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英语职业委婉语的语义模糊和扬升机制进行微观分析。分析表明,概念隐喻和转喻在职业委婉语实现委婉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概念转喻借助整体与部分间的同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模糊,而概念隐喻则借助相似认知域间的跨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扬升。  相似文献   

2.
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义范畴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及认知语境三方面,较为全面地阐释委婉语的内在实质、生成机制及其理解,以期促进对委婉语的认知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人们将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概念结构。本文运用隐喻化词语的认知模式,以英语委婉语为解读对象,以求揭示英语委婉语的隐喻本质及语域投射域范畴及其意义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们将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概念结构。本文运用隐喻化词语的认知模式,以英语委婉语为解读对象,以求揭示英语委婉语的隐喻本质及语域投射域范畴及其意义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隐喻理论、隐喻认知过程及隐喻的运作机制入手,探讨隐喻的两个主要语义特征:多样性和连贯性(包括概念系统内部的连贯性及其与文化的一致性)。文章最后论述隐喻的这两个语义特征对语言教学,特别是词汇及语篇教学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隐喻与委婉语的实质,对词汇,语法隐喻在委婉语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在语法隐喻中分析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隐喻与委婉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词汇隐喻中的委婉语是自下而上的思维模式,而语法隐喻是委婉语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人际交往中特殊的表达方式,人们借用邻近、关联的它事物来描述令人不悦或不敬的某事物,以期润滑人际交往中尴尬、窘迫的局面.认知转喻认为,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是对同一认知域中突显来源域和目的域的激活,并且二者之间必须具有邻近性和关联性.从这一点来说,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委婉语的生成方式具有很强的阐释力.同时,在认知转喻的量应下,委婉语的翻译策略也得以突破和创新,为《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汉语社会丧葬活动中所使用的委婉语,浸透着汉民族生死观念及其礼仪精神,其中汉魏六朝时期伴随着复音词大量涌现而成批产生的碑刻坟墓义委婉语极具个性,是以词语模形式构成以词根为词标的多系列词族,而其构成成分即词根语素则体现了由隐喻或转喻机制生成的人类经验——对与坟墓相近或相似现象的认知突显,故而其构造的认知理据主要体现为“阴阳两隔”“入土为安”等汉文化观念,语言理据则主要表现为由具有特定所指意义的转喻语素加上隐喻或转喻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委婉语词形成的彰显特殊语境语域氛围的语义表现。  相似文献   

9.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 ,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 ,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 ,即联想意义的运用 ,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 ,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的隐喻与转喻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委婉语生成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了解两者本质来帮助语言使用者及研究者更好地去理解和正确使用委婉语,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之间更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