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振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82-84
《老子》美学惚恍说表现了审美之维中的事实向理想的升华;其静观说则从审美方式的角度反省了名言之理在审美活动中的有限性和超越性张力;其素朴说、平淡说从不同角度弘扬了"返朴归真"的生命之真;其涤除说则呈现了从一个外表臃肿、内心浮躁的消极观审者升华为朴实真切的自由主体的心路历程。《老子》五命题的创新意义提升出了一种超越自身、升华自我的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2.
孙振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3-86
老子对名的局限的讨论必然显现出象的真理,从名与象的比肩相向必然逼问出道的意义问题。道守护名与象的紧张对视而成道缘;象从名的窘迫处体现象缘;名因自身的局限为象缘留地盘,并在与象缘既对立又呼应的关联中成其名缘。 相似文献
3.
王敏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24
先秦时期,儒、道、名、法、墨等家对"名"均有自身独到的看法。而《老子》对"名"的论述最富有哲学意味,《老子》通过对"名"、"道"、"言"的解析,展现了其独特的"名"论,并进一步论证了"有"和"无"落实到"名"的区域之后,"有名"、"无名"的区分与关联。 相似文献
4.
5.
孙振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79-82
从意象的角度去感受原始艺术不同于从名(理)的角度去读解它。前者必然沉浸于对道的静观,后者必然落实在对事实的发现。从老子无状之状的审美理想静观龙的传说,龙包涵象的内在规定。龙的意象变形与老子“无物之象”的“惚恍”之美在比照中析厘出一种全新的解释学感受。原始艺术的方圆互释的意象转换在与“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的美学标准的比照启迪之中得以静观人道。此种人道觉悟是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特别是理解中国原始艺术的理性向导。 相似文献
6.
杨家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的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的过程中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性概念。其含义是:在伦理阶段,自然保持着道的素朴的真理本性;在教化阶段,自然之"道"异化为"德"与"无德";在道德阶段,自然之道回复其至善的本性,最终达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8.
任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69-72
老子既不是没落贵族,也不是自由农民,而是属于春秋时期刚刚分离出来的士阶层。他的学说以治国为目的,以无为为方法,反对包括智慧、知识、法令、审美、艺术等等在内的一切人为的文明,追求一种自然、朴拙、与道合一的至美。老子学说包括其美学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极大影响,老子美学是我国美学史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10.
帛书《老子》三段另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世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本文根据帛书《老子》与通行本《老子》文字上的一些细微而又关键的差异,使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帛书《老子》中的三段文字重新进行了解释。所得的解释与目前流行的解释很不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新解释消除了《老子》释义中的自相矛盾的现象,使得《老子》一个章节中的内容有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各章之间、各段之间、各句之间也不再互相矛盾。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王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0-32
在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今天,老子的生态思想值得研究。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域中有四大"、"道法自然",提出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说明道是万物的法则;其次,"自胜者强"强调人们应当克制贪念,人与自然共荣;最后"知止不殆"说明发展不是没有限度的,应当适可而止。总之,人类活动应当顺应自然本性,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论梁启超《老子哲学》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4)
梁启超写于1920年的《老子哲学》既宣传《老子》返璞归真的人生哲学,又宣传佛家《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想;既将老子的客观的“道”解释为毕竟平等、不可破坏之真如,又将“有生干无”的客观过程解释为万物为妄见所生,因而将返璞归真视为灭除我见、我相而证到自然之道的过程。把佛、道两种旨趣完全不同的学术纠合在一起,无疑是学问家之大忌,但如果考虑到他是在执行思想家和宗教家的社会职责,那么,他这样做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3.
《易经》、《老子》之"道"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守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0-33
《易经》与《老子》之"道"及其"反"、"复",既有表面上的用词相同、相似之处,又有概念内涵上的相互关联之处,还有其所反映思想上的不同之处。《老子》之"道"为点、是生成的原因,《易经》之"道"为圆、是被生成的结果;《老子》之"道"为水,《易经》圆"道"上的《坎》、《坤》也象水;《易经》中"反"、"复"同义,《老子》中"反"、"复"之义相反。《老子》通过阐述"道"之"反"、"复",反映出与《易经》不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周德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15-20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姜广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7
郭店一号墓墓主时代,可能尚处于《老子》传本的广泛搜罗而有待整合的阶段,因此《老子》甲、乙、丙三组可以视为郭店一号墓墓主人的三种不同搜罗本。今本《老子》的成书可能在郭店一号墓之后与韩非卒年之间,即从公元前300年到230年之间。 相似文献
16.
罗仲祥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韩非不仅以道作为君主立法施政的理论依据,而且还以道的原则引导君主具体操作施行;韩非以法释德的倾向是很明确的。可以这样说:经韩非诠释之德,可能已非老子本义,但这不影响老子思想继续向前发展,甚而至于因为有了不是老子本义的观点,激起了不愿苟同的研究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因而促成了老学的发展。这是韩非以法释德的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便是,韩非以法释德客观上确实起到了防范民人触犯刑法的理论劝导功能,这一点,不但需要作深入研究,而且需要作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老子是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辨证法三大规律及辨证法一系列概念、命题都有所涉及。对老子的“无为”思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晚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4-16
与儒学相对,老子提出自己治世的“软”方法——中和之道,它以无为为核心,以万物的神奇生命力为条件,从反面立论,从表面的柔弱处、谦下处出发,以退为进,以不争之争的无私最终成就其私,从而达到万物和谐发展的无不为的目的,老子中和之道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袁济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67-74
老子是先秦重要的思想人物,他表面上用《老子道德》的独语体来表述一位孤独者的心语,但实际上这本书蕴涵着潜在的对话精神。老子的人文智慧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与世界交流,与人民沟通,与孔子的教喻有所不同,分属中国古代思想不同的言说与表述方式,从思想对话的角度去理解老子,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吴阳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21-25
<老子>道、无之思想是中国神秘主义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人类语言所不能讨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存在.道者,统合万物,超越万物,是世间不可言传的神秘本体.无也,形上之超验焉,无形无体,然宇宙生成之大本大源.宗教神秘主义思想的终极关怀不是神,而是人,它以超越生命(神)的方式赞美生命.<老子>哲学神秘主义则让万物保持自己渊深而神秘的生命,不允许人类以自私之心奴役自然、污染自然.让宇宙恢复神性,净化人类心态和保护人类神态,重建一个清新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