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义生于乾隆十年.明义<题红楼梦>七绝20首的写作时间,在乾隆二十五年.袁枚误解了明义<题红楼梦>序中"先人"之义,误以为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明义誊抄<题红楼梦>寄给袁枚的时间,在乾隆三十一年."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是明义与尹似村讨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名联赏析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于乾隆甲辰年(1784)由广东肇庆经广西梧州、桂林进入湘水到达长沙,时年69岁。因慕岳麓书院山长罗典之名,投帖求见。罗典欲试奇才,于名帖背面,批上:此非子路何由也?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对袁枚的批评是清中叶重要的文学事件,其发生时间集中在乾隆六十年至嘉庆三年间。乾隆三十七年,章学诚随朱筠在安徽校文时,就对袁枚印象不佳。乾隆六十年以后,他在信札和《诗话》里对袁枚展开抨击,将其文学思想的弊端归咎于道德的沦丧。从嘉庆元年到二年,章学诚的批判视界转向袁枚的妇学观。嘉庆三年以后,他又因袁枚的《尺牍》与《诗话》中所记轶事,再次对袁枚文论及其伦理基础进行批判与清算。章学诚的袁枚批评涉及文学与伦理两个层面,且把文学问题推本溯源于伦理基础,这是理解清代学术与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袁枚与广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中叶的著名诗人,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但其创作成就和影响,实在二人之上。 袁枚平生事业的起点,是广西巡抚金鉷的荐引。乾隆元年(1736),袁枚来探望在广西巡抚幕中的叔父袁鸿,时年二十一岁。由于“家徒四壁,日用艰难”①,父亲只能给他二两银子作路费,托柴东升带他到江西高安府署,又借银十二两,只身坐倒划船进广西,历尽饥寒,于端午前一日到达桂林。但袁鸿官运不佳,旅桂三十年还只是个幕僚,深感没有出路,因而一见袁枚,便怫然大怒道:“汝不该来!”弄得他惶恐无措。不料次日引见巡抚,金鉷看到袁枚“长身鹤立,广颡丰下,齿如编贝,声若洪钟”②,不禁暗暗称奇。恰好此时有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袁枚《随园诗话》的长篇形式与乾隆盛世全社会作诗的对应关系,袁枚"性灵"诗观的非理论形态,袁枚早达早退的生活方式与乾嘉诗学、考据学各成专门之学的因果关系,中国女性被其"整体"地推上诗坛等几个方面,对《随园诗话》这一部人尽皆知的名著之实质,重新进行了诠释,而诗话与诗说二体的区别,也在乾隆盛世诗学的繁荣中为人所更易见。  相似文献   

6.
袁枚于乾隆十四年辞官隐居随园,在营造随园环境之余,读书创作,游览交友,乃至娶妾成亲.心境淡泊惬意,初尝归隐之趣.  相似文献   

7.
袁枚于乾隆七年至十三年出任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县令,显示出仁爱之心与非凡的吏才;但亦饱尝"俗吏"之苦,并因"风流"遭人非议,从而导致日后辞官.  相似文献   

8.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宗立派.自<绝妙好词>后,一种新的选词型态--选派词选确立,即通过选词确立宗派阵营.  相似文献   

9.
<正>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曾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其间以三百金买得隋织造的废弃了的隋园,稍加修葺,改名随园,园址在江宁小仓山下(今江苏南京市北)。袁枚三十九岁辞官以  相似文献   

10.
赵令畤词,在当时即颇受关注.其实他在鼓子词方面的成就也值得一提.从词史意义上讲,赵令畴的<商调蝶恋花>使联章体词功能和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它有着明确的创作意旨,人物塑造艺术特点鲜明.<商调蝶恋花>的出现,对后世的"说话"作品、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及元杂剧<西厢记>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表层象征系统和深层象征系统。表层象征系统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象征类型,它包括行为象征、实物象征、言语象征、数字象征和颜色象征等;深层象征系统是内隐的、本民族社会成员未能感知的"无意识模式"或"无意识结构",并分析了二元结构、三元结构、五元结构和八元结构思维模式。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象征是人们各种观念、信仰、制度的表达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深层象征系统,也就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的基本的礼俗、制度等都是按照某种结构形式规定的,并不是随意创造的;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分类系统和思维模式根源于自然现象和人自身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研究生是研究生生源的重要类型,也是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再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同等学力研究生的招生存在报名条件要求不统一,资格审查弹性大,复试录取把关不严等问题,致使培养过程中教学、科研等工作难以开展,论文质量无法保证,阻碍了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应规范招生制度,加强资格审查和考核力度,实行导师参与报名审查,专家组集体复试,限额录取,增加课程、实践环节的补修,实行真正的弹性学制,把好"出口关",从根本上保证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如受历史文化影响农民宗族观念重,民主习惯未形成,参政能力不平衡,村民自治不完善等.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政能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等途径,逐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4.
政府效能是政府执政能力的外化。影响政府效能的行政文化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不同层面的行政文化对政府效能有着不同的影响,提高政府效能亦有不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高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党建工作全局,确立以事业发展为目标,以"拥护核心、坚定信心、围绕中心、凝聚人心"为主线的党建工作格局,并在改革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论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土地利用的要求,阐述了重庆市开展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过程及保障措施,同时提出了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编制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既影响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又事关中国整个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进程。在陕西南部的山区农村,由于农民的参政权利有限,参政渠道单一,参政范围狭窄,参政制度不完备,严重地影响了民主建设进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民间合作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环境,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水平,推动整个农村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权力主体不明,行政不统一,自治政策不切实际,导致国民政府县政无为、无力、无效乃至失败。国民党第二次内政会议决定对县政制和政纲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国民政府初步建立起权力主体明确、组织充实有效、行政统一、政策适宜的县政。  相似文献   

19.
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要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此,必须完善乡村党的领导制度,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积极注入新鲜血液,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改善对农村自治和民间组织的领导,扩大党的影响的覆盖面;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以增城市中新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专业镇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而专业镇的发展又离不开主导产业的支撑;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确定主导产业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增城市中新镇为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立现阶段中新镇的主导产业为五金塑料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