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经济学构建的历史使命陈庆德民族经济学,是理解所有民族文化体系在世界经济中急剧变化的中心和争议焦点,是对人类自身生活进行展望并获得变易的方法,它对延续于不同文化条件下的经济过程和制度变革进行描述、解释和发展论证,以实现在同一发展进程中的各民族的共同...  相似文献   

2.
人类究竟在这个星球上处于什么位置,应该怎样更好地支配自己的命运以及如何更合理地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基本问题,取决于人们对全球民族结构中民族差距的正确审视。这种巨大的历史差异性,归根结底,源于经济不平等的现实。因此,当人们从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等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差异时,似有隔靴搔痒之感,而经济学又似乎受其抽象的一般分析模式所限,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中民族经济体发展的研究。致使这一关乎全人类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长期未得到合理的阐释。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民族差异性及其高度不平等的现实,在加速扩展,并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更为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阻碍着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完善。这一严峻的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备民族以全球为空同展开的生存与发展的交往活动.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认同.近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生存的大地,显现着中国人的存在意义.全球化为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提供了自由主义视城、民族主义视域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视域等思想资源.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的生存背景,对中国人民族认同产生积极的作用.全球化对中国人民族认同的价值有三:激发中国人向民族普遍性提升;激活中国人民族意识、权利意识,凸显中国本位;推动中国人民族认同逐步走向民族性和全球性相统一的成熟并且彰显中国人民族认同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认同经济学路径突破的整个逻辑脉络,综述了认同经济学的三种基础个体理论以及实验与实证研究的成果,然后针对认同概念的复杂性,集中讨论了认同经济学主要面临的争议与批评.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立法的经济学分析李祖明一、立论的基础1、经济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原则同构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因此一定社会的经济模式需求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比如市场规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原生规则,民商法实...  相似文献   

6.
<正> 民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规律。近几年,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相似文献   

7.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与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剑敏 《人文杂志》2001,(6):123-128
中国传统民族认同符号以华夏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形成一牢固的泛化政治文化秩序.在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下,华夏中心主义被动突破,导致了整个传统文化认同符号的结构性危机.中国先进分子从种族、文化、经济、政治四个方面,试图重新构建新的民族认同符号,形成一复杂交错的多元化态势.四种认同符号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最终无法构建新的民族认同符号.民族认同危机无法解决,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现代化的停滞与中断.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张旭昆经济学与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差别究竟在什么地方?美国学者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认为:社会科学(经济学自然包括在内)与自然科学的差别在于两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成熟;除了革命时期,自然...  相似文献   

9.
民族具有族群性和国民性.在现代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其族群性和国民性相互交织.在不同群体被权益所驱使而建构成诸多民族的同时,以民族为主体构建现代国家的模式也在不断蔓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相互抵牾又相互促进,并最终在国家政治层面得到统一,即形成国家民族认同.现代国家理论虽有诸多的不同,但各种理论均对国家及其内部成员的民族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现代国家建立的现实基础依然是民族或族群,以民族为代表的群体权力的彰显就是民族政治与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不列颠民族认同由文化认同、宗教认同、政治认同、地域认同四方面构成。在文化认同上,不列颠人思索探寻与新政治实体相匹配的不列颠认同,其对基于"普世价值"之上的"自由"的诉求建构了集体身份认同;在宗教认同上,新教信仰在造就不列颠民族认同思想基础的同时却又让位于贸易的发展;在政治认同上,不列颠人对帝国的感情和归属感消融于其文化、宗教认同之中,以本土化和民族化爱国主义表现出来;在地域认同上,贸易帝国为地域帝国提供了原动力,广袤无垠的帝国本身也建构了广泛的认同。由此对现在仍然困扰世界的民族主义问题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黄桂华 《理论界》2014,(6):47-50
在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和谐共处,既是各国政府倍加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大局的题中之核心要义。通过教育手段促进民族和谐共处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实践表明教育的确对各民族和谐共处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实现民族和谐共处,不仅需要教育的支撑,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普及化,使民族和谐共处成为贯穿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获得各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Phinney(1992)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和ValkKuar(2001)民族认同量表,以3905名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了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得出结论:(1)云南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总体上都处于"比较认同"的水平;(2)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存在性别、地州、学历差异。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文化形成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趋势日益增强,以至全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全球文化是以各民族、各国家都认同的人类优秀的文化因素为骨干而构建起来的,既含有人类共同体的价值共性,又含有不同文化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具有“和而不同”精神的崭新的先进文化。只有建构多元一体的全球文化体系,才能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观点认为,张君劢的国家观是以民族为本位的国家观,偏重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其实他的国家观是兼顾了民族和民主两个层面的内涵,既以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础,又把重点放在民主国家建设上,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融合。他的民族建国理想虽然未能实现,但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建构仍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观认同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根本认同和非根本认同之分。在认同的范围上,还有民族认同、区域认同和全球认同的区别。价值观之间有认同,但也有冲突,冲突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从冲突的性质和程度看,有摩擦和对抗两种冲突形式。从冲突的范围看,有民族冲突、区域冲突和全球冲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认同发生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民族认同发生论王希恩一、民族认同发生的前提民族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构成,指的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人们都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内生活,自呱呱坠地时起就不断受到自己族体文化的熏染,形成为自己族体所制约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念。当人们未与外...  相似文献   

17.
危机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近几年之所以陷入痛苦而缓慢的复苏之中,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学界对危机真正原因和治理规律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以至于许多国家采取了过多的政府干预和通货膨胀政策措施,甚至以危机的原因治理危机。这也表明传统的危机经济学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面对由危机所暴露的经济学的危机,经济学家们必须通过深刻反思,回归本原的经济学,即关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真正目的及其实现过程的科学,促使经济学实现经济与消费的一致性、微观与宏观的一致性、全球与国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谷禾 《学术探索》2007,(6):34-37
国家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制度结构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国家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民族政策,建立公民"民族成份"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从制度上建构并确立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学正在迈入中国时代
  所谓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是动态变化的概念,不是静态的概念。简单地说,大学讲台上老师们讲的经济学就是主流经济学。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大学教科书内容是新古典经济学,因此,新古典经济学成为现在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而主流经济学是变化的,它是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改变的。经济学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来,从亚当·斯密开始,到今天的萨谬尔逊经济学,经济学经历了英国时代和美国时代,主流经济学也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变化。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主流经济学的大本营在英国。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英国,主流经济学的大本营也就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尽管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本身的地理中心变化不具有同步性,但是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同时,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经济实践的反复验证、证实,所以经济理论反映经济发展的经验可能要晚于经济本身的发展(美国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其经济总量超过英国50年后才取代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但是这个趋势不可改变。  相似文献   

20.
磨剑十年终成利器——评《民族经济学》马传景陈庆德同志固守民族经济研究的阵地,于今有年矣。这些年来,为了探寻民族经济发展的规律,他或遍搜典籍,披沙拣金;或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往返高山平坝,从事田野调查,可谓殚精竭虑,九死不悔。十年磨剑,终成利器,他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