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曾发生过反复的错综复杂的斗争,在斗争中增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与合作的关系;也发生过彼此的欺压和伤害的事件。在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种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既尊重了历史的真实,又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一直是民族关系史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现在有的同志提出要用“避讳”的原则来处理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些尖锐问题,我  相似文献   

2.
和亲在我国历史上自汉代至清朝屡见不鲜,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亲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封建社会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对和亲的研究,尤其是对汉、唐时期的和亲,研究成果较多,但对隋代的和亲涉猎甚少。本文拟就隋与突厥的和亲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处理涉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一直备受政府及学者的关注。除全国性民族关系的论著外,中国区域性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大的地区而言,西北、西南、中南、云南、广东等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都已出现区域性民族关系史论著。如在现有的关于大片区民族关系史的论著中有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编写组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方衍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刘锡淦的《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练铭志等的《广东民族关系史》,伍新福等的《湖南民族关系史》,杨德华的《云南民族关系简史》等等,唯独没有东北的民族关系史的论著出现。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悠久,有关东北历史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出版了不少有关东北史的著作。如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傅斯年等人的《东北史纲》,佟冬、赵鸣歧主编的《中国东北史》,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伦的《东北史纲要》,宁梦辰的《东北地方史》,程妮娜主编的《东北史》...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近来对讲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应不应该有所选择,有所避讳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活跃,这是学术界二十多年来对民族关系史讨论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把讲述民族关系史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孙祚民同志在《民族关系史与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各独立民族国家‘互为外国’”的观点(见《光明日报》1984年6月27日),这实际是孙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只能以汉族统治者所建立的王朝疆域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有许多问题仍然纠缠不清,如民族关系的主流究竟是什么?历史上的疆域究竟如何界定?民族英雄如何评价?小数民族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和亲有多少类型?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仍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仍用原来的思维方式,显然无法解决好上述诸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应当换一下角度,即开展民族关系思想史研究。如此,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纠缠不清的问题就会基本上得到解决,就会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任一飞研究员、周竞红副研究员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近期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正如该所所长郝时远先生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所言:“中国的民族关系史是一个延续、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中进行(得到)了清晰的背景勾勒和翔实的现实论说。”全书共有九章。前三章分别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在民族关系调整方面的认识、制度及遗留的问题,概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党在调整民族关系上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把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是近年来历史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一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谁都希望对自己祖先的功过得失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份,谁也都为自己的祖先对缔造伟大祖国作出过贡献而自豪。当然,在阶级社会,各族的祖先,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成员,也必然有过一些不光采的行为。对这些问题,都应尽可能实事求是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但历史现象是错综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汉人大量南迁,进入岭南地区,是古代民族迁徙中的一大历史趋势。其中,汉人大量进入广西东南部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试就桂东南早期开发中汉人迁入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探讨。一、汉人迁入桂东南概况秦汉六朝时期,大量汉人陆续进入桂东南。其迁入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随征戍、宦仕进入桂东南。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既要研究中原与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边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第一,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中国民族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中原王朝在某一时期的边疆民族政策,必然影响各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边疆各族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又影响着同中原的关系。因此,全面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对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深入了解,进一步探索其发展规律,而且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著名回族学者、历史学家。在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在多学科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卓越见解。白先生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精辟论断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应当把民族关系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2)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3)要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民族史结合起来。白先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方面的成就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1.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较旧版注重民族关系史问题。新教材运用丰富的史料,采用图文并茂,小字描述.黑体字突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叙述了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讴歌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颇利于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体会.我将新教材关于古代民族关系史的观点,总结为以下几条:一、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春秋诸侯争霸给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向中原发展的机会。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犬牙交错,打破了各民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为各民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说:"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绝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现况调查必须和历史研究结合。在学科上说,就是社会学或人类学必须和历史学相结合。"但是,二者如何结合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读刘复生先生新著《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下称《史稿》),该书对头绪纷繁的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作了细密的梳理,对传统民族史研究有所检讨,对人类学等方法有所吸纳,是一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区域民族史佳作,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于5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3个民族成份的130多位科研和教学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着重讨论的问题有两个,即:如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什么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与会同志认为,“中国”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中国”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自己的国号。“中国”作为我国的国号,是从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开始的。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也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著名历史学家、回族学者白寿彝先生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精辟论断:(1)应当把民族关系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2)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3)要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民族史结合起来。从而对白先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方面的成就做出了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中国民族史学的现状和展望杜荣坤《民 族研究》第l期第46一55页我国边疆史地研究近况李国强《新疆社 会科学》第1期第113一1比页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周伟洲 长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第50一56页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贾敬颜 《思想战线》第3期第56一65页试论民族融合化和民族分离化—兼‘汉 化”、“胡化,说质疑汤勤福《历史 教学问题》第4期第24一27页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色音《青海社会科 学》第4期第87一94页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述论王记录《兰 州学刊》第6期第80一85页中国古代南北民族关系史比较研究断想徐 杰舜《思…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2年)时期,是我国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种大融合的民族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殷商和西周以来南方民族频繁接触和友好往来的继续发展。本文特就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民族融合以及楚国在当时的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问题,近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于这一时期民族大融合出现的历史原因、各民族融合的具体经历以及民族大融合对我国历史的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撰写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论著。近年来,笔者在研读有关史籍和近人论著时,总感到在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融合的研究上意犹未尽,有几个从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史实中引出的理论问题,一直萦绕于怀。 一、从魏晋南北朝北方的民族融合看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相似文献   

18.
<正>关注理论热点突出民族特色2016.2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人类学新时期的汉藏关系史研究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是汉藏关系史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期民族问题栏目,王启龙教授《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一文,对1911-2010年百年间汉藏关系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系统介绍和精要总结。文章着眼于广义的汉藏关系史视角,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9.
周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明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和现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总结了我们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经验,全面地阐述了进一步解 决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思想、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周总理的重要讲话,正确认识新 时期的民族关系,是进行民族政策再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 的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认识古代的“中国”是涉及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于古代与中原政权并立的民族政权哪些可算做中国,学术界大体分为“上溯法”和“下叙法”两大派,至今无法达成共识。我国先民们对“天下”、“国家”、“中国”的认识,同现代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从现代法理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理念去解释中国古代的邦国问题,把古代的“中国”与现代法理意义上的中国等同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去解释历史上各民族政权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必将陷入进退失据的窘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