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匈牙利科学院院报《匈牙利科学》1978年第6期,发表道马什·依什特万院士谈社会科学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的文章,他说:科学变为生产力的过程的加速,科学技术革命的稳步前进以及由基础研究到生产整个过程的发展,均取决于包括许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范围内是如此,就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苏联《国外社会科学文摘(科学学类)》1981年第1期,刊登了捷克斯洛伐克哲学博士S.阿达姆斯谈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历史过程问题的文章。作者认为,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始于资本主义,不过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过程表现得更加成熟、更为多样化罢了。  相似文献   

3.
“人是什么?”过去,这个问题的探索表现为对个人命运和使命的抽象思考。在今天科技革命和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的理性时代,这个问题就转变成下面这些问题了:“机器能思维吗?”“机器能比它的创造者更完美吗?”“人本身仅仅是一部复杂的、通过自然途径产生的、能在分子水平上将信息进行编码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的质的分析在于确定它的内容、特点及其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地位。在经济和哲学文献中,有不少确定科技进步特征和内容的观点。我们认为,最正确的观点是把科技进步看作表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质的特点的历史范畴。科技进步的第一个特征,是科研活动变为生产过程所有要素产生和运行的必要条件。它通常表现为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以及科学对生产的优先地位。这个特征揭示科学与生产相融合的规律性和形式,确定科学在这个过程中的优先地位,搞清实践对新科技决策和利  相似文献   

5.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们纪念马克思,不仅要学习他的革命理论、革命思想和革命风格,而且还要学习他在理论研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列宁说;“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①。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影响进行自我清算的过程。这个事实丝毫无损于马克思的伟大形象,相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千锤百炼的见证和马克思严于解剖自己的有力证明。这里仅就马克思对自己早期哲学信仰的清算 问题,谈点初步看法。 一、怎样理解清算? 在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6.
当前,理论界的同志们在深入学习马克思“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的科学论断,批判“四人帮”的“自然科学是上层建筑”的反动观点的斗争中,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自然科学是不是社会意识?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但关系到能否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这样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使理论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同志们讨论。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哲学范畴的理解 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为什么和怎样提出“社…  相似文献   

7.
钟枢 《学术交流》2006,1(7):11-15
对于资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经过了一个对其继承、批判与超越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马克思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人权观。马克思在人权问题上的探索过程,始终贯穿着其独特的批判精神。考察马克思人权观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那种为寻求真理而勇于不断地否定自我的批判精神。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使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  相似文献   

8.
梁树发 《浙江学刊》2003,1(1):50-58
世界历史是一个以物质交往为主导和推动力量的自然历史过程。普遍交往是这一过程的直接实现形式。从交往主体看 ,世界历史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国家关系 ,但更是一种阶级关系。基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和以此为基础的阶级冲突 ,马克思得出世界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革命的结论。世界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规律。就普遍交往的内容来说 ,世界历史又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活动全面交往的过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问题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革命时代,当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时,科学学就变为一个重要的关于社会与人的知识领域。科学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内在本质、形成、发展和自我变革的途径,以及这种知识与其同时产生的人类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这种环境异常复杂,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文化—历史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生态因素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1857—1858年,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主要是在下述两种意义上使用的:第一,在大机器生产以后,科学成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科学。这一层意义,马克思是从功能,而不是从实体讲“科学是生产力”的。第二,在大机器生产中,科学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这一层意义中的“独立因素”也是从功能意义而不是从实体意义上说的。文章还对当前理论界对“科学是生产力”的某些模糊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定的经济形式发挥作用,根据理论上的预测和经验表明,其中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大型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在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统一和强大的国民经济综合体的形成,要求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动的作风与方法;完善生产的科学管理、计划以及经济刺激体系,也就是完善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对生产力所有组成部分迅速发展的条件和前提进行科学分析,这首先要求对现有生产资料、劳动资源、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力的一切其他方面进行评价,确定它们与世界科学、技术、生产和劳动生产率的标准及成就相适应的程度.对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是现有劳动资源和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武晟 《探求》1996,(Z1)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并把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作为全部历史观的基石。20世纪末期,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概括地说,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使 人们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力的结构只是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上去理解,在理论概括上忽视了科学技术这一重要因素。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力结构问题时,既谈到劳动者这个人的要素,又谈到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分工这些物的方面的要素。同时,他还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应包括:主体性要素,即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客体性要素或曰实体性要素,即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生产资料;结合性要素,即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主要指生产分工与协作方式,以及劳动的组织和管理;渗透性要素或智能性要素,即渗透于上述三种要素之中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的原理作了  相似文献   

13.
改革靠科学,科学总体分两大类,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就是生产力,它在自然科学上体现技术创新,对某一生产操作显示生产率的提高;在社会科学上体现社会组织管理智能的深化。相对而言,自然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从微观境界的突破;社会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从宏观境界的推进。二者的结合发展,才真正呈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各地、各行、各业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脚踏实地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想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势必由社会科学者来承担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产力问题和使用生产力概念,都不是从马克思才开始的。在他之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社会财富的来源及其增长的原因,就已经试图揭示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并且相应地使用了“劳动的生产力”、“土地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资本的生产力”等概念。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使用的生产力概念,无疑是从对这些概念的批判研究和改造充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握这些概念的演变过程,才能理解马克思在生产力问题上的理论贡献以及它对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海波 《求是学刊》2007,34(6):52-58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格外重视,在各种学术争论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责难和辩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袭着生产力概念的古典经济学用法。经过《神圣家族》、《评李斯特》等文本,马克思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恩格斯手写稿上的批注表明了生产力概念的哲学内涵,而且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一百多年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劳动生产力中首先是科学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制定的跨越世纪宏伟蓝图中,则明确地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首要因素,它已成为经济腾飞、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不仅如此,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考察,那么,我们还可以说,科学技术还是实现社会财富增殖的主要手段。人类社会走过的历史轨迹说…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年龄?在科学史和科学学领域恐怕找不到其他问题能象这个问题这样经常引起人们如此激烈的辩论。《自然》杂志在其“自然科学的哲学”专栏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在此发表见解的有:凯德罗夫、库尔萨诺夫、盖坚科、M.彼得罗夫等及其他学者。今天在科技革命时代,无论我们国内还是国外,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着力钻研的兴致可谓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如果将科学理解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  相似文献   

18.
浅论社会科学物化为生产力的形式和特点杨彬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已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在内,这一点也逐渐被理论界和其它各界人士所认可。社会科学从最终的意义上必...  相似文献   

19.
科学知识整体化指的是各门科学知识的综合,各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知识整体化的趋势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相当明显,到二十世纪初加快了发展速度。列宁曾经说过:“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不是传统意义的经济学著作,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哲学著作,而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真正的"历史科学",它通过资本与财富的运动与发展,全方位地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揭示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它的真正的思想核心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在马克思的现代史观与马克思的人类史观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把马克思的现代史观看做马克思人类史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对离开现代史观对人类历史作抽象研究。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把马克思的现代史观看做马克思人类史观的最高表现,是最真、最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正是在这里才真正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离开了现代史观,我们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从一般唯物史观上升到马克思的现代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革命,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