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诗歌创作理论历来被称为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现实主义理论(如认为白居易诗论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系铳地阐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等等);而近年来,却出现了大相径庭的异见,认为白居易诗论是一种非现实主义理论。对这样两种看法笔者都不敢苟同,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拙见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讽谕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讽谕诗的评价,历代毁誉参半。前些年,由于强调文学的社会效应,白居易的诗论和讽谕诗被誉为最完整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他把诗歌直接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张最受推崇,而很少从诗歌自身的特点、规律去加以探讨。今天,人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是外在的解说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而要求更深层次、更多角度探讨文艺的特征,因此对白居易诗论和讽谕诗的评价有“重新加以认识”的必要。在谈到白居易的诗论时,首先有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澄清:那种相沿多年的看法,即认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提…  相似文献   

3.
张福勋先生的《陆游散论》,是近些年国内学术界研究陆游的一项可喜收获。《散论》以“四个结合”概括了陆游爱国诗的丰富内涵和鲜明风格,简明确切;《散论》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诸如咏物诗,农村诗、诗论等,都道前人之所未道;《散论》显示了著者深厚的学力和过人的才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诗话中的陆游论,主要表现在对陆游其人及其文学史定位、诗歌艺术的探讨、作品的解释与运用以及对陆游诗歌的异见四个方面.日本诗话中陆游论的形成,源于陆游对日本汉诗的巨大影响.其中,中国诗话与诗论的传播、爱国情怀的心理认同、日本汉诗人的模仿与推崇以及日本的唐宋诗之争等四大因素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可嘉的诗论即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要包括诗的本体论、有机综合论、诗的艺术转化论、诗的戏剧化论、戏剧主义论等内容。总的来看,它深受西方诗潮的影响,并几乎论及了中国现代主义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遇到的所有重大的理论问题,堪称中国现代主义诗论的一种总结;同时也论及中国现实主义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遇到的一些核心理论问题,并直接针对着中国现代诗坛的"现实",堪称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6.
裴斐先生的《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66期)发表以后,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学术争鸣,因为它不仅仅是就古论古,而是与现实、与当代文艺理论界的动态密切相关。裴先生的论文实际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居易“以政教言诗”是不是现实主义诗论?当时是否存在过一个新乐府运动?  相似文献   

7.
陆游的生年,自宋而今,无有异议,定为北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月十七日晨。主要根据是《剑南诗稿》卷三十三有诗题云:“十月十七日,予生日也。……予生淮上,是日平旦大风雨骇人,及予堕地,雨乃止”。但关于陆游的卒年,说法就不一了。分歧主要表现在陆游是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呢,还是嘉定三年(一二一○)?因为这个卒年确定不了,使我们在陆游之后近八百年中还不知他究竟活  相似文献   

8.
赵执信和王渔洋在诗坛上的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赵执信是清初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而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实主义诗论。他和王渔洋在诗坛上的分歧,实质上是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分歧。王渔洋是清初诗坛上的盟主,是神韵说的倡导者,在当时的作家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势力。赵执信比他小二十八岁,是他的甥婿。论政治地位,赵不如王高;论社会声望,他不及王大;论姻亲行辈,他又比王低。按常理说,他不该反对王渔洋。  相似文献   

9.
在十三世纪的中国大地上,继南宋陆游、辛弃疾之后崛起为大诗人的,毫无疑义应推生活于金、元之际的元好问为第一;但如果就文学理论(主要是诗歌理论)而言,则他和南京的严羽大致同时,其建树虽各有不同,而成就差可比肩,宛似双峰竞秀,并峙于南、北。元好问的诗论主要表述在他的代表性著作《论诗三十首》中。它写于三乡(今河南宜阳县西),时在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如果我们对照一下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就可发现它的写成竟早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先驱者但丁的《论俗语》近一个世纪;这便足够表明:我国文学理论的历史确乎是源远流长的。元好问著作中涉及到诗歌理论的还有诗、文多篇。这里不一一列举。它和《论诗三十首》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元好问诗歌理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论诗三十首》理所当然地居于首要地位。因此,我们将以《论诗三十首》为主要部件,适当添用些其它材料,从中勾勒出元好问诗论的大致轮廓来。  相似文献   

10.
把我国古代诗歌及诗论放置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中来加以考察,或许对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特质而不是泛泛地解释一些表面现象有所帮助。当然,古代诗歌及诗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样问题就变成古代诗歌及诗论如何体现了传统文化精神?为着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首先讨论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陆游“晚节”问题的缘起 提出陆游所谓“晚节”问题,最早见于陆游同时的好友朱熹。朱曾在《答巩仲至》第四书(《朱子大全集》卷六十四)中说;“(游)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相似文献   

12.
在陆游诗的各种当代选注本中,游国恩、李易先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陆游诗选》,朱东润先生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陆游选集》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两种。但其中也有一些误读或误注。本文择其较重要者7首凡7条,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13.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一生写诗9220首,为我国古代多产作家之冠。由于他满怀抗敌御侮、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其爱国主义精神至死不衰,所以他的作品气势雄浑、慷慨激昂,历来被目为“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但是他也有少数情意缠绵、婉约清丽之作,其中最出色的首推《钗头凤》。《钗头凤》一词,是陆游为表达对前妻的深沉怀念而作。陆游的前妻是其表妹唐琬(舅父唐闳之女)。他们自幼青梅竹马,婚后琴瑟相和,感情深厚。可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她。后因唐琬将亡母遗留给她的一对金钗,捐助给陆游的挚友陈达观,作为抗金义费,被坏人造谣中伤,陆母于是逼子休妻。唐琬被迫改嫁同邑的赵士程。在封建礼  相似文献   

14.
某大学学报复刊后的第一期中,载有《论梅尧臣的诗》一文,开头就说,梅尧臣的生卒年是1002—1060;下文说,“庆历元年(1041),尧臣奉命赴湖州盐税任,欧阳修、陆游二人为他饯行”。所谈事实有误。在这篇文章的第二节中还曾说过,陆游是“南宋初年诗人之中成就最大的”。陆游生于宣和七年(1125),上距庆历元年有八十五年;就算是“南宋初年”的第一年建炎元年(1127)吧,那时陆游才三岁,上距梅尧臣的卒年已六十七年,离欧阳修的卒年熙宁五年(1072)也已五十九年,陆游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跟上欧阳修一起去为梅氏送行的。  相似文献   

15.
《北方论丛》2006,(6):155-160
文学【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与周代社会的礼制与婚俗姚小鸥(1,1)《孔子诗论》与出土文献整理的正字法原则郑丽娟(1,4)两周金文之“追、享、、孝”正义陈英杰(1,7)从《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论《河水》为逸诗安敏(2,1)甲骨缀合十组方稚松(3,1)李斯刻石文的  相似文献   

16.
陆游承认万事万物有规律,并尽其所能加以探索,进而根据事物变化的必然规律来预测、判断事物未来之变化趋势.他根据宋、金两朝的政治特点和变化趋势,对金主张坚决抵抗,战斗到底;对宋朝内政主张抑强扶弱,抓大放小,推行公平政治,建立至公至平社会.陆游长期探索养生、长生的规律,并且由此提出许多正确而宝贵的主张.陆游自己重视养生、长生...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22,(4):114-122
明末清初的陆游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具有印象化、片面化、碎片化的特点。赵翼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陆游展开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腻的研究。文学上,发掘陆游生平事迹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有系统的诗话作品;史学上,熟练运用知人论世、考辨归纳、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陆游;创作上,从用陆游句、用陆游典、诗风近陆三方面学陆。通过对陆游的研究与接受,将陆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推至更高处,更正了前人对陆游的片面认知,丰富了陆游生平事迹的基本资料,为后世研陆、学陆提供便利。赵翼对陆游的接受是全方位的,在清代陆游接受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中文系房瑞丽在《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发表题为《〈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身份及思想内涵探析》(后文简称《竹书·诗论》)一文,认为《竹书·诗论》的作者,在目前条件下定为“子夏门人”无疑是最科学的。子夏是最可能继承孔子《诗》教精神的弟子之一。孔子  相似文献   

19.
在宋人的诗学阐释中,往往以“风水”之喻,说明“自然”之英旨。其内涵,一方面是主体意识的自由表达,一方面是客观物象的天然呈现,而且这主客体两方面又是浑然契合,不留人工痕迹。是中国诗歌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论的进一步开拓。呈现了自然平淡与艰涩雕绘斗争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诗:严羽与布拉德雷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羽,自号沧浪逋客,南宋时代邵武人,著有著名的以禅论诗的诗论名著《沧浪诗话》。布拉德雷(1851——1935),著名英国批评家,新黑格尔主义者,著有《论莎士比亚悲剧》以及诗论专著《牛津诗歌演讲集》。二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严羽生活的时代比布拉德雷早约六、七百年),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圈(前者代表典型的东方文化,后者代表典型的西方文化),但他们的诗论却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相互对话。我们拟从三个方面来对他们的诗论加以比较:一、诗的实质,二、诗的形式,三、诗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