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商投资大陆一直是两岸经济学术界关注的对象,台湾地区关于台商投资大陆的研究文献不在少数,但目前大陆学术界并未有针对台湾地区的相关文献进行的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台湾地区学者多集中于对台商赴大陆的投资动机、投资区域的影响因素和台商投资对台湾地区经济的总体影响三个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将2005年以来有关上述内容的台湾地区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以更好地展示台湾地区学术界目前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区域分布状况出发,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台商投资地域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政治因素和成本因素,并对各区域台商投资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正确的区位选择,对企业获取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最佳投资收益至关重要。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区位选择问题。然而系统地论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尚未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有关区位选择理论的阐述,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分析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基础上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台商是指20世纪80年代出现到祖国大陆进行投资、经商的台湾企业界人士.关于台商概念、性质、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的关系、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分期、台商在两岸关系中作用等方面的学术界最新研究状况,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包括贸易成本(供给接近和市场接近)、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因素(外贸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等)。贸易成本中的供应链体系、商品市场体系和关税水平对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FDI集聚影响显著,因此,应重点改进供给接近和市场接近因素,同时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大外贸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吸引FDI在其地区的集聚。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领域和形式的不断拓宽,对其投资侧重领域及处理现存的问题也因国而异,因区住因素和企业自身性质的不同而择优选择,从而得到最佳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7.
由于市场资源、区位与行政区划、要素禀赋与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长三角台商在投资领域、产业布局、产品结构与经营模式等方面形成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对台商在长三角现有的投资结构与区域分布产生一系列新的影响。文章在理论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现状、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推演出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的发展轨迹与前景,并对长三角与台湾的经济合作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从90年代初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国内经济增长、资源供给、市场供求、技术因素等方面看,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而研究企业到何处去投资(区位选择)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动趋势和分布现状及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体的区位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区位分布显著不均,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是现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国际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并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针对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提出了应采取的区位分布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分布失衡问题,为此重点研究吸引外资选择投资区位的决定性因素。运用回归模型,对我国各省区2009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工资水平、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素质在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效果较小。这些因素对我国有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列举主义和概括主义是当今世界关于破产原因的两钟立法模式。香港破产法实行列举主义 ,台湾、内地破产法实行概括主义。与港台相比 ,内地存在破产原因多元化的缺陷。因此 ,笔者提出了完善内地破产原因的立法建议并深入论述了“不能清偿”与“停止支付”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自 1 949年国民党逃台以来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5 0多年来 ,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当前的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 ,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 ,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 ,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 ,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 ,但另一方面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 ,两岸政治僵局持续 ,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未来的两岸关系一方面取决于台湾当局的政策走向 ,另一方面受经济客观规律及两岸人民反对“台独”、赞成统一血缘情感影响 ,加上祖国大陆强大综合实力产生的震慑力 ,台湾当局不敢公开宣布“台湾独立”。不过 ,两岸政治僵局短期内难获突破 ,不排除两岸发生小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两岸投资关系的新发展及其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0年以来,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快速扩张,呈现出规模大型化与层次高级化的趋势。目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台商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已进入本土化经营的高级阶段。台商对大陆投资已成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取代两岸贸易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主流。两岸投资关系的新发展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反映了两岸经济融合的强劲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大陆与台湾的研究生教育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在培养目标、招考方式、修业年限、收费和学生奖励以及学位授予上,两地既有相同的地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两岸相互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上,大陆应坚定不移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的诗论界对西方后现代理论的接受与演进几近同步。在当代文化向后现代诗学转换过程中,双方均取得一定实绩。这包括对概念的正名与梳理、对理论的阐释与演绎,以及挖掘文本的后现代元素等,业已确立了自己的平台。后现代诗学理论初步与古典诗学、浪漫诗学、现代主义诗学并立。两岸后现代诗学既有若干的同一性,也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存在"东热西冷"的现象入手,分析了造成这种地区分布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台湾公司法与内地公司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地公司法和台湾公司法在很大程度上参考吸收了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 ,两者无论是在结构上 ,还是在具体内容上 ,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由于各自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企业发展现状的不同 ,两地的公司立法在公司的种类、设立、资本、机关以及关系企业的规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大陆政策的内涵是政治上主张“不统、不独、不武”,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是“九二共识”框架下的“一中各表”,并以此作为两岸谈判的政治基础;经贸上主张构建两岸共同市场,以奠定两岸经济共同体;同时,主张加强两岸民间教育、文化交流等,该大陆政策有助于两岸和解稳定与发展。马英九大陆政策的实施,也将受到美国、日本和民进党以及岛内“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牵制,同时,马英九所标榜的“民主”、“人权”理念,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变数。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商标犯罪立法各有其长短,主要表现在:大陆采用法典式的立法模式优越于台湾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方式;台湾商标法第82条规定的犯罪几乎可以为刑法典第254条的规定所包含,其必要性值得质疑;台湾没有把销售非法制造的商标标识的行为犯罪化,是立法上的缺漏;台湾刑法将擅自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标识以及侵犯他人服务商标的行为也作为犯罪处理,值得大陆借鉴;台湾刑法对商标犯罪规定的带有上限要求的罚金刑比大陆所采用的无限额罚金刑合理,但这种普通罚金制易受币制改革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从完善的角度看,海峡两岸立法应采用倍比罚金制。  相似文献   

20.
对台湾学界评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起步迄今已20多年,台湾学界始终关注着祖国大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批评文章.诸多分歧的视角,展现了两岸学界因相隔所凸显的不同的政治文化想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的差异.通过对台湾学者的学理叙述位移的考察,一方面可以展现出两岸学界学术风格的多维向度,繁富的思想内涵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岸学界的良性互动,有助于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