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引言 IS-LM模型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基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个尝试性的解释"一文中提出来的;而传播该模型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所以该模型又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模型".后来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也以此作为分析宏观经济和政策运用的重要工具,并认为IS-LM模型分析简要地概括了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的要点.不过,传统的IS-LM模型是在封闭的条件下,通过利息率的调节和引致的国民收入变化,使I=S,L=M.在开放条件下加入汇率因素后则有很大的局限性并进一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尚煜 《统计与决策》2007,(15):119-120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从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IS-LM模型将利率作为联系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枢纽以来,利率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从1996年以后,逐渐开始尝试以调整利  相似文献   

3.
严梅 《统计与决策》2013,(5):158-162
现实经济一般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所构成.利用IS-LM模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总是显得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乃是对IS-LM模型还不够熟悉,还不能灵活地加以正确运用.因此,文章针对IS-LM模型的变动状况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细分化,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1财政政策与就业经济增长和充分解决失业都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习惯上我们总是认为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和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的增长一般会带来就业的增长。凯恩斯在《就业、利息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我国会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的时滞性是政策实施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确定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量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路径,通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量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找出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研究了传统凯恩斯主义IS-LM-PC模型的SVARMA模型表示,为宏观经济计量分析建立SVARMA模型提供了模型设定依据;其次,建立了VARMA/SVARMA模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另外,基于SVARMA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1)SVARMA模型与SVAR模型的分析结果存在重要的区别;(2)在政策实施6-7期前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发生逆转;(3)宏观经济的价格水平存在粘性;(4)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对实际产出的影响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7.
段宗志 《统计研究》2003,20(9):60-4
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是近年来我国理论和经济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大多从需求、供给两方面分析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实际上 ,我国选择了借鉴运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扩大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实践已证明这一选择客观上取得了积极效果 (丛明 ,2 0 0 2 )。可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 (吴树青 ,2 0 0 3 ) ,本文认为还有必要以凯恩斯主义的IS LM模型为理论依据 ,分析制约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因素 ,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理性预期模型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分为前期有效、当期有效与后期有效后发现,即便是在理性预期理论框架下,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都是有效的,不同的是,在理性预期理论框架下,宏观经济政策仅表现为前期有效。在经验证据上,本文分别以我国和美国的相关实际数据为样本,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货币政策不仅是前期有效的,而且后期也是有效的,相比而言,美国的货币政策却表现出前期有效、后期无效的特点。究其原因,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政策信号传递以及公众对货币政策预期形成方式不同,但无论公众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符合什么形式,它都会对宏观经济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经济政策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下宏观政策的IS-LM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中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了包括4万亿拉动内需的十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上述经济政策进行了效果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内很难取得成果,现行的政策实施不仅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的综合政策.  相似文献   

10.
消费价格指数是官方统计对消费支出价格变动情况的一个基本描述,其数据质量高低在影响公众经济行为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一国(地区)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文章以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体系为研究对象,就美国统计实践中的传统CPI指数、PCE指数、C-CPI-U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编制原理的改进、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和可操作性等方面阐述了形成美国现有消费价格指数体系的原因。最后,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CPI编制状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统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董根泰 《统计研究》2004,21(11):47-5
一、部分国家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支持评价体系简介 1.生产者支持估计 生产者支持估计(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简称PSE),是因为政策原因而从消费者和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转移的年度总货币价值.生产者支持估计包括隐性和显性转移(支持).所谓隐性转移(支持),就是指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谓显性转移(支持),主要是指表1中的从B.到H.共7项.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晓芳 《统计研究》2004,21(11):52-3
一、引言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忽视了大多数投资项目所具有的不可逆性和投资的可延迟性.所谓不可逆性就是说投资的初始成本至少部分是沉没的,当投资者改变主意时也不能完全收回投资的初始成本.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还存在着投资时机的选择问题,即可以现在投资,也可以推迟投资以获取未来有关的更多信息.而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实物期权理论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McDonald和Siegal(1986)基于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了不确定条件下投资时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许宪春 《统计研究》2006,23(1):16-21
 国民经济核算 方法制度 改革 GDP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民  何信 《统计研究》2005,22(2):67-6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 999年 ,Artzner,etal公开发表了他们的研究“一致性风险度量” ,推动了风险度量问题的研究[1 ] 。从风险度量的发展过程 ,有很多种风险度量被提出 ,各自都在阐述自己方法的优点 ,可以说风险度量论坛众说纷纭。用什么来度量金融风险的大小 ?究竟如何正确理解风险 ?应该如何去合理的度量 ?选用什么样的风险指标 ?风险度量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框架 ?在标准框架下各种风险度量有何不同 ?有没有新的度量方法 ?金融风险度量标准追根求源的研究和讨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  二、风险特征及其度量公理人们基于不同的目…  相似文献   

15.
国外数据挖掘应用研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这一术语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但我们一般可以简单的认为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趋势或模式的过程。尽管有些人不愿承认数据挖掘与统计学的内在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数据挖掘的确脱胎于统计学,因此也可以说数据挖掘是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创建预测行为的模型。需要强调的是数据挖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明”的过程。换句话说,数据挖掘所探寻的模式,是一种已有的、只是隐藏在数据中、暂时没有被发现的知识。世界上对数据挖掘的正式研究始于1989年8月举行…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两种随机性基本概念的差异是一个数据值xt 的下一个值xt 1是随机的出现 ,还是在某种确定性的方式下出现 ,这是点随机方法与轨迹随机方法的主要分歧 ,并由此展开了两种方法上的讨论。由于他们面对的是同样的研究对象 (时间序列 ) ,所以二者具有某种关系 ,以使传统方法的丰富资源可以与动力系统相联系。他们二者之间的具体方法以及在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数据的统计特性 (指时间序列 ) ,能够使我们具体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传统方法中的标准差 (反映变化 )在动力系统中是如何体现为变化以及变化的持续性的。  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统计研究》2006,23(3):71-74
2006年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对2004年GDP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该年GDP数据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加了2.3万亿元,其中的93%出自第三产业。1992年进行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之后,已经对1978年至1992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过修订,因此,这次GDP历史数据修订的时期确定为1993年至2003年,并发布了修正后的数据。这样,我国GDP数据时间序列的可比性进一步加强。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过去我国货币缺口和均衡程度的判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相似文献   

19.
可比收视率与电视节目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如何衡量电视节目的质量,事关电视事业发展的导向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是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据了解,目前中央台和许多省份的电视台及有关广播电视的管理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对电视节目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但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这给电视节目的科学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我们不揣浅薄,尝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统计标准属性及研发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蒋萍 《统计研究》2006,23(3):22-27
国际统计标准与准则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标准(如SNA(1993)),第二类是特殊领域或具体问题的统计标准(如国际收支手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季度国民经济核算、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非盈利机构手册、资本存量统计手册、金融稳健指标编制指南等),第三类是分类准则(如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