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都不喜欢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只有寥寥几个学生在参与课堂.虽说新课程改革以后这样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但我们仍然遗憾地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孩子本身的主观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无法进入文本的世界,显得兴致不高,非常被动.  相似文献   

2.
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广大语文教师总结了多方面的经验。但是,写作教学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或者说,目标朝哪走?劲往哪里使?目前的认识和作法就很不一致。有些老师认为,要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词汇,所以喜欢那些堆砌词藻的文章,遇到华丽字眼就打圈。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学生走华而不实的路。有些老师主张多讲写作方法,认为学生有了“法”,就能高水平。有些老师喜爱文学,就鼓励学生多写诗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可能都碰到学生提这样一类的问题:“语文应当怎么学?学些什么?”有些时候,甚至老师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些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过多,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的“学”。因为“教”得过多,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学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记记,课后读读背背,用不到多思考,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语文如何学、学什么的难题;老师由于过多地包办,一轮一轮,反反复复,也容易形成一种固…  相似文献   

4.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年少时我练毛笔字,听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说起,觉得平淡无奇,不可理解。蓦然回首,才知其蕴味深刻。记得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  相似文献   

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炊,一要米(材料),二要巧(技术),有了这两样才能做出好吃的饭来。写文章也是这样。一要内容,二要有技巧,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学生的作文也是这样吗?也是。作文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书面语言的训练,跟一般写文章不完全一样,可这类问题没有什么不同。学生拿起笔来,同样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这里着重谈谈写什么——学生作文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常常听老师说:“学生作文内容贫乏。”常常听学生说:“作文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6.
听说句子拉面师开始收学生,溜溜赶紧报了名。在课堂上,句子拉面师用“美丽”造句子,溜溜心想,这可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连忙造了一句:“美丽——花很美丽。”看了溜溜的句子,句子拉面师说:“基本上造对了,可是还不够具体!“什么叫做具体啊?”溜溜满脸疑惑(huò)地问。句子拉面师说:“具体就是把情况写得详细些。”“可怎么才能写详细呢?”溜溜还是不太明白。句子拉面师让溜溜想一想情境:“哪里的花美丽?花叫什么名字?有多少?长得什么样?”“哦,原来是这样啊!”通过想象情境,溜溜重新造了句子:“美丽——我家的阳台上养的5盆报春花都开放了,有…  相似文献   

7.
归侨迁居记     
新年第二天,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女教师张绿霞刚起床,就听见窗外梧桐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可是个好兆头,新的一年说不定会开门临喜呢!”还真给张教师猜到了,上班的第一天她就拿到了新居的钥匙。 望着手上金灿灿的铜钥匙,张老师不禁热泪盈眶,“不是政府的关心,我哪能这么快分到新房子啊!”张老师的感慨是有原因的。南通市中小学教师的住房很紧张,这次政府给张老师这样一个独身的女教师两室一厅63.5  相似文献   

8.
人生第一课     
沈洪 《社区》2002,(10):1-1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  相似文献   

9.
打造公主     
这节课老师要讲《灰姑娘》。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回原来脏兮兮的样子。穿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老师都离不开与学生言语对话,但是我们却不能保证自己是在百分之百“真诚”地与学生对话!也许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对话需要“平等”,可谁又知道这种对话是不是一个口头上的“平等”?课堂上我们之间的对话是否能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也日益重要。对话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情感,而不流于形式,这些更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学生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更不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能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们和学生的教学对话并非是给予学生的单向“恩赐”,而是课堂交流的需要。我们要认识到课堂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而“平等、有效”则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获取真正意义的教学对话,才会获得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多小学生不喜欢作文 ,一听说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学生为什么对作文不感兴趣呢 ?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观、练、评”三者的关系。虽然生活中有写作的素材 ,但小学生不认识 ,不捕捉 ,更不留心观察 ,即使观察到了也不知怎样去描述。老师出了作文题目 ,学生不知从何起笔 ,即使写作了 ,内容也很空泛。写不好 ,就失去了信心 ,从而作文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小学作文教学中应充分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引导学生观察客观事物学生上三年级后 ,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有了新的发展。为解决学生作文难以下笔的问题 ,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写作要求 :写景…  相似文献   

12.
造句要具体     
一次,为区别“喜欢”与“欢喜”的用法,小强同学就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欢喜——我今天很欢喜。喜欢——我喜欢家中的小花猫。王老师看见了,指着第一个句子问小强:“你今天为什么欢喜?”“因为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运动鞋,当时我欢喜得跳了起来。”“好,这才说明你是真的欢喜。我们继续讨论——你为什么喜欢小花猫?”“它会抓老鼠。还有,我每次回家,它都迎接我呢。”“那你又怎么样喜欢它?”“每次吃饭都要赏它一块鱼、肉什么的。”“好,现在你能把‘喜欢’这个句子重新说说吗?”“我家的小花猫不仅会抓老鼠,而且我每次回家,它还迎接我呢。我特…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的心目中,多姿多彩的数学课堂生活是他们永远的期待。多姿多彩意味着什么?意味课堂生活的人文化,没有“学生和老师”这一生命的思想、知识、人格的萌生、滋长、对话、提升、丰富、  相似文献   

14.
开发学生的智力,这似乎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这是我仅从自身的教学体会出发,围绕这个中心谈点看法。第一,教师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则这样的消息:有位初中生写了篇习作,其实这篇习作扣题很紧,文理也很通顺,一个初中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属不易,而他的语文老师却给了“零分”,说他写走了题。读者为此不平,以至见于报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贻笑大方的事呢?原因正是老师知识水平和思维力差。以这种水准去教学生,不要说开发学生智力,只怕还会把一个原本聪明活泼的孩子教傻了。严格地说,一个好的…  相似文献   

15.
可乐餐厅     
心里话莉莉上三年级,学校举行运动会,在60米项目中,莉莉跑了第一名。爸爸:“莉莉,你跑了第一名,老师高兴吗?”莉莉:“一点都不高兴。”爸爸:“为什么呢?”莉莉:“因为跑第二的是他儿子。”巧遇强盗小明上学迟到了,而且作业也未完成。老师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道:“一个带枪的强盗袭击了我。”老师大吃一惊:“他抢了你什么东西?”小明说:“家庭作业本。”数不清老师“:小梅,你知道我国著名数学家有谁吗?”小梅答不上来,就说“:我国的数学家数不清。”老师点点头:“是的,苏步青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看着我生物老师拿着一张“美洲鳄鱼”挂图,…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故事     
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个难忘的人》,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乔帆帆立刻想起数学老师“眼镜王”,于是大笔一挥,在纸上刷刷地写了起来。下课铃响了,老师让同学们把作文带回家继续写。这下可糟(zāo)了——爸爸看了乔帆帆的作文后说,怎么能这样写老师呢?应该写老师备课认真,晚上加班加点批改作业;写老师上课打嗝(gé)多有损形象啊,真是不动脑筋。乔帆帆懵(mēng)了,他在想,作文用不用重写呢?让心靠岸对学生说的话——新课标要求我们“能不拘(jū)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老师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说话不算数,让我非常失望。您让我们把《给李欢的一封信》写得好一点,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且说选择最好的作文寄给李欢姐姐。我们听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期待能与李欢姐姐对话。可我们苦苦等待了三周,也不见您有一点行动的意思。还有,您说一个月评一次“自理星”和“星级学生”,也没做到。现在同学们都无所谓了,没有什么上进心了,都认为好跟不好一个样。张老师,您常说自己非常公正,可我觉得您很偏心。您总是让我们多写作文,并且发送到您的邮箱里,以便您发送到小学生作文刊物中发表。每当作文…  相似文献   

18.
初恋是什么颜色?玫瑰色的吗?我情窦初开的年代正是“文革”时期,眼里的一切都是深蓝和草绿的,心中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然而那个灰色的年代也有浪漫的情愫,只不过被深深地埋在了心里。16岁,我上初三。喜欢上同班的一个男生,他大大的眼睛,浓黑的眉毛,字写得很漂亮,篮球打得好,用现在的话说,很阳光。但是他又很沉默,从来不和别的男生一起大声骂街、粗鲁地和老师对抗。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宁乡县高峰村有一张神秘的“死亡名单”,据说只要登上这张名单,就很有可能患上某种怪病,最终难逃死亡的厄运。难道真的会有这样的“死亡名单”吗?又是什么人写下这份名单呢?下一个登上“死亡名单”的又会是谁?  相似文献   

20.
听老师上《落花生》,老师围绕着“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进行多方体验,深入探讨,对学生进行为人做事的思想教育,绕来绕去的纠缠不休,有些腻了。突发奇想:难道许地山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真的就是为了敬告世人做人的道理吗?有没有别的意图呢?文中说“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与父亲共品一次花生怎么就“很难得”了呢?难道父亲不愿意?还是别有原因呢?蓦然间觉得,其实这是一篇怀念父亲,赞美父爱,缅怀亲情的抒情小散文。如此想来,再读文章时,确实有别样的感受。许先生用简洁而朴素的语调,向我们娓娓道来,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