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目前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给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带来很大压力.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通货紧缩的成因,提出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引导我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是积极有效的 ,但目前货币政策时滞延长 ,传导机制并不顺畅 ,效力受阻。尤其是在通货紧缩的形势下 ,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 ,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8年到2002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而对这次通货紧缩的性质判断又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会影响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从其产生的国内原因和国际背景来看,我国这次出现的通货紧缩应属调整型通货紧缩,而非衰退型通货紧缩,所以在货币政策方面,利率可以做些调整,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不能下降;而财政政策的选择则也应有所改变和侧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鉴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危害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多年来实行稳健谨慎的货币政策,从而使通货紧缩问题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的危害性要大于通货膨胀,甚至导致经济崩渍.本文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状况和中国经济形势,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针对中国通货紧缩问题试探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状况已较为严重,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引发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必须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治理,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鉴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危害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多年来实行稳健谨慎的货币政策,从而使通货紧缩问题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的危害性要大于通货膨胀,甚至导致经济崩渍.本文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状况和中国经济形势,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针对中国通货紧缩问题试探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实施的储蓄存款利息征税,是针对目前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所采取的兼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功能的措施.与降息这一单纯的货币政策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投资与消费,缩小贫富差距,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基本结束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经济生活中单一通货膨胀将在不同时点上被通货紧缩所打破,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发生的经济现象.中国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通货紧缩就有着通货膨胀的背景,反映了经济运行周期中,存在着通货膨胀与通常紧缩交替的内在机理,其特征是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萧条阶段则面临通货紧缩压力.面对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交替转换发生,政府必须首先明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宏观调控重点,适时适势转换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操作模式,并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优势,以及社会公众的呼应和配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基本结束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经济生活中单一通货膨胀将在不同时点上被通货紧缩所打破 ,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发生的经济现象。中国 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通货紧缩就有着通货膨胀的背景 ,反映了经济运行周期中 ,存在着通货膨胀与通常紧缩交替的内在机理 ,其特征是 :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面临通货膨胀压力 ,萧条阶段则面临通货紧缩压力。面对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交替转换发生 ,政府必须首先明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宏观调控重点 ,适时适势转换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操作模式 ,并注意扬长避短 ,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优势 ,以及社会公众的呼应和配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价格水平实现了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再向适度和显著通货膨胀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规则和传导机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估计向量自回归模型、描述冲击反应过程和进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对实际经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下调利率、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项措施,但经济系统对此反应平淡,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中央银行到企业之间,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而影响其效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定性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股票价格渠道、汇率渠道、预期渠道三者共同传导的.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后,为了缓解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压力,刺激经济增长,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对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有效配合对国民经济运行能够产生高效的调控作用.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已实施的财政货币政策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点建议,即财政货币政策应加强在高水平、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改变调控中主要依赖货币政策而弱化财政政策的做法,充分发挥两种政策的各自优势;提高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由行政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的经济调控为主,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艺术.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南都学坛》2001,21(1):78-8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对此,要充分认识财政、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适时适势地调整政策的配合模式,并注意政策操作技巧。同时,还应发挥政府引导调整社会公众预期的作用,引导并扩大社会公众投资与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纯外生货币经济中由于央行控制货币量的能力较强,因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内生性较强的货币经济中央行无法准确控制货币量,因此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时效果不好。应尝试新的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历史方法,梳理了货币政策理论“肯定-否定-肯定”的演进历程。以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相应进行了经验实证,其结论是:1984-1997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伴有严重的通货膨胀;1998-2004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目前,经济运行中通胀与通缩交织并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已不是很大,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这些变化的影响为背景,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揭示,并阐释了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它对国家货币政策所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结构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 1997年第四季度我国通货紧缩的发生 ,经济理论界关于通货紧缩的讨论也相伴展开。从概念上看 ,目前国内大体有“单要素说”、“二要素说”、“三要素说”和“政策说”四种观点。就发生机理看 ,则主要形成了宏观和微观分析的区分。这使我们认识到 :治理通货紧缩 ,不仅要依据基本理论 ,采取应急措施 ,治标——尽快消除通货紧缩现象 ,而且要采取中长期政策 ,治本——预防通货紧缩发生或尽量降低其程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状况,及其与众不同的特点,采取了继续加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但对目前通货紧缩的抑制作用不是很明显,实际上增加货币供应量难以解决物价下降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对减缓物价下降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