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和地区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有两种,即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单纯从理论上看,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地反映生物资产增值的信息,且从会计目标、计量标准、收益确认三个方面对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理论依据分析发现,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正在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但考虑到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技术和环境的现实条件,我国现阶段生物资产应选择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
林木资产的独特价值及其生物转化功能与自然增值能力,决定着林木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内在要求,公允价值是林木资产最适宜的计量属性.国外林木资产公允价值的获取路径包括市场基础计量、评估基础计量和成本基础计量,我国的获取路径仅包括市场基础计量,在现实中,林木资产的活跃交易市场并不存在.因而,借鉴国外经验,将评估引入林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决策有用性在财务报告框架和具体准则制定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对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成为相关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的视角,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与上市公司信息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组合的信息风险逐层递增;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信息风险,且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可靠性越差,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能够有效地降低其信息风险,但对于负债项目来说,并没有起到显著降低信息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对资产的会计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属性是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反映了会计计量属性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说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及其约束条件,然后提出信息经济学发展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邵莉  吴俊英 《西部论坛》2012,(3):102-108
基于FAS 157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采用Ohlson价格模型,以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为切入点,通过对A股金融行业的实证分析,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被我国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层级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公司提升股价,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比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更具增量价值,而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公允价值负债的三个层级均未呈现显著的价值相关性。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层级披露的统一标准,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其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6.
刘晓飞 《东岳论丛》2012,(3):169-171
对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金融体系角度来分析其扩散和放大作用的,而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并不多。鉴于此,从会计计量角度,通过研究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关系找出金融危机扩散和放大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此次次贷危机中,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依次出现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是依次从大到小。这和三类金融机构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密切相关。简言之,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越先受到冲击,受冲击的程度也越大。因此可以认为,公允价值扩散和放大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当市场处于急剧变化时,"以市值计价"存在放大风险的作用,增大经济萧条期下的悲观预期,从而引致资本市场的剧烈震动。但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应废除。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要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建立一套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完善金融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强化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王琪 《理论界》2007,(11):228-229
计量在整个会计理论和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会计信息是一种量化信息,所有会计要素都要经过计量才能在会计中得到反映。现代财务会计主要采用决策有用计量观,它要求会计计量必须尽可能客观、公允地反映被计量对象的价值,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就衍生金融工具而言,由于其价值总是随着金融市场的行情波动而不断变化,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似乎更符合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的计量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规定不够明确、缺少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缺少相应的政策环境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付智博 《理论界》2009,(2):65-65,167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多个会计准则中广泛运用,随着2008年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风暴,在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指责为金融风暴产生的根源,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定义、优越性及在我国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新兴计量工具,在公平交易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和研究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极其限制,提出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困难和问题,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前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在国际会计领域中颇受关注。当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对某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准确计量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显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对于是否应当立即推行全面的、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会计学界从未达成过共识。本文将从介绍公允价值概念及计量展开,从理论基础角度阐释公允价值全面推广应用的历史必然趋势,并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主要疑惑作出相关的理论解释,同时结合会计实务具体操作中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考虑,预测近阶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现实应用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新兴计量工具,在公平交易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和研究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极其限制.提出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困难和问题,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泛的思考空间。从金融危机中各方对公允价值的争议出发,通过对公允价值的背景、定义、计量方法的回顾及其优劣势的分析,在肯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允许上市公司计量和披露生物资产增值信息。但是,从上市公司披露的生物资产增值情况看,四年多来目前只有一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其他上市公司都只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增值信息披露严重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分为制度、认识和执行三个层面;应从准则制定、实用理论供给等宏观角度入手规范和促进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增值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引入会计准则以来一直是会计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起源、发展和引人会计准则的目标开始,分析其问题所在,旨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会计目标存在事实上的分歧,不能实现其引入初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会计的传统职能。本文对此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市公司2007、2008年财务报告数据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过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在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及破裂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加剧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埋下伏笔,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予以解决,本文提出了对现有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修改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这将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产生重要影响。论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特征,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我国推行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牛红军 《兰州学刊》2007,(8):55-57,63
文章从会计计量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会计界及我国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背景和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对我国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公认计量属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暴露了其固有的缺陷,从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广泛质疑。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以及我国企业界如何应用公允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致使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对非活跃市场的定义进行归纳厘清,分析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