃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07,(10)
退休前夕,在国外居住的孩子们就告诉我去美国探亲,一定要有个驾照,才能锦上添花。我也是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2004年到深圳探亲,我就先学了开车拿了驾驶证。可是还没等我开车过过瘾,小外孙需要照料,我们又风尘仆仆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安排就绪后,大女儿张罗让我考驾照。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考驾照比中国容易。首先,  相似文献   

7.
但斌 《可乐》2008,(5):64-64
到美国才发现,美国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他的知名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高。在中国,一般做投资的人,甚至普通百姓,都知道巴菲特是个成功的投资家。我请教过在哈佛大学的一些朋友。他们说,无非是商科、投资专业的人知道巴菲特,其他学  相似文献   

8.
亚特兰大的美国新闻网络中心大楼的6楼是高管们办公的地方,我曾在大楼里做一名新闻主播。我的很多同事从5楼的新闻室上到6楼回来之后不久就会升职,但那天我的老板约见我的时候,我得到的不是将要升职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报学》是抗战时期燕京大学新闻系教学与研究转移到专题研究与史料整理方向的一个产物。《报学》在出版内容方面"介绍"与"研究"并重,在研究方法方面"传统"思辨与"异域"量化调查并行,在出版形式的编排体例中则侧重现代性与学术性相结合。《报学》在抗战时期的新闻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致力于新闻学术研究的创新,具有国际化视野,为当时其他新闻学术期刊确立了一个"标准较高"的学术标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大众媒介接触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认知的影响,对美国民众进行在线抽样问卷调查,获得2 200个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均无显著影响,但通过杂志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通过电视、广播和新闻网站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美关系认知有显著影响。此外,虽然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负面倾向,但美国民众通过各类媒介接触中国新闻的总频率却与其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美国民众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的有关中国信息相比媒体的新闻报道更为负面。  相似文献   

11.
俺是河南人。(用河南话讲)(鼓掌)。我河南话都忘记了,说得不好,请大家原谅。我在美国住了二十多年,每天讲英语与普通话。这次回家见了很多亲戚,我姑姑、叔叔、表弟、表妹都来了,住到第三天,乡音就回来了。我抗战时候生在河南镇平,后来跟父母亲到了信阳,我父母亲当时在信阳师范教书。前天,我见到许多信阳师范的老师和我父亲的学  相似文献   

12.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中录取率并不是最低的,有名教授人数也不算最多,连校友的吸赠金额也只能屈居第二——在这些方面,哈佛大学历来都是独占鳌头。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具权威性的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榜,1997年却把耶鲁排在了第一位,而多年来一直排名第一的哈佛反而掉到了第三位。 耶鲁的学生校报《耶鲁每日新闻》的大标题是:“《美国新闻》终于承认了明显的事实:耶鲁是第  相似文献   

13.
陈霞 《新天地》2012,(5):40
去年,我在美国布朗大学访问研究。访学期间,在校外租住房子。与房东、房东家人的相处中,我看到了美国人并非是传闻中的那么冷漠,他们特别重视家庭亲情。讲点我和房东安妮塔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我媒体:新方向还是乌托邦——还原公民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作为现代通信科技和21世纪的新产物,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巨大的信息沟通作用。从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到英国伦敦炸弹袭击,从东南亚的海啸灾难到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都离不开公民新闻,并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本文从公民新闻的产生、演化、发展以及优缺点来探讨公民新闻的未来,进而得出结论:公民新闻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特定传播形式,一定会被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15.
论“新新闻学”与“新闻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闻学”是美国 60年代出现的重要新闻学流派 ,它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 ,大量采用了遭到禁忌的文学手法 ,提供了新闻学和文学相结合的最大可能性。建立新的、边缘性的写作文体或“新闻文学”观念 ,对于促进我国当前新闻界的体裁创新意识、增加读者新鲜的阅读经验 ,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夸奖文化曾让我失去自我判断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大学新闻学院的很多教授对作业的评语通常是"做得好"或者"做得不错"!这对一个没有多少自信的外国学生来说无异于一曲悦耳的音乐。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原来每个学生得到的都是这样的评语。如果人人的作业都是好,那么这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教授再称赞我的作业好,我总是持怀疑态度,心里更希望他们告诉我哪些地方我做得还不够好。教我们新闻特写写  相似文献   

17.
论人学与事学──谈新闻作品的特质陈柏松文学是人学,这是大家熟知并被普遍接受的学术观点;新闻是事学,虽然是早已存在的客观事实,但迄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甚至存在着新闻无学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学与新闻的区别入手,试论一下事学的基本内涵,从而揭示新闻作品的...  相似文献   

18.
丁林 《社区》2005,(15):33-34
我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说是小镇,实际人口也就相当于国内万人的一个社区。前几天在小镇上买吃的,无意间小镇自办的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吸引了我——镇区划委员会否决了某开发商的小区计划,同时还有一长串十几个公开听证会的通知。于是我花了两毛五分钱买了一份,回家细细地读。“流产”的开发计划通常情况下,要开发就要拆迁,要拆迁就涉及到补偿。所以这条涉及个人利益的消息是很引人的。美国的房地产业遵循的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自由市场制度,拆迁补偿中有一个概念叫“公平市场价格”,即所谓合理的补偿——补到原来的房地产主自…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07,(1)
1956年8月,我从军队转业到新华社新闻摄影部工作,当时摄影部领导认为我是江西人,而江西分社又没有摄影记者,因此决定我到江西分社工作。这时已经是9月份了。因为国庆节快到了,届时北京的外宾多,外事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1970年到2009年约40年里,环境新闻在美国经历了"阿富汗斯坦主义"时期、不均衡发展时期与多样化发展时期,其间伴随着形式多样与思想的成熟化的历史过程.对"反阿富汉斯坦主义"的突破,是进入2009年以来美国环境新闻出现的一种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