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使得西方的财经理论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思想因素。关于“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的交锋,本文认为,这不仅是两个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学习和研究方法问题;应客观地科学地看待两种理论体系各自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政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荆襄磷化56万吨重钙投资失败为例,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分配论"提出的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这一财政理论问题.进而阐明科学性、开放性的"国家分配论",仍然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 ,把市场失灵作为公共财政存在的根本理由 ,把提供公共产品和满足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政府与财政的依法理财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社会抉择作为财政决策的政治过程。借鉴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 ,加快我国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职能的转变 ,努力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分配框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确立 ,“公共经济论”这个在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下诞生的理论越来越为我国的财政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 ,取代了长期在我国财政界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分配论。本文将公共经济论与国家分配论作一个系统的比较与分析 ,从而得出笔者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经济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理论界对财政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也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对财政本质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高培勇教授倡导"以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作为公共财政本质特征的新解释和公共财政框架的灵魂,以取代"国家分配论"的财政本质观,这一点值得商榷.我国社会主义财经还是应该坚持国家分配论的财政本质观.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财政理论和正确的财政观,应当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财政理论,并且加以适当整合和发展的结果。坚持"国家分配论",借鉴"公共财政论",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是我国在现实条件下形成科学财政理论和正确财政观的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7.
公共财政理论是近年引入我国的比较有影响的西方财政理论.它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以"市场失灵"为起因,以公共产品为对象,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进而认为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初步提出了以公共财政为方向的财政改革.因此,很有必要对公共财政的本质和在我国国情背景下的职责进行深入地研究,以便建立起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共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改革农村公共财政.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财政的现状和形成机制,探讨了在当前财政紧张的约束条件下,改革现行农村财政,构建合理的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 我国市场经济财政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入手, 论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出发点是"市场失灵", 其核心是"公共产品"理论, 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 论证了建立公共财政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理论和社会公共需要理论。我国现阶段,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应特别强化支持国有经济发展、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调节城乡地区差异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内容,注重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构建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点,通过对“六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评介,明确“六书”理论,特别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汉字发展和应用中的作用、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代“六书”理论的研究。对汉字形体学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六书”理论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释“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以钱解钱”的方法,从“诱”、“讹”、“化”三个基本概念看“化境”说的内涵和实质,译者只有充分发挥译作的正”诱”功能,努力避“讹”求“化”,缔结一场文学或文化姻缘,才能实现钱钟书先生一贯的“打通”思想,最终通向人类文明的巴别塔。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已发未发问题又被称为“中和”问题 ,朱熹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历过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重要变化。在旧说中 ,朱熹主“心为已发 ,性为未发” ,在新说中 ,朱熹主“心贯乎已发未发”。相应地 ,在修养方法上 ,朱熹也一改旧说的“先察识后涵养”而为新说的“涵养于未发 ,察识于已发”。正是在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这一思想演变过程中 ,朱熹确立了自己的问学宗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新概括,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命题。认为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从而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注入新的形式和内容,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每一个代表的哲学理论基础,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哲学理论基础。而在这种概括中,又尽可能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韦伯的组织理论,由于主题整体性的纷繁宏大,其内在一致性不是直截了当地论述,但是可以从其概念、相互关系和框架安排去把握.韦伯对官僚制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代传教士郭士立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展示宗教、新闻、科技在刊物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对它的性质进行概括。同时指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它是和平、平等的文化传播形式向不平等的形式过渡的一个代表性类型。郭士立的刊物在中国既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又体现着打开中国国门、服务于殖民者的明显动机,郭士立本人的侵略性更不容忽视,编纂者及其刊物都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新闻"喉舌论"产生的社会根源,比较马克思和中国改良派两种"喉舌论"的差异,探讨西方产生自由论、中国产生"喉舌论"的必然性,认为自由论和喉舌论都是人们对新闻实践和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今天,我们所提倡和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喉舌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之"面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是中国人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个中国本土的社会心理概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它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频繁地使用着,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面子"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理论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