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二十四诗品》是审美图式艺术风格和对作品的审美感受这两个概念,在我们过去的文学理论中未加严格界定,造成运用的混乱。实际上,它们栖身于主客体两极之上,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两极就是接受主体和文本。“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被表现内容和意图所决定。”它是文本的潜在结构的外在表现,是文本中两种客观倾向的统一体:创作主体的倾向(包括创作主体个人气质和表现意图,它们虽然看似主观的,可是在文本中已成客观的存在)和为表现内容,意图所需的形式的倾向(包括文体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词汇的运用、句法的构造)。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诗品》中存在着阳刚与阴柔两种审美趣味之间的张力,指出这种审美张力的深层结构是崇儒济世思想与崇禅道遁世思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阐明了产生审美张力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最后对《诗品》中的张力美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司空图美学理论的精髓,是他的“三外”说: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与李生论诗书》)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与极浦谈诗书》) “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与李生论诗书》)“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所谓的,“三外”,是司空图论述审美过程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从诗经,楚辞肇始的我国古典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它的鼎盛时期。从南朝齐梁时代钟嵘《诗品》(又题《诗评》),到唐末司空图《诗品》(又题《二十四诗品》),一代又一代卓越的诗人和诗论家无不试图总结这些历史成就及其经  相似文献   

5.
“韵”和“味”作为单独概念使用有一个清晰的演变轨迹,在二者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以至结合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概念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微妙变化。了解司空图的“韵味”说,必须对这种演变给以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诗美学当以剖析意象为逻辑起点。从意象出发的诗学,不仅要关注意象发生学,而旦要建构意象符号学。在我看来,意象审美的心态恰恰展示了抒情诗意在言外的美感特质,由符号学入手审视这种特质,非但有助于诗学美学化,还有可能更推进一步——即通过对符号信息的计量处理,将系统论落实到诗的计量性分析——使诗学逐步科学化。 一、感知转换  相似文献   

7.
对审美经验的主要代表性理论的考察可以表明,美学中存在通过结合注意来说明审美经验的传统。然而,以往各种解释针对注意大多都给以一种“全神贯注”式的常识性理解,并没有对注意本身给以清晰的说明。新近认知科学哲学中“审美注意”研究的复兴试图专门为审美注意的特殊性进行解释和辩护。但通过细致考察,这些新进展面临着概念分析和经验说明的二难困境。关于审美注意问题的这些探讨生动具现了哲学与认知科学互动研究所面临的深描难题。  相似文献   

8.
一、《诗品》的理论系统关于司空图《诗品》的理论系统,迄今,学术界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苏东坡在《书黄子思诗集后》里说:《诗品》是司空图“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依此看来,他认为《诗品》并非是一部有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但是,  相似文献   

9.
<正>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亦是最高的审美范畴。它的内涵非常宽泛,可以说是一个包括审美意象、审美意蕴、审美意趣、审美意味、审美意韵与审美风格在内的集合体。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风与骨、兴与象、形与神、物与心、景与情、知与行、学与悟等基本范畴的高度抽象结晶,亦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以心灵感悟审美对象过程中所经历的一般之境、审美之境与宇宙之境等三个心理层面的完美统一整合。它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以“气”为主,认为气是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本原,因而也是美的精髓,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体验能够把握到字宙、人生的生命意蕴,达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  相似文献   

10.
自主完形:一种新的诗歌审美意象分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诗歌中呈现的复杂的意象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是诗歌意象研究的基础工作。我国古人之意象分类研究多矣。从唐司空图的廿四诗品(雄浑、典雅、绮丽、自然、飘逸……)、美夔的诗有四种高妙(理、意、想、自然)、到清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章学诚的“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可说百卉纷呈,各有千秋。但古人的意象分类研究基本是对意象的风格、意境或创造途径的研究,未触及到意象本身的分类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古代绘画的,有所谓“第一面貌”和“第二面貌”的说法。比如敦煌壁画,在一千多年以前刚画出之时,色彩崭新而完整无损,这是第一面貌。但壁画留存到现在,在一千多年的漫长的时光流逝中,大自然通过光、水、气的氧化、风化无时无刻不在参加“创作”,于是使原画逐渐褪色、剥落,如今你再看,它是一幅幅黯淡的、残缺的、满布疤痕的东西了,这就叫第二面貌。这第二面貌虽然已经不是原貌,但正因为它之中沉积了历史的足迹,所以在行家看来,它比第一面貌还要吸引人。什么“黯淡”啦、“残缺”啦,那只是外行的说法,内行人不这样叫,而叫它作“古色古香”。对“古色古香”的欣赏,反映着人们对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上,人们齐声怒斥行贿受贿行为,对权钱交易恨得牙根疼。然而某个具体的人去行赔了,却又不受人们的谴责。受贿的人一般是受谴责的,可是对某些受贿的人,又是怜惜多于谴责。即使是被谴责的人,真正抓捕了,又有人为其鸣不平。被判刑了,又有许多人表示同情。文贼、文抄公是非常被人瞧不起的。抄人家的东西,很丢面子,很失尊严,在人们的心目中,人格会马上低下来。然而这种行为一具体到某个人,情况马上起变化,不会是所有的人都起而声讨,尽管也有许多人瞧不起他,可许多人中总会有人给予同情,会讲出许多理由为其开脱。招工、…  相似文献   

13.
论者多从诗学和美学方面去研究司空图的著作、特别是他的《诗品》,其中又以诗歌风格论作为重点,这是合理的。但是,司空图又是一个诗歌艺术心理学家,他的《诗品》及一些文章,都有丰富的艺术心理学思想。畅广元近有专门研究司空图的艺术心理学思想的著作问世,是对司空图研究领域的新拓展。但我以为,司空图的诗鉴赏心理学也很值得注意。在诗的鉴赏心理问题上,司空图提出了“三外”说,即“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先说“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中说: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相似文献   

14.
一《詩品》研究的偏向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是由二十四首描摹诗歌意境的四言诗组成的。这篇作品以风格论的形式,具体发挥了司空图在许多文章中提到的“韻味”的理论,它主要是总结的田园隐逸诗派的创作经验,而且具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倾向,对后代的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如果我们能够以彻底的革命批判的态度来重新评价这篇作品,对于批判地研究古代文学中“神韻”一派的理论,对于正确地认识和总结唐诗创作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诗歌,基本上是沿着两条并行的、艺术风格很不相同的道路发展的。一个是以李白和李贺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一个则是以杜甫、白居易为代表,包括刘禹锡、皮日休、杜荀鹤等在内的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但是除此而外,以王维(就其主要倾向说)、孟浩然以至韦应物、司空图为代表的一批作家,虽然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主要地却是过着地主阶级的有闲生活,脱离现实,寄迹放浪山水,为所谓超然物外的消极思想所支配的。如果说,唐代的诗歌革新和新乐府运动,在理论上得到了陈子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相似文献   

16.
尴尬──一种新的审美现象庞守英文艺评论界感叹: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越来越少,好的反映现实小说就更难见到,历史小说倍受青睐,先锋小说一开始就扎进了历史的怀抱,而新写实小说在唠唠叨叨地叙述了生活的艰辛与烦恼之后,也迅速转向了历史,就连历史上的土匪都成为作家...  相似文献   

17.
周甲辰 《兰州学刊》2006,(7):67-69,72
司空图“味外之旨”说所涉及的不是诗歌意境的特点,不是读者再创造的问题,不是反常合道的艺术手法,更不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从唐代的整体文化背景和诗歌理论发展的脉络出发,从司空图生平和思想的实际出发,从“味外之旨”诞生的具体语境出发来分析,“味外之旨”中的“旨”就是道,“味外之旨”也就是味外之道。它体现了司空图融道入味,结合滋味说与明道说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孤苦与逍遥———汉魏以来文士的一种心态袁济喜洪祖斌也许在人类所有的心理障碍中,孤独是一种最为难治,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尤其是对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的士人来说,往往身体的苦难与摧折可以挺过,但是孤独却是最为可怕的。苏武在被匈奴拘囚的十数年中,除了...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悲慨》,最能代表他本人隐忍之后真实思想感情状况,既是一首爱国主义优秀抒情诗,又是一篇探讨"悲慨"诗歌风格产生的生态环境、主客原因、表现主题和艺术特征的精美诗歌理论,集总结性和创造性于一体,具有思想理论和艺术审美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为沦陷区女性文学营造了特殊的政治氛围,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了女性作家特殊创作心态的形成,"言"与"不言"之间的尴尬徘徊以及对人生"安稳"的向往与追求让她们重新发现了日常生活的"诗意".于是她们的书写游离于主流的宏大叙事之外,只是涉笔于相对狭窄的女性问题、遥远的人性问题、细微的日常生活问题.然而,女性作家还是将这些主题写出一派泼辣景象--对"日常""人性"的流连填补了男权传统话语中女性日常生活经验的空白,又通过剖析女性自身从更深层面控诉了封建文化对她们的压迫和奴役,在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同时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40年代女性文学也因为有沦陷区这一翼而更显丰富与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