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对学术界出现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联系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了商业腐败、官场腐败,并在此摆正学术腐败的位置。并谈到,舆论之所以关注学术界的情况,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对学术界作为一块净土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区别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道德,认为不要把学术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术腐败。第三,追究了学术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整体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学术体制、学术管理等等原因,也有认为我们正处于知识转型的时期,关。第四,追究了学术规范问题,学术界出现的情况与这一背景有认为如果规范不明确,学术评价数量化的话,就会导致学术腐败。最后,大家讨论了学术的道德操守问题,认为学者要坚守学术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3.
李明辉 《云梦学刊》2005,26(6):11-13
当前,学术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呈愈演愈烈之势。其实质是由于价值观扭曲和个人私欲膨胀的结果。矫治学术腐败必须注重加强对学术工作者思想的正确引导,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养学术精神;不断完善学术体制,营造一个公平的学术环境,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学术行为的规范化: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学术规范的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和学术规范的方法是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学术规范的价值应该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术生产者、学术评价者和学术管理者;寻求学术规范的方法的关键在于从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入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5.
惩治学术腐败应纳入立法轨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士英 《学术界》2002,(1):23-25
在学术界正大力张扬学风建设、提倡学术规范的时候 ,日益浮泛而起的学术腐败现象成为不能不加以正视的严重问题。形形色色的学术腐败现象 ,不仅玷污着神圣的学术事业 ,也污染着圣洁的学术风气。因此 ,在学术界倡导学术规范之时 ,对学术腐败的惩治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这也明显地是当前加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识之士已经把反对学术腐败与维护学术尊严联系起来 ,并指出这“关系到中国学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 ,也关系到每个学者自身的利益”(《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 0 0 1年 1 2月 2 5日专家访谈《维…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的产生有如下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二是师道的不尊与学术的不独立;三是体制上计划学术与行政学术的误导;四是对西学的追逐使我们的学术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活力.可以从四个方面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二是对学术腐败要严惩;三是要尊重学术独立,尊重文化传统,维护学术和学者的尊严,知识分子和教师要自尊自爱,建立学术主体性;四是改变"审批学术"的运作模式,改变违背学术研究和人材成长规律的种种做法,防止以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规范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第一,“腐败”一词不是一个很明确的概念,法律上、道德上、政治上都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这个词在批判的时候非常有效,但却是一个不合法的词。当我们说到学术腐败的时候,大体上有四种情况:第一种,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侵权行为。这是一种违法现象,比如说抄袭、侵犯著作权、侵犯专利等等。这些在法律上都有严格制定。第二种是比较严重的,也就是犯罪现象。用虚拟的事实去套取科技部资金的支持就属于犯罪现象。第三种是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一般指的是轻微的抄袭,比如说拼贴文章以及无注释的写作,都违反了学术规范。但是学术不规范不仅仅是这些。在国外,文章中与自己一致的、相反的、可比较的观点分别要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但是我们的学术规范远远没有到这种程度,这与我国学术起步时间不长有比较大的关系。第四种是可争议的问题。比如说一稿多投问题。投了稿子很久没有回应,再拖下去就过期了,所以不得不另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把我们所说的学术腐败分成四种情况:其实最后一种我们完全可以排除;前三种是性质不同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讲学术腐败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我谈几个学术腐败的征兆问题:第一,学者的对象化。学者不是被学者所关注,而是被权力所关注。学者在很多情况下都处于权力的掌控之下,在权力规范中。第二,学术的平庸化。平庸化不是很可怕,也不是大问题,可怕的是平庸变成中心化、权力化的行为。有一些行政官员通过权力获取学术资源、获取发表文章的权利,那就会影响到学术创新,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做学问做得那么辛苦,还不如先获得权力,再利用权力来搞学术。第三,单位对学术腐败的护短行为。单位里面的学术腐败一般都不是单位自己揭露出来的,而是其他人揭露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在机制上保证单位自己能够揭露单位内的学术腐败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9.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 重于“学 术不端”。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的学术不良行为,用“学术腐败”来称呼,太重,不恰当。对于学术权力场中的种种以权谋私的丑闻,用“学术失范”来形容,太轻,也不恰当。因此,有 必要对这 三个词汇进行明确的界定。 学 术失 范 主要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例如行文失范(如学术论文缺乏必要构件,行文中含有太…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2,(6)
第一期李岚清  认真端正思想 切实改进学风李铁映  创新理论必须有创新的学风与文风王 宁  学风是学术的生命杨玉圣  贵在自律     ———做学问应坚守学术伦理过常宝  端正学风应先正心诚意葛剑雄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任士英  惩治学术腐败应纳入立法轨道邓晓芒  如何避免学术评奖成为腐败的温床 ?张亦工  关于学术规范贺卫方  学术规范之我见项贤明  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 ?刘宝才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王廷惠  要市场 ,也要政府 :互动中的互补     ———两大自由主义经济观比较…  相似文献   

11.
沈登苗 《云梦学刊》2003,24(5):19-22
学术批评的重心应由当前的以揭露、批判抄袭剽窃的个案为主,转移到以检讨、反思、整治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互抬桥子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浮躁上来;把学术批评的强音由当今的“学术打假”、“反学术腐败”,改换成“提倡学术规范,反对学术浮躁、学术泡沫”;把学术批评的个人见义勇为的“傻瓜的事业”,真正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程,各级学术主管部门已到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己任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在有关的学术讨论中,人们过分关注学者个体的学术失范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管理中的学术腐败问题重视不够。学术管理机制在权力运行当中的根本性缺陷在于,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从而使学术管理事实上成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重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杜绝“近亲繁殖”,规定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得留在本校;建章立制,彻底禁止以权谋学;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取消诸多不必要且引发很多问题的评审制度;大学管理应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谈谈学术的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正当性的根据在于学术的德性。只有合乎学术德性的学术活动才具有正当性,而学术规范则是这种正当性的具体化。当今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问题已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而要拒斥学术腐败,应当通过返归圣人之道来修持学术德性:其一,追求卓越的专业成就,是现代学术的天职;其二,发现不朽的真理——其表征是既没,其言立,是专业成就卓越的唯一指标;其三,以爱智为至高的人生趣味,是发现真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哪里。“腐败”一词与学术联系起来是今年的事情。过去没有讲过学术有腐败的。现在的“学术腐败”讲得太宽泛了,抄袭、空话连篇等等应该属于传统上讲的“缺德”的范畴。学术腐败要反,但是要反在点子上,移花接木、弄虚作假等等有的属于腐败问题,比如说利用权力,但有的完全是个人学术道德问题。学术道德不能与学术腐败划等号。第二,学术腐败的症结在哪里。学术腐败只是以学术形式反映了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所以学术腐败应该与利用权力、滥用学术资源、浪费国家之财、败坏学术道德联系起来;这些应该是学术腐败的几个要素。现在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冒名顶替、拼凑起来的学术垃圾,而是我们国家本来就穷,用在科研上的经费本来就不多,但是这些来自民脂民膏,人民血汗的经费却轻而易举地与权力结合起来,并且经过一定形式漂白后,成为某些人的财产。四百多万可以枪毙一个胡长清,但是科研经费动辄几百万。当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属于学术道德应该谴责的范畴,它们败坏了学风,影响了学术水平,所以应该予以打击,但是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对国家、人民的遗害上。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规范看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一些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在反对学术腐败、建立学术规范方面作出了切实努力.对于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来说,学术规范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规范,或叫学术研究基本规范,其本质和精髓就是要求学术创新;二是具体的编辑规范.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适当"逾越"规范.  相似文献   

16.
考虑学术腐败、学术道德水平下降问题也不能忽视学者自身的原因。现在的高校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象牙塔,而是一种小社会。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比如说争名夺利,在大学、科研机构里面也有,所以大学教师的总体道德水平也有所倒退。大段、大段的抄袭,违反了著作权法,这个是可以去起诉的。但是现在有些著作、文章是用别人的观点推砌起来的,就算标明了出处,我认为也是一种学术不规范。如何规范学术以及学术成果的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针对现在的学术腐败情况,我们可以成立中介组织去审查学术成果,避免在学术圈里面再由学者来审查、评价。另外,凡是剽窃、抄袭的行为,都应该通过媒体通报出来,并且记录到个人的档案中,这样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重于"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18.
《云梦学刊》2004,25(6):13-14
金秋十月,北京,吾等来自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学人,秉持职业良知与学术公益之心,汇聚于“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以文会友,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就恪守学术规范、保障学术自由、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学术创新达成共识。鉴于学术规范对中国学术繁荣与发展、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感当前存在的学术失范问题、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坚信经过不懈的集体努力以促进中国学术规范化的可能性,兹谨向学界同人发出如下倡议:———恪守职业道德,扎实治学,老实做人。摒弃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浮躁心态。反对抄袭剽…  相似文献   

19.
任士英 《学术界》2001,(6):279-281
近几十年来 ,学术界似乎还没有什么时候能够有条件像近几年这样如此执着而尖锐地关注自身所处的状态 ,更很少有条件能够按照学术活动的规范与规则来营造这一公共学术环境。只要简单地留意一下学界有识之士对关乎当今学术环境诸多问题的言说———比如 :倡导学术规范问题的鲜明立场、对形形色色学术腐败现象的抨击、对严谨学风与冷静理性之学术争鸣的倡导、对恪守学术道德、追求学术创新与学术进步、保障作者合法权益之自觉意识等问题之紧迫感与责任感的强烈表达等等 ,就足以领略得到当今学术界是处于怎样的学术环境之中。应当说 ,在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20.
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学术生态,将有利:于二抵制学术腐败。如果学术生态内部有问题,那么学术腐败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与其呼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制度,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学术生态建构做起,从我们的个人操守做起,去抵制学术腐败。第一,要慎用“腐败”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是从官场、市场上引进来的。说到“学术腐败”,就要严格区分究竟是学术经济腐败,学术政治腐败,还是其它腐败。社会上的腐败与学术界的腐败是对立的,社会上的腐败是很严重的现象;说学术腐败和社会上的腐败是同一性质的,就混同了学术界和官场,浑浊了学人和官员的区别。第二,对学术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客观评价。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是个别的,学术界的整体风气还是不错的。第三,要反对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就要突出重点。学术界不正之风大概出现在课题申报、评奖、论文发表这几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