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新兴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工业省份,制造业是河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河南工业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河南建设新兴制造业工业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了有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八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步伐,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省社科联于2007年1月6日在郑州举办了以科学发展观与“两个跨越”为主题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三届新年年会。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新杰代表省社科联致辞,省社科联副主席万兵主持了会议。现将主要观点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工业企业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有五个着力点: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发挥市场机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着力发展新型制造业,全面提升工业产业层次;围绕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着力发展高效低耗产业;按产业功能区划科学布局,着力促进河南省工业合理分布、协调发展;做大做强河南企业,着力推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在的第5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河南人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14.5倍,在此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使河南由单一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而且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省区市寻求向强经济区域跨越的主要工具.然而,向经济强省跨越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对向经济强省跨越贡献较小,河南实现向经济强省跨越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在文化经济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河南作为非遗资源大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需要对非遗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变。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着力点在于集聚化、创意化、传媒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 原有的经济基础十分落后。“社会主义”使河南人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走向富裕。一、告别了饥饿,实现了温饱,向小康生活迈进;二、基本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三、国民经济门类齐全,具有支撑重点发展和综合发展的能力; 四、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显著, 教育推动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8.
创新效率是促进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2009—2018年中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比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阶段的动态创新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活动不协调,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辽宁省医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属于"高研发-高转化"类型。未来应从合理提高各项研发投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医药产业以及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等方面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及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贵斌威  徐光东  陈宇峰 《浙江社会科学》2013,(2):50-61,31,157,158
本文在借鉴与拓展Rajan and Zingales(1998)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0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业和制造业数据,确认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融资依赖效应:融资依赖程度越高、国有比重越小的行业,从金融发展中获得的好处越大。作为上述研究的前提,我们还对"各国行业融资依赖程度具有同一性"的观点进行了验证,并构造了更为有效的地区金融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10.
邓慧慧  曾庆阁  赵晓坤 《浙江社会科学》2023,(10):36-48+154-155
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碳绩效,市场竞争、融资约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外部压力深刻影响了该提升效应的可持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创新、两业融合以及管理效能提升是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可能路径;受企业特征、所在地区特征以及政策冲击行政级别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跨越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目前还处于规模扩张阶段的前期,因此,河南不能再沿袭沿海地区的发展阶段推进模式,应直接由规模扩张前期,向以延长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并进一步拥有现代制造业核心技术为产业特征的产业升级阶段跨越.  相似文献   

12.
安同信  范跃进  张环 《东岳论丛》2012,33(6):122-126
山东省制造业在整个山东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富裕群众、促进城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发展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由经济大省向强省的转变过程中,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明晰山东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得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山东经济再发展的关键.具体的对策建议是:借鉴日本经验,完善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布局,推进制造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完善招商引资方式,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健全制造业生产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从长三角、海西区、珠三角走向华东南沿海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视野看,促进华东南4省1市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使之逐步发展为华东南沿海经济区,无论是对该地区以及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还讨论了形成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河南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科技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人口发展对环境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环境系统满足这一需求的生产力和资源供给、资源更新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口环境系统的基本矛盾。根据河南人口生产的现状,应充分考虑人口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给我们带来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好、更快、更协调地发展。分析河南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澄清认识,调整政策,实现观念认识及发展战略的更新与优化,促进河南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的制造业外包有着自身的特点: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占制造业外包比重较大,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国内市场导向的其他外包比重较小但发展迅速。以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考察承接制造业外包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拉动度以及贡献率,并对多因素条件下承接制造业外包与辽宁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消费、投资、一般贸易出口以及国内贸易因相比,承接制造业外包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最大,但这种贡献作用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东北重工业经济区,山西——徐州能源和重化工经济区,华东长江三角洲智力密集型经济区,闽、粤两省经济特区,西南重庆经济区,都在不断形成和发展。被上述经济区包围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省,能否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区,实在令人关切。本文试图通过对四省经济发展现状的考察,阐明四省形成经济区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联合的模式与发展方向,求教于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其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建设。长三角苏、浙、沪三个制造业强省在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资源保护三方面各有千秋,而要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三地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消除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共同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3年开始,印度制造业发展迅速,印度已经与中国在电子及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制造等领域展开竞争。中国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制度环境、不同的产业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和提升其竞争力,需要借鉴印度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来带动和提升现代制造业。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除了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效率,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这样两国的制造业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增长阶段,但与之并存的是,河南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因此,河南的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快速增长与农业稳定协调发展的问题,既不能仅仅围绕农业做文章,也不能脱离农业发展工业。河南的发展应该走出一条农区工业化的道路:在保证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速工业化进程,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原有工业体系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建立工业技术体系,保证河南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面临促进新旧动力转换和加快经济新动力形成的重大问题。工业高端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是经济新动力形成的核心支撑和主要来源,其中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和高质量投资,将为中国GDP可持续增长提供关键的支撑作用。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具有较强的生产效率追赶效应。经测算,以2010年不变人民币价格计算,2016—2020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每年对GDP的直接拉动规模约为1.5—2.0万亿元,其中生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GDP的直接拉动效应最大,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拉动效应次之,因此短期内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仍将是中国经济新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应成为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当前中国工业部门中经济新旧动力的转换和新动力的形成仍面临众多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应在明确相应改革突破口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实施制造业立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