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6年是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70周年。70年前,费孝通教授对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并在两年后写出了著名的《江村经济》这一被国际上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的著作,奠定了他在人类学史上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江村经济》也成为当代学者研究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不读的重要文献。虽然时间已经跨越半个世纪又20年,今日重读《江村经济》,品味20世纪初期先辈学者对中国农村的调查和思考,探索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倍感启迪。回顾近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民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艰难探索,深感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各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实地研究方法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案例(个案)研究(case study)属于实地研究范畴,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都有广泛的运用.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的名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就是案例研究的先驱之一,并对案例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案例研究法逐渐发展和完善,运用案例研究法的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如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怀特(William F·whyte)的<街角社会>,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都称得上案例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有3大农村调查:一是毛泽东于30年代在苏区的《农村调查》,它的价值和意义,人所共知;二是费孝通30年代在江苏的农村调查,《江村经济》发表后,名扬海内外,尤为社会学界所称道;三是日本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30—40年代对东北、冀东和华东的农村调查,其时间之长(  相似文献   

4.
自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思想界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使得近代社会科学从其哲学母胎中得以脱颖而出。这一知识体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向非西方文化地区不断渗透和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知识体系开始引入中国,并且在与中国已有的文化和知识研究的竞争中取得了绝定性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在西方系统学习过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论的中国学者们,也开始思考这些西方舶来品对于中国文化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逻辑性结构关系究竟何在的问题。这样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思考,给中国社会科学的早期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切实的基础,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心理学领域,潘菽于1939年写就《学术中国化问题的发端》;在社会学人类学领域,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社会学派为开创中国社会研究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可惜的是,他们所追求的学术道路在20世纪中叶而被迫中断了。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学高发元教授所著<穆圣后裔>,是他领衔主持的<跨世纪中国各民族家庭实录丛书>中的一种.这是一项于我国西部发展大有裨益的民族文化建设计划,其主旨是"从中国56个民族中,各选一个家庭为对象","以记者的敏锐捕捉沉落的素材和细节,以学者的功底去观察分析,以作家的手笔去抒写,将深奥的、理性的学术观点,隐藏在随意的寻常道白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中明白人类学的知识、生活的内涵及社会的发展变迁",以求"在这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时期",使我国各民族"有一个新的发展".作者在遴选我国回族同胞的典型时,将目光聚焦在纳忠教授的家庭上,真可谓是慧眼独具,这不仅因为纳忠教授是云南人氏,他生于1910年,历经清末、民国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家庭遭遇跌宕起伏,迭经变故,成员众多,行业迥异,各具特色,更是鉴于纳忠教授乃是我国当今穆斯林学者中的耆宿大贤,其教学、科研成就既为国内业内人士所广为称道,且在国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屡获殊荣.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文化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是进行实地社区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对迅速变迁着的中国社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考察思索 ,他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开创和发展了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文化研究是费孝通的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随着费孝通本人的学术回顾与反思 ,简要梳理其文化理论的来源 ,介绍其“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格局理论和他对中华文化重新定位的思想。文化功能动态论的理论渊源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被视为文化现象。文化问题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核心领域。这也是费孝通一生研究…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后,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系统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一批受过专门训练,并以教授、研究社会学为职业的第一代中国社会学者群逐渐形成,其主要标志是1930年中国社会学者的专业组织——中国社会学社的成立。从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大约20年的时间,此间经历了八年抗战与三年内战,社会学者们勉为其难,开展学术研究,培训人才,出版专业期刊和论著,使中国社会学初具规模,学术地位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8.
日期:2004年10月l日至2004年10月31日 名次 书名 重寻胡适历程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著者/编者 匕 余英时 费孝通 寻找家园 菊与刀 社会契约论(修订第3版) 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原书第3版) 高尔泰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法l卢梭 [美l曼昆 拐点(决定未来中国的12个月)章敬平新世界出版社 帼社黝层’一_.,_~李培林李强社科文献出版社 才1训2 3 4 5678 卜孙 陇熟 }9 !l只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费孝通 乐山 商务印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田 11.田 13.田 88.田 22 .00 35.00 20.00 22 .00 北京风入松书…  相似文献   

9.
杨开道先生与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开道先生是旧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杨先生在旧中国生活的半个世纪中,有10年站在农村社会学的讲台上,培养了一批批农村社会学工作者,当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就曾是他在燕京大学时的学生。到1948年为止,杨开道先生出版了近20部著作,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对农村社会学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提出过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仅对杨开道先生和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陈鹏  丁维 《现代交际》2012,(12):34+33
借助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对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现状进行反思,中国传统农村属于礼法社会,现代社会需要农村转型为法治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乡土中国》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研究精彻,本文主要借助于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重点理论从农村中独特的乡土经济、乡土政治两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即使天人永隔半个多世纪,"学问"这条线仍旧牵着彼此,生离死别都没有扯断。爱情枝叶悄然生长1933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吴文藻的费孝通,考入了清华大学研究院,跟随俄籍教授史禄国学习体质人类学。一次聚会上,费孝通结识了高鼻深目、有着古典气质的王同惠。她比他低两届,也是吴文藻的学生。他们常常就人口问题展开辩论,被"学问"这条看不见的线牵着,他们的交流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上海科学院最近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的五十三四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6月20日<韩国经济>一篇名为"疲惫的中国,加班现象蔓延,每年60万过劳死"的文章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随着加班的"普及",年轻人死在办公室的例子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残疾的15年后,用自己的肉与灵写下了自传性的散文<我与地坛>.这一作品问世后,文坛把它誉为20世纪90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专家、学者也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笔者在此就<我与地坛>谈谈其中所蕴涵的教育因子.  相似文献   

14.
截止21世纪初期,外资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等经济成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外商直接投资,最初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紧缺问题,但进入90年代后半期后,外资经济则更多的是起到改善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印度见闻录>根据曾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亲身见闻而写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是现存阿拉伯文库藏中最古老的中国游记,也是古代交通史上一部重要文献.但因成书年代较早,此书在为后人留下许多颇具价值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资料的同时,也将许多极具争议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书重新进行多视角的考证,分析其创作背景与特点,研究其历史意义与地位.  相似文献   

16.
姚俊 《社会学》2004,(2):16-2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农业连续丰收后出现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乡镇企业效益普遍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日益暴露出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转型期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成为一门“显学”,社会学、人类学、法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其源起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浮与觉醒期间,至21世纪初形成完善理论,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和世界文明共建的一般规律,将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世界文化新格局构建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点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因病于2005年4月24日逝世。费老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中国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70多年来,他把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实现“志在富民”的愿望作为一生的追求,把建设社会学科和培养人才作为一生的天职,为我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宋楚瑜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将率团于5月5日至12日访问西安、南京、上海、湖南湘潭、北京等地。这是继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副主席江丙坤之后的又一台湾在野党领导的重量级访问。宋楚瑜的这次访问定位于“和平之旅”,而并非外传的“破冰…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同志经过两年调查研究,写出的问题研究集《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雷洁琼教授为该书写了题词:“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王康教授写了序。本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以农村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和专著。其中为社会学者所作或与社会学关系密切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与《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卜凯的《中国农场经济》(1930)与《乡村社区调查》(1931),乔启明的《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1934)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1945)等。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对某一区域的历史、地理、人口、婚姻家庭、财产收入与支出.生活程度、经济、教育、宗教、娱乐等,作概括的描述。勾勒出中国农村各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基本状况,探寻中国农村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