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式各样的机会主义反动思潮作斗争中成长和巩固起来的。编入“反对机会主义”文集中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写的几篇主要论文和书信。机会主义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在工人运动中的表现。不论马克思、恩格斯所反对的机会主义,或后来列宁所反对的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以及今天全世界各国共产党正在批判着的现代修正主义,它们所贩卖的都是一路货色。编入文集中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著作,不仅告诉我们在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和缅怀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陈乐素教授,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乘陈老九十冥寿之际,发起编辑了这本纪念文集,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已付印,预计可于1993年第一季度见书。全书共计35万字,收文25篇。作者基本是陈老的学生与亲属,除大陆学者外,还有澳大利亚与台湾的学者。每篇文章之后,均附有作者简介。收入文集的文章,按性质分为三大类:怀念篇,收入追忆陈老生平的文章11篇;纪念篇——宋史卷,  相似文献   

3.
书讯二则     
(一) 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元化编选的《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论文集》最近正由齐鲁书社出版。文集收有户田浩晓等八位日本汉学家研究《文心雕龙》的11篇论文和一篇介绍日本研究中国古文论概况的文章,全书共二十多万字。王元化同志为此书的出版写了序,对收在本书的论文的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日本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4.
压卷,本义为开卷第一篇。压卷意识是中国古书通例之一,四部典籍的编次,皆需直面以哪一部分内容冠首的问题,而尤其以排比单篇诗文而成的诗文集最具有代表性。在通行的先赋后诗、先古体后近体的文集编次体例之外,唐宋文士往往会以诗文集中最特出的篇目冠于集首。唐人进士行卷或投谒的小集,尤其注意卷首的安排,以期先辈开卷即能看到自己的代表作。唐宋文集压卷的功能因编集的意旨而有所分野,或明学问之渊源,或明出处之大节,有时揭举王言典制以“尊重事”,有时则对家学及生平重要交游表达纪念。压卷实质上是一种强化或是突破文集内在秩序的行为,是唐宋文集体例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胡绳文集1979—1994》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胡绳同志近十五年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的成果。《文集》中的政论文章,阐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中国的现状与前途问题,这些是八十年代以来,作者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又由于作者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以来,对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面重要问题的阐释,也构成了本文集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的大家,文集还收入了多篇作者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文章和讲话,都是在深厚的研究基础上有所为而发的作品,有益于推动学术研究。 把现实、历史和理论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了本文集最突出的特色,人们从这部文集中,可以加深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抗同志的论文集《求是论集》,收集了作者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八三年八月间撰写的三十五篇论文,现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 作者把自己的文集题名为《求是论集》,具有深刻的寓意。这确实是一部有现实感和战斗性,富有“求是”精神的文集。作者是一个在抗日爱国运动的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党的马列主义哲学工作者。从论文集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培养出来的老一辈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辛苦结硕果岩画考古学家盖山林撰写的《盖山林文集》近日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约70万字,收录盖山林从1960年以来的考古学术文章70篇,并有插图和照片近百幅。它凝聚了盖先生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的心血,记录了一位献身祖国北部边疆考古事业的...  相似文献   

8.
《何炼成文集》于1997年11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1992年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何炼成选集》后的续集。本书收集了党的十四大以来他所发表的文章54篇,另附对他的论著评论文章17篇,近50万字。我认为,《文集》充分体现了何炼成教授一贯的文风和学风──求实和创新的精神。这里仅举凡例来说明。《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我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观》,是应江苏人民出版社《我的经济观》大型丛书的特约而写的。该文系统论述了他在60年代初所提出的两重含义的生产劳动观点,把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事科教文卫工作者的劳动列入…  相似文献   

9.
宫立 《云梦学刊》2015,(1):27-29
十卷本的《唐弢文集》几乎收录了唐弢的全部文章,但仍有遗漏,《一年来之上海文艺界》和《读词闲话》即是证明。前者是评述1933年上海文艺界的重要史料,后者是唯一的一篇关于旧体诗词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杨玉圣 《学术界》2001,(4):230-236
在程千帆先生去世一周年前夕 ,6月 2日 ,接到程先生高足莫砺锋教授的赠书《程千帆先生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年 5月第一版 ) ,即手不释卷 ,一鼓作气读完 (对不少篇目还读了不止一遍 )。因为 ,这本书太吸引人了 ;这种兴奋而激动的读书滋味 ,记忆中 ,只有在读陈平原教授赠送的同样也是纪念文集的《王瑶和他的世界》时才有过。收入这本《纪念文集》的文章有 57篇 ,另有“程千帆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收有 32位学者的致辞和发言 )以及挽联、挽诗、挽词、唁电唁函选录。尽管这些文章或长或短 ,作者也长幼有别 ,但对程先生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苏老泉”是苏洵之号,还是苏轼之号?自来就有争议。自宋以来,多有称苏洵号老泉者。甚至有将苏洵文集《嘉祐集》称为“苏老泉”文集的。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的苏洵文集(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二卷,是宋代吕祖谦编,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吴炎刻本。由此可知宋代吕祖谦就称苏洵为“苏老泉”了。另,《苏老泉文集》十三卷本,有文十二卷,诗一卷,并有凌蒙初《苏老泉文集序》和凡例、本传,是明代凌蒙初的朱墨套印本。  相似文献   

12.
《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先生文集的名字。这本文集虽然是他的朋友何天柱收集整理的,但既然经过了梁启超的审阅,书名当然也就为梁启超所同意。那么,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此作为自己文集的名字?这里又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寄托?这个问题虽然很小,但对这个问题不甚了解的人却所在多有。对于“饮冰”的误解有层次深浅之别。简单层次的误解,认为梁启超用此以为书名,是求取一片清凉之意。这是不懂得典故的出处,望文生义的解释,不必多说。高一点层次的误解,则认为梁启超对中国有着火一样的情怀,这是饮冰也无法消释的。再高一个层次的误解,则认为梁启超对于…  相似文献   

13.
“粘合作用”是用于英语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习英语,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帮助。本文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方式来阐明粘合作用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提起杂文,人们自然会想起它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伟大的作者鲁迅;谈到鲁迅,人们也自然会想起他那许多辉煌的杂文。“鲁迅杂文”真所谓“尽人皆知”。可是,对于太熟悉的东西,人们倒往往会习焉不察的;而鲁迅本人虽然写过七百篇杂文,却并未严格地给它下过定义,立过界说。因此何谓“杂文”,概念并不十分清楚;近来且发生了争论。让我们依据鲁迅本人的言论,钩稽抉剔,也来谈一谈这个问题。任何不抱成见的人都可以看到,“杂文”一词,鲁迅曾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运用过,其一,指散文中的某种文体,另一则指编年体文集中的各种文章,而不管其文体如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鲁迅都是在后一种意义上运用“杂文”这一概念。《且介亭杂文·序言》把这层意思说得最清楚:“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己有之’的,凡有  相似文献   

15.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3):125-125
《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伍铁平著)2010年1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以伍铁平教授为主的九位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和研究生撰写的批判(针对学术腐败现象而言)和批评(针对学风不正而言)的文章,共49篇,约56万字,分为六个部分,外加附录。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充分摆事实、讲道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学术界,有的同志常常有意无意鄙薄理论宣传工作者所写的文章,甚至不适当地将其视之为“跟形势”、“赶浪头”或“政策图解”。但是,雷云同志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集》,却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该书收集了雷云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问题所写的41篇论文。初版2000册很快售完,各地读者纷纷要求再版。究其原因,主要是收入这本《文集》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在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日前,购得一本广东省《学术研究》编辑部编的《一场哲学论争》文集。这是一本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同题的讨论文集,文集中按发表时间先后选编了十三篇文章。对我这一个曾经历过“语录仗”的枪林弹雨的人来说,购得这样一本文集后的高兴劲儿是自不待言的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本是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篇著作中提出来的重要思想。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四年间,广东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编写组经过讨论和修改,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提到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写入教材。接着张江明同志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一书中提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既是哲学的认识论,又是阐明世界本原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8.
近日校读晚清文言小说,有两篇以帽子为题的小说,怪怪奇奇,耐人寻味。一篇是须方岳《聊摄丛谈》中的《大帽子》,一篇是宣鼎《夜雨秋灯续录》中的《高帽子》。《大帽子》讲的是官宧子弟丁某沦为劫江大盗,作恶多端,一日在睡梦中被鬼卒抑至阴间大堂上受审,将被投入油锅时,突然巨雷一声,落下一顶“红顶花翎”象山一样的大帽子,审判官立刻改变  相似文献   

19.
最近,读到经济学家苏星的又一本经济文集:《计划·市场·价格》(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深感得益非浅。收入此书的是作者在1978—1982年期间所写的十三篇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集中地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当前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孙雁雁  李杰 《东岳论丛》2012,33(5):39-42
文章以《孔乙己》为例,分析语篇解读过程中副语言形式所起的独特作用.文章首先穷尽《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的副语言形式,将这些副语言形式投射的语言形式从结构上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其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从及物性角度,首先将语篇中出现的所有的副语言形式进行相应的及物性过程定位,由此发现及物性过程在结构和出现频率两方面的特点,进而发现不同的及物性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凸显语篇主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