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元江苏省城调队据2020户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快报资料显示,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24元,比上年同期的4209.05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0.5%,增幅比上年减少...  相似文献   

2.
贾岷江 《统计与决策》2012,(22):103-105
文章建立了1994~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外出用餐支出、及其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与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协整模型,研究发现:人均年外出用餐实际支出与当期实际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与当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人均年外出用餐实际支出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与上期实际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与当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白芳 《青海统计》2007,(12):24-26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00.35元,消费性支出为6530.1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4.6%;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9.7%和2.8%。在居民家庭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占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生活水平差异明显。一、收入差距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67.57元,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6.86元,高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6.11倍,比上年的5.95倍扩大0.16倍。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额由上年的13926.19元增至15360.71元,拉大了1434.52元…  相似文献   

4.
鲁新  刘小方 《统计与决策》2006,(19):105-106
一、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在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和预测时,国内外通常采用恩格尔系数、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模型)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一)模型介绍线性支出  相似文献   

5.
居民生活费收支倒挂,即当期生活费支出大于生活费收入,一般总是与人不敷出联系在一起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然而1994年舟山市城镇居民在生活费收人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同样出现阶段性的收支倒挂现象,调查资料表明:1-11月该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4566元,预计全年可突破5000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2.4%,扣除物价上涨实际增长9.88%,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在这11个月中的3、6、7、8、11月5个月却出现生活费收支倒挂,分别是,其中6月和11月的人均倒挂金额都在26元以上。据分析出现6种异象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国内生产生产总值呈连年上升趋势,总量指标在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当中一直名列第23或2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一直保持在前17位左右。而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在全国则排名最后,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反差较大。这说明近年来我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差距加大。1995年全国人均GDP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以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为1)是1。1.22,我区则为1:1.41。与我区情况较为相近的还有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人均GDP与生活费收入之比分别为1:1.22、1:2.…  相似文献   

7.
据对全国城镇3万多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8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与生活费支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后,分别增长1.7%和1.8%,是1983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受此影响,由大幅度增加工资和观念变化等因一诱发的消费过热空气开始“降温”,一些主要商品的消费受到抑制,消费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光瑶  洪荧  李承惠 《统计研究》1999,16(11):59-64
9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787.08元,1997年为7861.74元,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提高的影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3%。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这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之一。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收入差距。根据表1和表2中北京市500户城镇居民各类型人口构成和可支配收入构成资料,按万分法计算1996年和1997年基尼系数分别为0.1913和0.1940。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  相似文献   

9.
1997年昆山市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反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24.8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消费性支出5998.9元,比上年增长4.l%,全年消费呈现出的热点和趋势如下:——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品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吃讲营养已成为当代居民的时尚。199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43.3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长4.0%,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7.4%,一…  相似文献   

10.
卢学法  申绘芳 《统计教育》2008,(9):11-13,51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8-2007年度数据以杭州市为例对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是影响人均消费变动的原因,而人均消费变动不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原因。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是山西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714元,比上年增长20.7%,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增幅较高的年份。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1993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550元,比上年增长19.7%,居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公平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9-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基尼系数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协整分析表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的负向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支出水平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其收入来源多样化的格局也在不断发展.这大大增加了我国城镇住户抽样调查的难度,使抽样调查数据与相关的全面调查数据出现了互不衔接的情况.如1991年我国城镇居民每月人均生活费收入结余仅为8元,而同年的城镇居民储蓄余额却增加了1598亿元,这不能不使人们对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质量产生疑问,于是利用有关城镇居民收支的全面调查数据,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工资总额、城镇居民储蓄增额等,与城镇居民收支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14.
Granger因果关系在计量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践中,采用Granger检验是在最小二乘回归下进行的,检验的是条件均值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扩充到检验条件分位数上的因果关系,即线性分位数回归下的Sup-Wald检验法;利用该检验法实证分析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对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其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在较低分位数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量的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只有在分位数较高时这种因果关系才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确引导农民消费□文/陈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百户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反映,199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283元,其中人均生活费支出3081元,占收入的7...  相似文献   

16.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对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十五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晋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1993年晋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达1751.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7元,在全省八城市中位居第四。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336.5元低585元,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缩小同发达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据青浦县统计局抽样调查,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42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达2334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差距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1993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异比已达1.66: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本变量,而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基本因素.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诸多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0个省1999~2006年8年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各个城市城镇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城市之间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差异性却不大.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收入变动趋势、消费支出变动趋势、消费支出比例变动趋势的角度,展示了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结构的变动实况;然后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理论,建立双对数模型,研究1993~2008年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内在联系,得出城镇居民各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小排序为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衣着、文教娱乐、家庭设备、食品、居住.最后,分析重庆市城镇居民未来的消费趋势,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