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巩家伟 《山西老年》2012,(12):61-61
问:生姜汤治疗感冒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方法。那么,它确实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对所有的感冒都适合吗?答:当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及时喝一碗姜汤,常常可以达到防治感冒的目的。生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理肺退气,对于治疗感冒效果颇佳。但需注意的是,它只适用于风寒感  相似文献   

2.
饶先华 《社区》2009,(3):47-48
严冬时节,由于气候多变,气温偏低,患上感冒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感冒大都是由风寒引起的,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尤其是一些具有食疗作用、加了特殊食材的粥,有利于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严冬时节,由于气候多变,气温偏低,患上感冒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感冒大都是由风寒引起的,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尤其是一些具有食疗作用、加了特殊食材的粥,有利于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刘迪 《百姓生活》2010,(9):47-47
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感冒一定要想办法出汗,服用生姜汤可以缓解病情。但夏季感冒多数是风热感冒,如果服用姜汤却适得其反。"姜"的作用主要是去除肠胃寒湿,对因"热"引起的夏季感冒无效。此外,盖被子"捂汗"的办法对付冬季感冒有效,却为夏季感冒的大忌。  相似文献   

5.
问:有一种说法,感冒后不可喝鸡汤,更不能吃鸡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其实感冒后不可喝鸡汤的说法是片面的,有研究证明,喝鸡汤可以缓解部分感冒症状。“风寒”可以喝,“风热”要少喝。  相似文献   

6.
张静  李文 《百姓生活》2013,(12):73-73
中医一般将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大类、中医认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相似文献   

7.
1.糖姜茶合饮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全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祛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相似文献   

8.
于海琴 《社区》2009,(3):46-48
1.糖姜茶合饮 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全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月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祛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相似文献   

9.
(1)感冒。易感人群多为老人、小孩及少数成年人。多见鼻塞、流涕、声重、恶风,继而发热、咳嗽、咽痒等,病程5~7天。治疗上以抗感冒药为主,早期不主张用抗生素。提高肌体免疫力是防治感冒的有效措施。肌体抗寒能力强,风寒之气不得入侵,就避免了感冒。所以坚持早晨用冷水洗脸是一个好习惯。(2)慢性支气管炎。起病往往先有感冒症状,1~2天后咳嗽、咯痰加剧,痰由黏液  相似文献   

10.
得了感冒可还没到打针吃药的程度, 很多人会自己采用食疗的方法。感冒时最关键的是“按体质和时间吃”。感冒食疗应该随着病程而转变,有些食物是适合平时调养的,但碰上发炎或已染上流行性感冒时,最好别吃。感冒初期:红糖姜汤汤中的姜辣索、姜油酮可以发汗,赶走体内蓄积的热气,尤其是水分较少的老姜,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更好,添加红糖则可补充热量。但姜汤只适用于外感风寒,得了热伤风的  相似文献   

11.
紫苏的故事     
紫苏是一味中草药,可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也可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症。如果贪吃鱼蟹引起腹痛、吐泻,单用紫苏或配生姜、白芷同用,就可治疗。关于紫苏,还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2.
白芷别名禹白芷、祁白芷、香白芷、兴安白芷等,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根入药,主治感冒风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渊、白带、痈疖肿毒等症。还可作香料。一、栽培 1、整地施肥选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  相似文献   

13.
外部危机冲击与增长模式转型:基于转型国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发达国家,也引发了转型国家的严重“感冒”症状,其病因既有外部“风寒”因素,但更多还是源于转型与成长中的内在“病灶”。因此,剖析金融危机对转型国家经济的传导机制及内在根源,有助于新兴转型国家寻找有效应对危机冲击,实现持续追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方一 处方:连须葱白9克,生姜9克,红糖15克。 用法:同放入砂锅内煎水一碗,乘热服下,盖被出汗即愈。 功效:本方为《本草纲目》中的良方,治风寒、感冒有特效。咽喉肿痛者勿用。 方二 处方:银花30克,山楂15克,蜂蜜30克。 用法:将前两味药,水煎两遍,然后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  相似文献   

15.
乾竹 《小康生活》2006,(2):63-63
民间有“吃好葱姜蒜,病痛少一半”的谚语。意思是说葱姜蒜不仅是日常必备的调味品,如果正确食用,还是治疗各种疾病的好帮手。大家不妨一试:生姜: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一次旅途中因受风寒而致病,经自服姜汤而愈。用生姜30克切片,葱白15克,加适量红糖煎汤,趁热饮服,服后卧床休息,对外感风寒、寒冷腹痛、感冒初起无汗、头痛发热等症有较好的疗效。生姜还是治疗晕车、晕船的良药,时下正值春运高峰,晕车、晕船的朋友不妨在出门前切一片生姜贴于肚脐上,外敷伤湿止痛膏,以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但生姜性温,常被牙龈肿痛、…  相似文献   

16.
1.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季,病猪表现为咳嗽、流鼻涕、食欲减退。可按每30公斤体重用20毫升鸡蛋清进行颈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一般3次即愈。2.牛反胃吐草多发于冬季,因饲料单一,偶感风寒而引起脾胃不适,草料不能下咽反刍而吐出。可用陈石灰200克,黄酒350毫升,开水冲后,凉温服用,连服3天。3.羊感冒咳嗽多发于冬春季,因气候变化羊体受凉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17.
立春已一月,民间历来有"春捂"的说法,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春捂"易让人忽视的是腿和脚,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风寒侵袭,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受寒后伤肺,易引发感冒、哮喘等疾病。春季锻炼要适量,因早春时节身体各器官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宜慢跑、步行、做广播体操、放风筝等。  相似文献   

18.
不管个人体质有多么强壮,在冬天也要注意颈部保暖,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一条围巾。一条围巾就能避免感冒,一条围巾就能消除脑疲劳,一条围巾还可以缓解本来在冬天容易加重的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症等。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人体致病六大因素,其中风寒之邪居前两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颈部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在冬天,如果不穿高领衣服,稍有点寒风钻进脖子里,全身都会打冷战。颈部最怕冷,尤其是现代人长时间用电脑,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僵硬,如果加上冬季风寒袭击,背部就会受凉,肌肉容易痉挛、疼痛,这种疼痛会放射到肩上区、肩胛区。如果长期反复受凉,小则患感冒,大则易患风湿病等。  相似文献   

19.
罗春明 《老友》2013,(9):63-63
本人自幼身体瘦弱,弱不禁风,进入中年后更甚,稍遇风寒或疲劳,便会感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四肢乏力,加之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导致脊柱肥大、腰椎间盘突出,因而经常腰酸背疼,浑身难受。为此,我除了每天坚持全身按摩和晨练气功外,还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学会了一种"敲打疗法"。20多年来,我坚持每天对四肢、腰部和颈部等处敲打,并成了一种生活习惯。那位老中医在传授"敲打疗法"时,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一根用质地坚硬的榆木加工做成的圆柱形小棍  相似文献   

20.
许多家庭都存有不止一种感冒药,有些人感冒后常常同时服用好几种感冒药。结果却是混用这些药后感冒并没有即刻解除,甚至还会引起不良反应。现在常用的感冒药如速效感冒丸、康泰克、感冒清、帕尔克、平安感冒液、感冒通等,其组成类似,作用大同小异,虽能减轻感冒症状,但都只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