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武装起义,组建起以工农子弟为主体的人民军队。此后,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部队出征前、凯旋后,经常会组织类似阅兵的誓师、庆祝活动,以彰显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开幕,同时为庆祝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还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后,在俄国的辽阔土地上,展开了列宁所说的“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到1918年秋,在苏维埃俄国的30个省中,已建立了2个区域苏维埃、30个省苏维埃、121个市苏维埃、314个县和区苏维埃、6033个乡苏维埃。在中央和地方,经过大量的组织工作,建立了统一的苏维埃国家机关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苏维埃国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红色区域内的革命政权建设是土地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1927年11月彭湃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927年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后,苏维埃政权在各起义暴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来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党执政的政权。因而,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就伴随着这一政权的成立而产生。怎样处理好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权应为55县(区)4市,其数量之可观,成立之迅速,着实是此期中共开展苏维埃革命的一大成就,然多数县苏又呈现出治所不稳定、辖区调整频繁、机构时撤时建和存在时间不长的特点。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县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苏维埃革命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1985年9月16日至21日在阿拉木图(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召开了“中世纪中亚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国际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简称)组织。参加这次会议筹备工作的单位有国际中亚文化研究协会苏联委员会、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和德奥四国同盟之间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获得了极可宝贵的喘息时机,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  相似文献   

7.
12月10日上午,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国家分析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揭牌仪式在长春举行,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淑莹,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赵家治出席庆典仪式。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是省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经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吉林省最高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经过50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集检定校准、检验检测、科研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格局,多年来为吉林省的计量单位制统一、量值的准确可靠、计量监督行政执法及促进吉林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并逐步确立了吉林省计量技术的权威地位。刚刚成立的国家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色惠东     
范勇 《源流》2010,(21)
中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高潭中洞中洞百庆楼位于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距惠东县城112公里。百庆楼原为中洞戴姓民居,始建于清末,上三下三两头横布局,砖木结构,具有东江地区客家民居建筑的特色。早在1922年秋,被毛泽东称为农运大王的中国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到高潭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烈火;1923年,高潭全区24个乡成立了农会;1925年,高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  相似文献   

9.
《中华魂》2007,(11)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以及随之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使苏联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苏联宪法规定了苏联是"工农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雅库波夫斯基雅库波夫斯基·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1886年1月20日—1953年3月21日)出生于彼得堡(列宁格勒)小市民家庭。1913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后改为列宁格勒大学)历史—语文学系,1924年又毕业于该校东方学系。1935年5月15日(免答辩)为历史学博士。1949年11月12日任教授。1943年9月29日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1年4月14为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5月31日和1946年8月6日先后被乌兹别克和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授予功勋科学工作者称号。1951年以  相似文献   

11.
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1919年3月21日,欧州大陆上诞生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是匈牙利共产党人创建的匈牙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匈共是1918年11月20日宣告成立的。它在成立刚满四个月的时候就发起了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取得国家政权。这个政权究竟通过什么形式取得的,历来是引人瞩目的问题。而国内编著的共运史教材,没有提出资产阶级组织反抗和进行内战的任何史料,竟把它说成暴力革命和暴力革命的胜利。论据未能充分证明论点,使得这个问题变得十分玄妙,又成了教学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为了弄清这一历史事实的内在关系,重新查核了有关史料,获得如下一些认识,希望得到学者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一年的十一月七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召开了中国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会”),选举成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因为这一全国性红色政权,是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党中央时期成立的,所以长期以来,许多党史论著包括江西地方革命史都介绍不多,往往一带而过,不加详细论述,更无深入研究。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如何全面评价这一政权在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0月25日(新历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革命顺利成功,由此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政权一诞生,之前被推翻的沙皇以及旧官吏、将军、资本家、地主等,互相勾结起来,从事各种反革命的破坏活动,他们的用意自然再明显不过,那就是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从十月革命成功的那一天起,列宁就始终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相似文献   

14.
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筹)华北、西北组(包括西藏自治区)1982年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8月17日至22日在银川市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除华北、西北两地区的会员和代表外,还有应邀前来的广西、云南、吉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以及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各大组的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15.
▲阿拉法特宣布成立紧急内阁10月4日,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海法发生一起自杀性爆炸。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10月5日晚发表特别政令,宣布即日起成立以现任新总理库赖为首的8人紧急内阁。▲温家宝总理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10月6日到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一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及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施瓦辛格当选美国加州州长10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州长罢免选举,现任民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共和党候选人、好莱坞影星…  相似文献   

16.
<正>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行政组织法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为领导革命而进行的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工作.当时我党对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设十分重视.1927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开始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问题.1928年3月10日中央就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政权问题发出了第37号通告.具体规定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组织的方法.尔后各地随之制定了地方苏维埃组织法.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公布后,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文科学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6月23日至25日在吉林市召开。来自全省30家会员单位的代表39人出席了会议。省教委副主任范业本、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毕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副处长李立厚以及吉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果成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吉林师范学院院长宋嗣廉、党委书记游德元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  相似文献   

18.
关于工兵苏维埃的属性,是德国1918—1919年革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尚无专门论述。在国外史学界,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代表,认为“苏维埃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驯服工具。”该观点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工兵苏维埃是少数左翼极端派手中的工具,是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先锋。”这种观点在60年代前联邦德国史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为了进一步侵略东北,俄、日两国无视中国主权,先后觊觎吉(林)长(春)铁路利权.为维护路权,巩固边防,清中央政府、吉林地方当局以及吉林民众与俄、日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涉和斗争.因出发点各异,他们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护权姿态.由于当局不能有效地团结民众力量,路权斗争的结果只是勉强维持了"中日合办"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政党最重要的是制定出适应形势变化的纲领。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工作重心再次由战争转到和平经济建设的轨道上。列宁主张在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他在同年1月23日给草拟国家电气化计划负有重要责任的科学家格·马·克尔日札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计划应该现在就提出来,要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以便用清晰明确的(有充分科学根据的)远景来吸引群众:干吧,在10~20年内我们就会使整个俄国,不论工业和农业,都实现电力化。……再说一遍,必须用10~20年的伟大纲领来吸引工人和觉悟的农民群众。”在列宁指导下,1920年2月21日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俄罗斯电气化委员会。有180多位专家参加拟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气化计划》一书,即向同年12月22~29日召开的苏维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