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     
打开江南的记忆,首先想到古人的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它引领着我又回到久别的江南。我蹑手蹑脚,生怕打搅了这梦的恬静。  相似文献   

2.
或许,在远古时故乡是天使的一块纱巾吧,只是后来不小心,遗失在人间。——题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提到江南,这个让无数文人骚客在此驻足,为之醉倒的地方,人们总会极其自然地想到如  相似文献   

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词,境界宏大,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为历代诗词选本所必录,堪称流传千古的名作。不过,有一点必须指出:历代注家在给这首词作注时,都无一例外地将首句中的“江花”二字,解释成为一种生长在江边的花草。对于这样一种解释,笔者多年来一直持有疑义。以笔者之见,对于“江花”二字,与其解释成为江边的一种花草,不如直接根据字面的意思解释成为朝阳升起时照射在江面上形成的无数朵像火一样跳动着的红色浪花。笔者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白…  相似文献   

4.
《诗·卫风·伯兮》第三章:“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版327 页):“笺云:‘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朱熹《诗集传》“伯兮,第三章下:“比也。其者,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此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是以不堪忧思之苦而宁甘心于首疾也。”  相似文献   

5.
古代,歌咏春天的上乘诗作难以计数。那些诗篇给人以无尽遐思,令人心荡神怡,使人增添活力,催人奋进,让人有一种永远生活在春天里的感觉。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您看,春天是百景染绿的季节。严冬过后,春天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人间处处披上了绿装。水变绿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山变绿了,“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地变绿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路变绿了,“东风吹绿青溪路,马上轻寒不着人”(萨都剌…  相似文献   

6.
锦溪小憩     
静静坐着,喝着茶直至黄昏。一轮夕阳映照下的溪面一如千年的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我迷失了不知今夕是何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江南好》。这首诗看过之后总让人不能不忆江南。于是在一个周末和朋友驱车来到千年古镇锦溪。锦溪没有周庄的人头传动,熙攘的叫卖。锦溪归来,细细品味沈从文先生形容锦溪如同"睡梦中的少女"十分准确地道出了锦溪的气质。锦溪是水做的。古镇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街道依水而建,房屋临水而  相似文献   

7.
词之初起,盖同乐府,无特定调名。词名果起于何时,历时久远,未易究诘。《朱子语类》论诗篇曰:“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了许多泛声。后来怕失了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全唐诗》词类小叙云:“唐人乐府,元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以歌唱之理推之,似长短句之发生在诗之后,而词之调名,亦从诗之题名渐渐脱变而出。故若《江南弄》、《忆江南》、《杨柳枝》、《竹枝》等调名,殆与诗题无异;然谓词即承五、七言律绝诗来,则又不尽然  相似文献   

8.
且美且独立     
我们总是担心这世界美的还不够,于是我们喜欢锦上添花,比如“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断句,自然是“春江、花月夜”——这江,当然是春天的江;这夜,当然是花香月明之夜.春天的江多澎湃多深情啊,花香月明的夜多浪漫多合时宜啊. 然而,我却倾向和欣赏另一种解读. 台湾美学大师、作家蒋勋先生,在他的《说唐诗》一书中认为,“春江花月夜”应该断为“春、江、花、月、夜”,“这是五个独立的名词,它们应该是并列关系,不是主从的修饰关系.”  相似文献   

9.
别字笑话     
一日,(嘉平)公子有谕仆贴,置案上,中多错谬。“椒”讹作“寂”,“整”讹作“江”,“可恨”讹作“可浪”。女见之,书其后云:“何事可浪,花菠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娟。”—摘自《脚斋志异·嘉平奋子》/别字笑话~~  相似文献   

10.
在“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扬子江北岸,有一棵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教育之树,在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胜”之称的泰州市南门有一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教育明珠,她就是江苏省泰州市口岸中学。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中学创建于1926年,至今已历74载。1996年被确定为省重点高级中学,1997年成为泰州市直属中学。学校确立了从“人本”到“校本”的教育理念和“以育人为中心,以强师为根本,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思想。自1977年以来,已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上万名合格新生,正取生录取率达100%,近几年来考取清华、北大、南大、复  相似文献   

11.
释洞过水     
《释洞过水》曷为作也?为《记洞过水》而作也.《记》两收戴段二家之集,今先明作者,以理误编之惑;次释水名,以订俗说之诬.段玉裁《经韵楼集》(道光元年刊)卷七有《记洞过水》(代寿阳令龚导江),《戴东原集》卷六亦有《记洞过水》(己丑代),不云代谁;惟“从者应日昨雨盛”,段玉裁乾隆壬子《覆校札记》出校语“本作雨甚”,段集正作“雨甚”,以此为异,余文悉同.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公元一七六九年)下云:“是年作《记洞过水》一文,自注代寿阳令龚导江.”又谓《戴东原文集》亦有之,“一字不异,未知段作或戴作.”寻光绪壬辰张煦监修本《山西通志·山川考》“入汾四水·洞过水”未录龚导江《记洞过水》,注云:“案此记乃戴氏震作,见东原本集”,不云段作,亦无疑辞.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下不云作记,乃于“三十五年庚寅”下云;“是年有代寿阳令龚君(导江)《记洞过水》一篇”,与戴集注“己丑代”者有一年之差,今  相似文献   

12.
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余每读此,心有惑焉。余生于金陵,长于金陵,惯见红日西沉,为霞满天,何来“白日”之说?尝求教于好诗者,其解以描写日出之状,虽可备为一说,然意终不爽。 某日近暮,闲立中庭,忽觉尘土扑面,天昏地暗,仰见天边一轮夕阳,惨白如月。翌日,见  相似文献   

13.
古代蒙古人因何以日落之“西方”代表光明与善良 ,而日出之“东方”却代表黑暗与罪恶呢 ?从北方民族空间方位观念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来看 ,上述观念当形成于平面四方观念A种类型 ,即以东向者的体位确定四方观念时期。其中的“东方” ,指的不是日出方向 ,而是左方即北方 ;“西方”指的也不是日落方向 ,而是右方即南方。因此 ,让“西方” (南方 )代表光明与善良 ,而“东方” (北方 )代表黑暗与罪恶。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写过一首《渔翁》诗,全诗共有六句。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诗中的“烟消日出不见人”之“人”是谁,一向没有弄清。章士钊《柳文指要》说: 此须先了解原诗“烟消日出不见人”之“人”字谁属?如看作渔翁自认,则明明骂  相似文献   

15.
荀子在所著《王霸》篇中以设问的口气提出:“人民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夫以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千岁之法’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的“恒心”。孟荀“千岁之法”和“恒心”的这种清醒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外在的“士君子之容”:“俨然、壮然、祺然、然、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俭然、侈然、辅然、端然、訾然、洞然、缀缀然、瞀瞀然”。在这一连串的形容词面前,知识分子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鲜明的个性特征。下面试就这些已被汇诸笔端的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状态,略予揭示和挖掘。  相似文献   

16.
《墨经》之“侔”,其得以成立之前提应为《墨经》之基本范畴“同”,而《墨经》所言之“同”凡十种,又可细分为“名”层面之“同”、“实”层面之“同”与“合”层面之“同”。墨“侔”正是基于上述三类“同”之前提得以建构,进而实现其“比辞而俱行”的内涵的,由此墨“侔”基于三类“同”之前提形成“侔”之三款,即“名”之“侔”、“实”之“侔”与“合”之“侔”;还可依据三种形式形成“加”之“侔”、“减”之“侔”与“换”之“侔”三款。此外,《墨经》中对“侔”之表述多为举例式,属经验性陈述,故墨“侔”成立之有效式只可经验归纳而得,先验演绎难以得之。基于上述认识,对以往学界所持之墨“侔”属西洋形式逻辑“附性法”、墨“侔”应包含“不是而不然”之“否定式”有效式及“是而不然”“不是而然”等“部分否定”有效式、墨“侔”之“减词”与“减辞”说、墨“侔”属“复杂概念推理”或“关系推理”、墨“侔”即“辟辞”属类比推理、墨“侔”属直接演绎推理等诸代表性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五一后我尚有几天休假,遂携了你这部装帧精美的诗集《能不忆江南》,来到一处绝对称得上典型的江南古镇——浙江嘉兴的西塘。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你这般情调的书,颇有点好马配宝刀美酒遇豪客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样的?”有人说是草长莺飞、百花齐旅而自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相似文献   

19.
一 1912年4月,孙中山的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来到上海,“与其男女公子”,又一次住进宋家,4月15日,在《致李晓生函》中,他对宋氏家族第一人宋嘉树作了极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宋君嘉树者,二十年前曾与陆皓东及弟初谈革命者,二十年来始终不变,然不求知于世,而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然彼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隐君子也。弟今解职来上海,得再见故人,不禁感慨当年与陆皓东三人屡作终夕谈之事。今宋君坚留弟住其家以话旧,亦得以追思陆皓东之事也”。  相似文献   

20.
武汉,以其绾毂南北,襟带江、汉的地理位置,有“九省通衢”之称;又由于身旁搏动着名满天下的长江巨流,和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篇的描绘,成为蜚声遐迩的“江城”;辛氏酒楼的传奇故事,以及“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人崔灏诗)的绝唱,又使它被誉为“白云黄鹤的地方”。然而武汉最足珍重的还是它有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