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液流悬浮抛光加工中凹槽型抛光工具/工件之间流体抛光液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基于滑移网格和RNG κ ε湍流模型计算加工区域内的非定常流动。计算结果表明:在一个周期内,抛光工具凹槽相对于工件的位置不同,其内的速度与压力分布呈周期性变化;当凹槽转过最小间隙处时,最大流体动压力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明显的非定常特性。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最小间隙附近区域材料去除最为明显,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基于磁控式气囊抛光实验平台,对抛光中的不同加工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实验研究。首先,以材料去除率和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为目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获取加工接触区各个相应参数的影响程度以及优选方案;其次,对加工非接触区以不同的抛光形式进行实验对比,得到各自的抛光效果,以及粗糙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
腕表外表壳抛光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抛光力大小的不合理存在工件抛光精度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抛光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以腕表外表壳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建立工件的有限元模型,给抛光轮的力矩一个固定值,对工件施加几组不同的抛光力,观察各组的应力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抛光力与工件等效应力、接触压力以及接触位移之间的关系,并作出等效应力与法向接触压力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抛光工业机器人规划出较为合理的抛光力。该研究保证了腕表外表壳的抛光质量。  相似文献   

4.
圆柱滚子的表面质量对轴承的性能、寿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双平面研磨机上结合绒布抛光垫对圆柱滚子表 面进行了抛光。经过20 min时间的抛光,圆柱滚子表面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获得了镜面加工效果,并且圆柱滚子的 圆度有了0.3 μm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了基于双平面研磨机上的圆柱滚子抛光实验可以略微改善工件圆度,有效地提 高圆柱滚子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机械产品加工的工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件的加工误差是许多随机因素作用的结果。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误差进行诊断分析,可以确定一批工件加工误差的总体规律,以便找出在工艺上控制误差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三维精度     
本文论述了三维精度的概念和它在机床和仪器上的测量方法。文中并提出了影响三维误差的主要因素和用计算机存贮器和校正尺补偿三维误差的途径。任何工件都具有“立体”形状,这个立体就是“三维”的概念。因此,严格来讲任何工件加工时都必须保证它的“三维精度”。这一点对箱形工件特别直观,加工时,必须根据图纸要求,确保全部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随着工件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床和仪器三维精度的研究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雾化施液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以抛光盘转速、抛光压力、雾化器电压、氧化剂质 量分数为因素,以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为评价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再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权矩阵分析,得到 了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并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雾化施液抛光过程中抛光效果随抛光盘 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抛光压力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雾化器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氧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大 而增大。且影响程度顺序由大到小为:氧化剂质量分数、抛光压力、雾化器电压、抛光盘转速。当抛光盘转速为60 r/ mm、抛光压力48 kPa、雾化器电压55 V、氧化剂质量分数为2.5%时,得到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均达到最佳,此时的 抛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普通钻床进行数控改造,使改造后的钻床既能实现数字控制,又能采用手动控制,在同一次安装中完成工件的钻、扩、铰多个工序,不仅确保加工精度,而且提高加工效率数倍;该技术还通过精确设定机械原点和开发螺距误差补偿功能,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水害事故发生前伴有水流声出现,为减小常见机械设备噪声对水流声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阈值降噪法。为了补偿水流声在采集过程中高频信号的损失,对其进行了预加重、分帧、加窗等预处理;采用小波软、硬阈值函数折衷法对阈值函数进行改进,避免了信号处理后带来的附加振荡问题;在固定阈值中引入了分解层数j,变化的阈值可最大程度分离水流声信号与噪声信号。结果表明,改进小波阈值降噪法相较于谱减法、子空间法和小波阈值法的硬阈值函数,输出信噪比提高了1 dB以上,降噪性能提升了15%左右;相较于小波阈值法的软阈值函数,当输入信噪比大于0 dB时,输出信噪比提高1 dB以上,可有效降低水流声信号中的机械设备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0.
线切割电参数对加工质量影响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波形、脉冲宽度、脉冲间隔等主要电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以一具体工件为例,分析了在四种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说明只要能恰当地选择电参数的最佳组合,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不仅对简化数控编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解决加工中出现的工件轮廓尺寸变化、刀具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问题,提高加工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小波阈值函数去噪容易存在尖峰和边缘模糊现象导致去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现有软阈值和硬阈值的基础上综合软硬阈值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的阈值算法,在尽可能多的滤除噪声信号的同时保留原始信号的特征。同时,在Matlab环境中对含噪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比较各阈值函数和改进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从而验证改进阈值函数对信号去噪的有效性。此外,在小波变换中选取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阈值进一步验证该改进阈值函数较软、硬阈值和半软阈值方法所获得的去噪效果更好,在新的阈值函数下去噪后的信号信噪比更高,均方根误差越小,越有利于提取信号的特征,进而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该加工方形工件夹具,是根据生产需要制作的。它主要是利用车床自身的条件安置和加工的。因而在其它设备条件不齐全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其优越性。该加工方形工件夹具,绘声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便于安装。在车床上能加工偏方、三方、四、六方等多连形非标准件,同时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高,便于实用和推广,通过实践证明,该车方形工件夹具比铣床加工同一产品时,可提高工效的4—5倍  相似文献   

14.
所谓锉削技术,是指通过锉刀对加工工件的表面进行各种切、削、锉等机械加工,从而使得工件的大小尺寸、内外部的形状和位置、表面和内面的粗糙精度等方面可以达到相关质量要求的加工工艺.简要分析了平面锉削技术的重要性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在模具的棱锥型腔加工中,如果采用数控铣和数控雕刻加工多棱锥工件型腔时,由于刀具半径的存在,加工后都留有加工残留,但棱锥精度要求较高,手工清除加工残留难度较大,效率低,通常使用多棱锥电极进行反向电加工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精度,而进行多棱锥电极的加工,使用慢走丝机床进行加工相对比较简单,效率和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对DN50空心阀球提出一种新型平面式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对一批阀球进行加工,并具有较好的批一致性,使加工后的球体表面质量和球形偏差得到很好的改善,其效率较传统手工方式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非可展直纹面的侧铣加工过程中,曲面的非可展的特性会影响加工后零件的表面质量。尤其在铣削软材料工件非可展直纹面时,刀具跳动是零件表面加工误差增大的新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跳动的非可展直纹面侧铣加工刀位优化方法。首先构建了刀具跳动下的误差度量函数;随后通过测量法得到了刀具跳动后的实际回转轮廓半径;最后在考虑刀具跳动的情况下通过单点摆动法对初始刀位进一步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将刀具跳动因素加入非可展直纹面的误差优化模型中后,加工平均误差减小了25%,过切率减小了18.5%。该研究方法有效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切削过程中的振动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刀具耐用度有较大的影响,对精密切削加工尤为突出.振动切削作为一门新技术,可弥补普通切削的某些不足.利用另外设置的振动源,将高频且有规律的振动作用到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系统上,使该系统处于相对不振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实现精密切削.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的珠墨铸铁曲轴系重要零件,气体软氮化应用到球墨铸铁领域还是一种新工艺,而且比中频淬火效果好,提高了曲轴的抗疲劳和抗磨损的能力。本文对气体软氮化的基本原理、设备、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催渗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软氮化后曲轴的尺寸形状误差、光洁度和机械性能的提高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气体软氮化后的曲轴不但尺寸形站误差符合图纸要求外,而且抛去轻微氧化层后光洁度还略有提高,曲轴安全系数由1.3~1.6提高到1.70~1.77,并且一般不再发生疲劳断(?),使用寿命比原来寿命增加3.3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算软约束是科尔奈在分析社会主义企业行为时首先提出的概念 ,本文从外生性和内生性这两个角度 ,对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近期发展进行了分析 ,其中外生性角度以科尔奈的父爱主义解释为代表 ,内生性解释以 Dewatripont & Maskin的时间非一致性解释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