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臧克家:现实主义与中国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进 《文史哲》2004,(5):69-75
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汲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台湾现实主义诗潮于1970年代再次兴起,于诗坛外部而言是对当时台湾内外交困历史的反映,于诗坛内部而言,是对佶屈聱牙的现代主义诗风的反叛与纠偏.现实主义诗潮于台湾现代诗而言并不如现代主义诗潮"风起云涌",但作为一种潮流,却与现代主义一起成为战后台湾现代诗发展的两个重要线索与路向,且在互相对抗与学习中绞合出台湾现代诗的诗美盛宴.站在百年新诗发展的结点回望战后台湾现实主义诗潮的群体构成,追索与日据时期新诗的历史渊源,挖掘梳理其诗学维度、 审美视域,以及在1980年代的变化等,或有助于窥探台湾现代诗在历史、 政治、 民族、 文化等影响下生长变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正> 由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文联、山东省社联、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出版总社联合举办的臧克家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四月在济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六十余名诗人和评论家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讨论的论文计六十余篇,内容涉及臧克家的人格与风格、诗体与文体、文艺思想与创作方法,范围比较广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新的拓展。现将讨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臧克家诗的风格臧克家曾两次南下,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坎坷的经历,磨炼了他的性格,也磨亮了诗的风格。有人谈到;他的诗,蕴含了在苦涩中嚼  相似文献   

4.
臧乐源 《文史哲》2007,(1):37-45
臧克家和毛泽东的交往缘于诗。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是1945年9月在重庆,会面后臧克家写的第一首歌颂毛泽东的诗是《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1956年底《诗刊》创刊,主编臧克家等向毛泽东写信约稿。1957年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见了臧克家和袁水拍。席间同意臧克家的意见,毛泽东修改了即将发表的《沁园春.雪》中的字。尔后臧克家又帮毛泽东修改诗词文字多处。而对臧克家提出的诗词中的问题,毛泽东也尽量作答。1957年“反右”时臧克家因刚刚受到毛泽东的召见而幸免于难。臧克家经常就诗歌问题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先后给臧克家写过七封信,主要内容都是论诗。  相似文献   

5.
<正> 如果说,《死水》代表了闻一多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烙印》就标志着臧克家创作的起点.《烙印》借鉴了《死水》的技巧,同时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如同《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一样,《烙印》也蕴含了臧克家审美心理的艺术胚胎,一种现实感与身世感并列组合的心理结构.正是这种双层审美心理结构,奠定了臧克家现实主义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6.
袁可嘉的诗论即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要包括诗的本体论、有机综合论、诗的艺术转化论、诗的戏剧化论、戏剧主义论等内容。总的来看,它深受西方诗潮的影响,并几乎论及了中国现代主义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遇到的所有重大的理论问题,堪称中国现代主义诗论的一种总结;同时也论及中国现实主义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遇到的一些核心理论问题,并直接针对着中国现代诗坛的"现实",堪称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7.
1903年,继诗界革命的运动流波,国内掀起了宣扬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革命诗潮。为深度解析晚近革命诗潮对诗界革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透视于右任诗作诗话与近代革命诗潮的精神关联,从革命诗潮视域考察于右任三个阶段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于氏早期《半哭半笑楼诗草》诸作,在诗体诗风上尝试跳出“诗界革命体”的藩篱,补充和发展“三长”理论,在题材题旨上竭力宣扬民族精神、民主意识和反清思想,奏出了革命诗潮的先声。民元前后,于右任诗歌创作、诗学评论及革命诗刊创办的壮举,一方面固结了陕西早期同盟会成员,另一方面推进了东南革命诗群的蓬勃发展。靖国军运动前后,于右任革命思想逐渐成熟,其文学思考和创作实践,引领了陕西靖国军军人诗群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了革命诗潮。于氏将诗界革命引向新的高度,推进了国内革命诗潮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诗歌中有没有现实主义在北京作协不久前召开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有一种带倾向性的意见,认为当前诗歌的出路在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我认为问题不仅在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是否可行,是否可作为一个方向来提倡;问题还在于:诗歌中到底有没有现实主义这个东西——无论是作为诗潮流派,还是创作方法。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作些讨论。从欧洲文学的情况看,大致上说,十九世纪头三十年是浪漫主义时代,拜伦、雪莱、济慈都活跃在这个时代。拜伦的早期代表作《哈罗德游记》包含着迫切的政治社会内容,后来在瑞士写成的游记的第三章、第四章,主要内容仍然是时代的重要事件。他在意大利时期的作品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雪莱的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触怒了统治阶级《伊斯兰的起义》以革命为主题,诗中的主要情节暗示法国革命。一八一九年  相似文献   

9.
距离审美与深度模式─-九叶诗派流派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是以颠覆旧诗,并与西诗接轨,而走向现代化、世界化的。颠覆既全面又彻底,包括语言形式、内容精神。在诗形诗质、诗学策略、语码系统等诗学领域都发生了一次强度地震,震坍了旧诗及其价值体系,几乎就在废墟上建立起新诗及其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基本上效法西方,而后逐步本土化,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广泛接受了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传统。新诗传统应当是综合的、涵容上述三种诗潮的传统。那种把新诗传统,仅仅视为现实主义传统的看法,显然失之片面。新诗在短短30年内把西方二…  相似文献   

10.
<正> 臧克家的诗作,具有一种蕴藉淳朴的诗意美。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诗人臧克家是用怎样独特的手法,创造出作品中浓郁淳朴的诗意美的。为了造成诗意美,臧克家十分注意用朴素的衣裳来打扮他的诗作,使朴素美成为他的诗作全部美感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诗人在写景描物时,常常用白描手法,用极素淡的色彩,勾勒出诗中富有诗意的形象。例如《三代》一诗: 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不同形态的现代诗歌在接受西方诗潮影响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诗人,还是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皆作了有选择性的吸收。象征意象的最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形态方面。李金发第一个自觉地从形式本体层面上接近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本质。30年代现代派诗人体现为意象的意境化以及对后期象征主义意象的生活化、智性化的成功借鉴。40年代的冯至与九叶派诗人建立起了一种意象象征的深层模式。中国现代诗歌形成的意象的象征化潮流,体现了中国诗歌现代性建构的必然要求,为中国诗歌的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诗歌艺术形式的融合提供了最有效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臧克家的旧体诗创作成就卓著,与其新诗交相辉映.近年来出版的《放歌新岁月》和《臧克家旧体诗稿》可谓两峰并峙.在新旧诗由对立走向并存的过程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体诗创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少诗歌工作者为之做了许多努力,臧克家更是功不可没.五十年代.他任《诗刊》主编,发表了毛泽东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致臧克家等信中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从而结束了新旧诗对立的局面.此后,臧克家发表文章说,“真是一个槽上不能系两匹骏马吗?真是诗坛上不能开并头花吗?”(《新诗旧诗我都爱》)阐发了关于新旧诗并存的观点,并且比较了旧体诗与新诗各自的优点与局限,为实现新旧诗的并存和统一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位伟大人物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他身边会有许多好友。在毛泽东同志的周围也有不少知心朋友,臧克家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会在重庆 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为谋求和平,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谈判。9月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寓所举行招待会,臧克家应邀出席。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席间臧克家问毛泽东:“国民党这么顽固,争取团结、民主、进步,办得到吗?”毛泽东笑着回答说:“雪山草地都过来了,没有争取不到的事情!”虽然彼此交谈不多,但人民领袖那“乐观的精神,质朴而亲切的神态”给诗人臧克家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因而很快谱成了一首长达70多行的诗篇《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诗是这么开头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20年代的象征诗派、30年代的现代诗派、40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80年代中期后的后朦胧诗派。它在每一阶段信守自己走向同时又达成四点共识,即深潜感伤的内视性、追求艺术本体的纯粹性、逐渐向现实主义归趋、寻找中西艺术的融汇。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命运不佳;但存在本身已证明了人与文的双重自觉。它内在把握的思维方式折射了时代风云变幻;它的形式感与独创意识提高了新诗品位;它从纯到不纯的位移丰富深化了现实主义。它不仅拥有荣光的过去,也许还将拥有荣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与特征王泽龙上篇: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孕育,到20年代象征派的诞生,经过30年代现代派的探索发展,至40年代九叶诗派的全方位开拓,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形态系统,并呈现出鲜...  相似文献   

16.
臧克家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现代文学研究会、山东省出版总社、山东省文联和山东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臧克家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诗人、作家、教授、文学评论工作者和编辑出版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六十余篇。八十一岁高龄的臧克家抱病亲临大会,作了题为《感谢·感动·感官》的发言。这是国内第一次臧克家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内容丰富,涉及到臧克家创作的各个领域。现将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臧克家在我国新诗史上的地位臧克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是由他的诗歌创作所奠定的。他已有近六十年的创作历史,出版了大约五十本书,其中诗集近三十本。1、一生都献给了诗的王国  相似文献   

17.
臧克家:从农民诗人到人民诗人吴奔星我国著名的老诗人臧克家同志,创作道路长达60余年,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的历史相差无几,几乎可以说他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的新;日体诗集、诗论、诗评以及关于诗史的长短论文,为数甚多,尚无精确的统计...  相似文献   

18.
<正> 臧克家的诗歌语言风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粗略地划分一下,抗战以前他比较注重语言的雕琢,抗战以后,开始追求语言的朴素美.与此相联系,他的诗歌体式,在抗战以前比较整齐谨严,趋向格律,抗战以后,"比较宽畅了一点",趋向自由体.由雕琢到朴素美臧克家是在苦吟中找到"自己的诗"的.他在《我的诗生活》中回忆早年写诗的情况说:"为了八句诗,我曾整整想了一年."我真象东坡眼中的盂郊一样,成了天地间的一个诗囚了."那时他对语言所下的工夫集中于两个方面:精炼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9.
姚雪垠是新时期较早重视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的著名作家。本文探讨了姚雪垠在上世纪60、70年代旧体诗创作的三种类型:赠答诗、感事诗与"干校诗"。其所作赠答诗是当时与友朋间交往的心灵记录,以酬答臧克家的《璇宫感旧诗(三十四首)》最有代表性。感事诗呈现出复杂的精神风貌,以《咏怀杂诗》组诗最能体现作者的政治历史反思意识。而所作的"干校诗"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政治认同类型的政治牧歌,另一种是个人隐忧型的反牧歌写作。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新时期诗坛的一朵奇葩当中国诗坛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齐鲁大地,一朵奇异的艺术之花披霞绽放,它就是孔孚的山水诗.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一批中老年诗人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中国的新诗恢复了声誉.与此同时,一些青年诗人也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谱写下新颖奇绝的诗篇,也形成一股滚滚而来的新诗潮.上述两类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