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二宝  申建民 《决策探索》2005,(11):16-16,71
中央出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之后,又相继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5+1”文件,多次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河南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全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也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出了安排部署。许昌市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该市继1996年面向全省公选11名县级干部后,2003年又面向全国公选20名县级干部。实践表明,公选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原则,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了论资排辈传统,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形成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公选是干部选任的一种有效方式,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它也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经过思考,笔者认为公选工作要"四弦齐奏",即建立四个长效机制,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公推公选作为对传统的领导干部委任制的一个新突破,是近年来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干部选拔方式.各地经过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公推公选的范围不断扩大,做法也已基本成型.今后,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其制度层面的构建与完善,把公推公选工作纳入整个干部任用体制中去,规范运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实现公选常态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勇  关集双 《领导科学》2006,(12):34-35
中央组织部2000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对公选制度常态化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2001年至2010年,通过公开选拔产生的地厅级以下委任制领导干部人数要达到新提拔同级干部总数的1/3以上。中央此前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中的比例”,指出了公选制度常态化的改革方向。五年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公选工作,提拔任用了大批干部,但其提拔比例同公选提拔干部数量占总数1/3的常态化目标的差距还很大。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公选比…  相似文献   

5.
公选作为一种体现公开公平原则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为配强班子、选优干部、广揽人才开辟了新途径,日益成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公选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提高公选的质量,关键在于保证公选过程的公正、公开、透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创新公选思路,完善公选程序,改进公选方式,以公选过程的公正保证公选结果的公正.  相似文献   

6.
董杰 《办公室业务》2012,(12):38-39
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是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改革举措.近年来,监狱机关深入贯彻中央要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公推公选、后备干部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来选人用人,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领导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为监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公选和干部竞争上岗已成为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实践来看,大部分通过公选和竞争上岗的"新人"注重学习,勤于锻炼,较快地适  相似文献   

8.
公开选拔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是近年来我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开展.在公选考试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局面:有的参选者虽然基础较扎实,笔试成绩也遥遥领先,但由于面试准备不足,答辩中出现重大失误,以致痛失良机,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1):14-15
案例背景 近年来.山西省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不断破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努力构建多层面的竞争性选拔机制.全省上下形成了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生动局面。2000年以来,该省先后4次组织公开选拔.共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91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女性领导职务晋升受到一定局限,女领导干部人数少、比例低,并且越到高层人数越少、比例越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大幕拉开了,从而开辟了女领导干部职务晋升的新路径。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女性领导如何顺应改革大潮,把握公选契机,实现职务晋升?我作为在公选中实现职务晋升的受益者,就女性如何认识和参与公选考试,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