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迁移人口不断向城市群迁移,如何优化城市群人口分布成为每个城市群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选择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人口分布效应。研究发现,城市群人口分布随着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不断深化呈中心化态势,相较于其他城市群而言,这一特征在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城市生产率增加效应在不同城市间具有异质性,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均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中获益,但中心城市的获益程度更高,从而导致城市群人口分布的中心化态势。此外,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强化城市群人口分布呈现的中心化态势;随着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不断深化,高技能劳动力在分布上也呈中心化态势。在迁移人口不断向城市群迁移的背景下,研究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角度为优化城市群人口分布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可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优化人口分布方面的顶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迁移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瓶颈。表面上看是城市户籍制度阻碍了城市移民的迁移,但实际上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资产(房地产)不能随人口转移而导致的城市移民的安置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土地资产的沉淀,既增加了迁移人口的城市安置成本,也增加了他们脱离乡村的退出成本,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迁移。另一方面,目前城市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提供的住房仅仅限于已有的城市居民,且住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财政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对城市政府是一种负激励,导致了中国城市化空间区域上的无边界约束和人口城市化的严重制约。因此,如何为城市政府寻找一种对外来移民提供城市住宅的解决方法和激励措施,就成为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移民的关键所在。将农村劳动力移民的土地资产进行置换来解决移民的城市住宅,对城市居民的所有住宅实施房产税收作为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是一种现实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城市功能和城市人口问题作了相应研究。深圳城市发展和人口发展现象表明,城市功能和城市人口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一方面,城市功能的形成、发展,对人口形成吸引、聚集、分配、培养等规定性要求;而人口有效聚集和配置,也对城市功能的建立和实现具有促进和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功能不尽合理和不尽完善之处也给人口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增强城市承载功能、经济功能和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对实现深圳城市功能和人口发展相匹配的良性互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昕 《河北学刊》2020,40(5):163-167
<正>引言相比于其他国家,当代中国乡—城人口迁移的最大特点是迁移的不完全、不彻底,实现了人口从农村的流出,却并未实现人口在城市的定居[1]。住房已成为影响乡—城迁移人口在城市定居主要因素之一,农民工作为乡—城迁移人口的主体,解决其住房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发布为标志,中国住房保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意味着中国移民时期的到来。中国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不仅对单个城市的经济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全国城市发展格局、城市体系和城市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流动人口有其独特的流动特征、空间分布和趋势,而建立一套开放的、公平的和宽容的城市政策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制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出台新的城市设置标准,建立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韩城市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国城市化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 ,城市拉动型的城市化 ,即实行以原有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布局 ,通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实现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 ,充分、自由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第三 ,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韩国城市化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消极后果 ,主要是汉城人口过度膨胀 ,造成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 ,以及从 2 0世纪 6 0年代到 90年代中期的农村的衰落。同韩国相比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是 :城市拉动型城市化和农村内发型城市化同时并举 ;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 ;积极、稳妥、有控制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韩国城市化对中国城市化的借鉴意义有三个方面 :第一 ,在建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时 ,必须注意避免城市规模过大 ;第二 ,把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 ,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原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少星 《东岳论丛》2020,(12):168-175+192
城市老年人口分布具有高密度、低比重、高绝对增速、低相对增速的总体特点,但各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老龄化进程差异。城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型式表现出类型多样性、空间稳定性和趋强的秩序性,并具有单中心化、多中心化、单中心抬升、多中心抬升等变化类型。与常住人口密度分布相比,城市老年人口分布的整体秩序性较弱,且变化程度相对较大,部分城市的增长型式完全相反。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间比较表明,随着城市规模增大,城市老年人口分布的秩序性具有非线性增强特征,单中心城市老年人口的最大理论密度和衰减速率趋于降低。应充分把握城市老年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空间规律,促进老龄服务及养老设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移民限制下我国人口城乡迁移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人口流动政策也经历了从自由流动到严格限制、再到改革放宽三个发展阶段.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移民限制政策下,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城乡迁移轨迹表现出其特有的时序性特征和空间性特征.在时序性方面,我国人口城乡迁移经历了自由迁移、限制迁移和周期性流动三个发展阶段;在空间流向上,省际和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人口流向逆转,行政区划分异以乡村向城镇迁移为主.与一般的人口迁移规律相比,我国人口的城乡迁移在移民限制条件下表现出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的滞后性和当前明显的"候鸟式"周期性,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人口移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总是伴随着人口移动,人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贫穷地区流向富裕地区,改变着聚落的空间类型和开发的强化。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移动以及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曾经给发达国家造成很大障碍,也一直在缠绵着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因而人口移动问题研究得到许多政府决策者的重视。事实上,乡村向都市的移民以及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一直是都市人类学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都市化是指生活在都市地区的人口比例的增加,也是指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过程。在我国,人们一般称为城市化。目前,对这一概念本身的定义以及它的划分标准,尚不一致。但是,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都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无论用什么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今天世界上有40%以上的人住在城镇,总数超过19亿。仅城市人口,就相当于本世纪初期的整个世界人口。探讨世界人口都市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有计划地进行城市建设,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市化道路,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加快人口城镇化是江苏在新世纪最大的增长空间,但尚存在滞后现象,必须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多层次发展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建立市场化“经营城市”机制,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快速推进而城市人口却频繁向乡村迁移,这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较为独特的现象。当代中国的逆城市化是人口众多的新中国在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之下所选择的以计划经济为主要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产物。大量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持续迁移不仅对城市,而且对农村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素对西宁市人口容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环境因素已成为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从限制人类活动的环境因素与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依据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西宁市合理的人口容量以及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问题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合理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发展进程与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关,准确度量城市化成本是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选择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中国的城市化成本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即每增加一名农村迁移人口,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所增加的费用。城市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由三项内容组成:社会保障支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以及教育支出,经测算,2012年中国城市化人均成本为16859.3元。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人口“西进运动”与西南城市的发展何一民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而造成了中国东部人口大规模地向西迁移,这就是近代中国人口的“西进运动”。“西进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后果即是推动了西南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战时人口的变动和...  相似文献   

16.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城市住宅空间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城市空间拓展为大背景 ,从人是最具有“领域感”动物的观点入手 ,探讨了住宅空间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 :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依存关系 ,私有空间在人的价值上的“标签”含义 ,公共空间与城市发展水平提升的互动关系 ,城市的整体大空间与住宅空间的平衡发展等。并以中外城市空间扩张特别是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住宅区演变为例 ,阐明了人对私有空间的“占有欲”在城市空间消长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世纪之交,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大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大转型时期,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卜)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仍远低于国际水平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自身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据调查,从1949-1997年近50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从2740.6万人增加到2.14亿人,增长了7.8倍。正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城市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空间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化发展实现了"空间消费转向",空间消费日益成为城市消费文化的象征,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对个人消费及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拓展空间消费、重构城市与区域空间、加强空间消费的设计与创意,是推进城市消费发展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陈跃华 《南方论刊》2004,(11):12-1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农村人口的流动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只有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村劳动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流动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住房价格持续分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持续性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经由城市劳动力流动和企业迁移,通过影响城市产业结构聚集状态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发生。具体而言,住房价格分化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过度的价格分化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005-2017年地级市相对房价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和空间效果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相对住房价格显著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对本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呈现"倒U型"影响,对周边地区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正U型"影响,同时加剧了我国整体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程度。应坚持房价过高地区的住房宏观调控政策,避免房价过度分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适度打破城市边界以实现区域城市资源共享和发展机会公平,适度调整城市资源聚集程度以达致资源高效率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