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句型“Suggest that S+(should)V……”中的“that”从句在我国一向被语法界看作是虚拟语气,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有不合理的成份,且应用效果也不令人满意.本文拟从虚拟语气和祈使语气的定义入手,着眼手实际意义,力图证明将“that”从句解释为祈使语气似更为合理,且更易为英语学习者所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虚拟语气形式分类出发,以“语法范畴”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论证了英语虚拟语气与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在语法形式以及语法意义方面的一致性,揭示了虚拟语气不符合语法范畴所应具备的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的条件,从而否认了虚拟语气这一语法范畴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蒙太格语法是对范畴语法的继承,其句法规则采纳的是毗连运算这种遵循范畴语法函项应用原则的操作。但是在蒙太格语法中体现被动转换操作的扩展规则那里似乎看不到范畴语法的作用,被动转换规则是否遵循范畴语法的规律?以蒙太格语法对英语被动句——结构被动句的分析为例,从范畴语法的现代版本——范畴类型逻辑的视角来审视蒙太格语法的转换过程,获得的结论是:范畴类型逻辑提供的工具可以证明被动句转换的合理性,蒙太格语法扩展的被动转换规则同样遵循了范畴语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学的角度可以将虚拟语气分为四类:第一类表示希望、愿望、期许等;第二类表示建议、命令、决定等;第三类表示惊奇、遗憾、怀疑等;第四类表示说话人的礼貌和得体。新的分类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虚拟语气句型多种多样,语用功能非常丰富,是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的有机结合.虚拟语气以其表达的委婉性和语用功能的丰富性在语言交流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语法著作大多重视论述虚拟语气的语言形式,忽略了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论述存在缺陷,这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和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产生了误导,致使学习者对英语虚拟语气掌握不全面和不能学以致用.对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和国内语法著作在虚拟语气论述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认知科学领域,将分类的心理过程称为“范畴化”,范畴化的结果是认知范畴。对于现实世界同样的现象,不同民族选择不同的认知视角、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进行概念化,这就产生了不同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那么语法范畴就可以成为衡量语言发展和人类认知方式的标准。从语法范畴入手,分析语法范畴的多样性、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以及语法范畴间边界模糊性这三个要素的综合作用,阐述在这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人类认知与语言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存在三种语气:陈述、祈使和虚拟,语气的变换主要通过谓语动词形式的改变来实现.英语虚拟语气存在已久,文章从历时角度出发,综述其产生、发展和衰退的历史过程,分析其在各时期的具体功能及衰退原因.  相似文献   

8.
粤方言的语气范畴可分为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两类。功能语气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语气助词、语气助词连用、含语气副词、析取连词的疑问句式;意志语气的表现形式是语气副词、助动词、叹词、强调疑问语气"乜"、强调反问语气"……咩"。表意志语气的粤方言助动词基本与普通话一致。  相似文献   

9.
语气与言语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典型的情况下,某一语气往往与特定的言语功能相 对应。依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气进行比较,证明这两种语言由于社交习惯、语言方式等不 同,在语气系统选择上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一般认为汉藏系语言没有形态变化或形态较贫乏。本文概括归纳出了数、人称、格、态、时、式等彝语语法范畴并进行了分析论述,反映和揭示了彝语所特有的范畴及其特征。这些语法范畴是彝语具体特征的集中体现,从中可看出形态变化也是彝语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英语限定性与非限定性是描写动词特征的一组对立的属性.谓语动词通常是用动词的限定形式表达的.而虚拟语气谓语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既有限定的表现形式又有非限定的表现形式.本文用限定性和非限定性来分析虚拟语气的动词表达特性,对比、分析虚拟语气和陈述语气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世界上的任何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语法范畴也不例外.认知范畴与语法范畴在典型与边缘、范畴与范畴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语气是语言学界具有争议的一个课题。学者们对其见解不一,但大多都基于对其语法结构层面的分析。从认知的视角去关注形式与意义的内在联系,通过解读语法形式的认知意义,揭示该现象的隐喻本质。  相似文献   

14.
虚拟语气的汇总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归纳了表达虚拟语气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特殊用法。在总结一般规律后,指出非真实条件句中“if”省略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混合虚拟”的现象。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一类特殊动词及其过去分词、同根名词或形容词引导的从句中出现虚拟语气;常见的九种表达虚拟语气的固定句型,通过简析句型、举例、中英文对照突出虚拟语气应用的特征;含蓄表达虚拟法,采用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短语以及根据上下文表达、判断虚拟语气。  相似文献   

15.
Be-型虚拟语气次分为强制性虚拟语气和程式化虚拟语气,反应了话语者态度的中立性,体现了事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文本及各类话语中使用虚拟语气,可以区分话语细微含义,表达情感意义,重构知识体系,达到一定的审美、认知和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法对人们表述方式的影响十分强大。语言不同,语法的范畴也有差异。西方语言中,动词大都有明确的时态和数的概念;汉语等东方语言则不然。语法结构不同,常在翻译过程中使信息内容产生变化。语法问题的研究作为词汇和篇章问题之间的过渡在翻译中有其必要性。东西方语法中性、数、人称、时态,语体以及语态等问题的差异,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虚拟式表现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一种“距离”,距离的产生必然会导致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推移,反映在虚拟式的语法结构中就是时态的变化。建构英语虚拟式的语法结构与人类经验结构的“像似性”,得出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受其制约或支配的。  相似文献   

18.
语法是语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虚拟语气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的3P语法教学法效果较差,任务型教学模式被认为是能提高学生中介语水平和语言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探究了语法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测试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学生通过虚拟语气的课堂教学后在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ALP)方面对虚拟语气的掌握优于接受传统语法教学法的学生,期望本研充能对教师在日常语法教学中设计和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以认知理论为基础,讨论了Were-条件下虚拟语气句时间距离的认知解读,分别从真实距离、情态距离和人际距离角度探讨了虚拟语气的认知解释,从句子情感、句子细微意义以及知识重构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这种虚拟语气体现人类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成就,对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现象有着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体之情与历史之理的交互渗透、外附之形与内在之神的融通兼备是历史教育意境的重要特征。其主要类型有深沉型、精秀型、共鸣型。历史教育风格的多样化 ,决定了历史教育意境也必然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