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阶谓词逻辑下的Horn逻辑是人工智能程序语言Prolog的理论基础,利用Prolog在计算机上可实现机械化,从而使自动化求解问题和定理证明具备可行性.本文从Horn逻辑和Prolog的基础理论出发,使用Horn子句、SLD-归结、搜索和回溯等原理讨论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实现数学函数、定理证明等自动推理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哲学逻辑概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哲学逻辑包括模态逻辑、时态逻辑、多值逻辑、道义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等。哲学逻辑是从扩充古典逻辑或修改古曲逻辑而来的一个逻辑分类。本文分别对这类逻辑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逻辑方程组属于逻辑代数的范畴,和线性方程组相仿,它也存在着方程的相关性和独立性以及解的组数等问题。本文先就这些问题给出初步的分析和证明;最后给出一种“降变量方程图”求解逻辑方程组的方法,并附有二例,目的在于解决逻辑方程组所含变量较多时求解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IEC1082-2中定义的两种逻辑约定,指出了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普及的情况下采用极性指示符逻辑约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所提出的逻辑命题是重言、是形式的观点,对于本世纪哲学家们的逻辑观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逻辑哲学论》的逻辑观、它的基本的理论假定、理论背景及影响作了探讨,并就它的评价问题阐明了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逻辑起源、逻辑特征、名言论、命题论、推理论、论辩及论辩形式、谬误论、后续发展状况等方面,对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二者是差异与类同共存,并以此揭示两大逻辑的成就与不足,以促进逻辑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逻辑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的独特标志,20世纪许多哲学分支的进步和发展是与现代逻辑所提供的严格的分析性技术密不可分的.逻辑几乎影响了整个语言哲学的风格,逻辑也为形而上学、元伦理学和心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逻辑提供了各种形而上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甚至在哲学中扮演着中立仲裁者角色.但逻辑也受哲学的制约,逻辑依赖于哲学的基本预设,经典逻辑和各种非经典和反经典逻辑系统都有深刻的形而上学背景.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分别从逻辑的哲学方面和哲学的逻辑方面为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刻画逻辑和哲学的这种复杂、动态和多样性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相似文献   

8.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个历史悠久、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两大种类─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联系与区别在其量词的表达上得以体现。本文以命题为例,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量词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9.
决定论(Determinism)是关于事物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哲学理论,在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时态逻辑是研究包含时间因素的命题及推理的哲学逻辑的一个分支。本文从时态逻辑的角度对决定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时态逻辑中,如果真实的时间结构被归约为线性结构,那么所有的事件是决定的;如果真实的时间结构被归约为分支结构,那么并非所有的事件是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内涵逻辑是经典逻辑的一种重要的扩展类型.内涵逻辑是关于必然、可能、时间、空间、行动、知识、信念、义务和其他内涵概念的逻辑研究.内涵逻辑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内涵概念,围绕内涵概念给出相应的形式系统,形式系统的语义模型解释及关于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证明等问题.内涵逻辑在哲学问题的分析和自然语言语义学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本文概述当代内涵逻辑发展的主要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结论部分给出了关于内涵逻辑与经典逻辑关系的两种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内涵逻辑.  相似文献   

11.
墨家和荀子逻辑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和性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墨家与荀子逻辑的相同点是思维形式与规律在本质上一致,不同点是墨家逻辑全面论述概念、判断、推理,独到阐发援、推、止等推论方式,荀子逻辑略于判断、推理,详于概念.墨家逻辑的缺点是行而不远,荀子逻辑的缺点是独立性较弱,不利于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都包含对个体词的说明,而传统逻辑对个体词的说明是有问题的,现代逻辑由于量词的引入,即个体词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逻辑的难题,由此分析从个体词的逻辑性质能够更好的说明现代逻辑优于传统逻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用政治处理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两种方式: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社会的发展是逐渐从政治逻辑走向法律逻辑的过程。本文以规范分析的方法辅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试图揭示出社会从政治逻辑走向法律逻辑的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谈谈非形式逻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积极、谨严的分析、评价,以辨别、确定某一论题、论述的是非、正误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论辩思维。非形式逻辑是有关批判性思维———论辩思维的逻辑。2 非形式逻辑仍然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它之所以叫非形式逻辑,只是说它是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论述的,目的不在于建立形式化的逻辑系统,而是要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能力。非形式逻辑是非数理逻辑的逻辑。3 非形式逻辑是对数理逻辑的否定,是对传统逻辑的否定的否定———在更高基础上的对传统逻辑螺旋形上升的复归。4 非形式逻辑的出现证明所谓的"传统逻辑已经无用,我国逻辑现代化就是要用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说法是错误的。5 今后我国高校一般文科应以讲授非形式逻辑为主,应组织力量尽快编出一批非形式逻辑教材。  相似文献   

15.
逻辑观是困扰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两千多年来,逻辑的名称虽几经变化,但对命题形式、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分析,始终是西方逻辑不变的主题.由于中国逻辑史研究是基于西方逻辑的传入而产生的,因此,西方逻辑的逻辑观应当成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逻辑语义关系是指由某种表层逻辑结构显现,并通过语言表达而附加出来的意义关系。原文表层逻辑结构和深层逻辑语义的不一致是造成翻译中逻辑转换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原文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逻辑形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原语表层逻辑关系到深层逻辑语义再到译入语表层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若仅仅是从原语表层逻辑关系到译入语表层逻辑关系的转换,就会造成翻译失误。要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译者须透过原文的表层逻辑关系,分析原文内在的、隐含的逻辑语义,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将这种深层逻辑关系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三分的认知世界与怀疑逻辑的独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的认知世界可以划分为“信念世界(WB)”、“怀疑世界(WD)”和“无知世界(WU)”,这三个世界中的元素是认知命题。这三个世界之间是不重叠的,并且它们构成一个认知世界全集。一个认知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属于相应的认知世界之中。有了这样的划分,研究怀疑世界中的认知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怀疑逻辑是独立的,它不能通过信念逻辑的变形而得到。怀疑逻辑、无知逻辑与信念逻辑构成三个相互独立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经典逻辑发展相对停滞,非经典逻辑蓬勃兴起。在对逻辑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中许多不协调命题进行思索后,人们对经典逻辑发起挑战,认为矛盾律并不是普遍有效的。在这一背景下达·科斯塔创立了弗协调逻辑。当将弗协调逻辑运用于真值模态逻辑时,可得到一避免了善良的撒玛利亚人悖论的道义逻辑系统,于是我们可得出结论:道义逻辑可归约为弗协调真值模态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