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汪海峰 《社科纵横》2012,(11):71-73
西北“花儿”按地域可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三大类。不同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较为热闹固定的民间展演活动,“陇中花儿”现在没有演唱会,“陇中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失传。近几年,在陇西县搜集到的陇西山歌就有两百多首,不但证明了“陇中花儿”大量存在于民间,也以此证明了陇西是“陇中花儿”的重要传唱地。陇西山歌使用当地方言、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了下来。同所有的山歌一样,陇西山歌与陇西方言也是密不可分的。限于篇幅,这篇文章不专门讨论陇西方言,只想以陇西山歌里常见的方言土语为例,分析这些词汇所传达的特殊情感以及民俗生活点滴,至于整体陇西方言背后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则有待于方言学者来考证研究了。  相似文献   

2.
王耀东 《社科纵横》2005,20(2):142-143
在当今寻根问祖的热潮中,“李氏文化”这一概念逐渐形成。“天下李氏出陇西”已成共识,因此,与“陇西”有关的陇西、天水、临洮等市县都希望成为李氏文化的发祥地。李氏文化究竟落到何处,曾一度被激烈地讨论过。今天,尽管这个悬念早已尘埃落定,但把李氏文化确定在陇西县,仍为绝大多数人所不理解,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辨了《汉书》中“陇西郡”是因该郡位于陇坻(今之陇山)以西而得名之说,认为该说符合实际,是正确的,而《水经注》有关“陇西郡”是因其郡治所狄道位于滥水流域的另一个“陇坻”之西而得名之说,实证不足,有失正确。  相似文献   

4.
李翱交游考     
李翱交游考郝润华李翱(772—838),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李翱一生交游颇广,他在《故处士候君墓志》中写道:“候高字玄览,上谷人,……与平昌孟郊东野、昌黎韩愈退之、陇西李渤浚之、河南独孤朗用晦、陇西李翱习之相...  相似文献   

5.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尽管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但通过不同时期的求同、会通、创新等阶段实现了理论上的互动融合,并且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三元一体”文化格局.三者的互动融合除了知识精英的理论探索与努力外,现实的需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因祭祀祖先这一实践需要而出现的“寺观立祠祭祖”现象成为儒释道互动融合的路径依赖之一.本文即选取“寺观立祠祭祖”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士僧道交往”和“祭祖仪式的彼此影响”三项内容具体分析儒、释、道互动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朝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悠久的城市,素有“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中华女祖的故乡”、“三燕古都”、“东北佛教传播中心”的称誉。朝阳三燕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中心是朝阳市包容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韩平德 《青岛画报》2011,(11):70-71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郎君庙遗址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渔盐文化史。  相似文献   

8.
一 铃木大拙是日本现代著名哲学家、佛教学者,他在国际上享誉甚高,有“日本禅学泰斗”、“世界禅祖”之称。我国近几年也相继翻译、介绍了他的《禅与日本文化》、《禅者的思索》等著作,有关铃木大拙及其思想的研究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原因,侨居世界各地的广东潮人人数众多,目前约1000万人。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很多已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声望。因语言、文化、风俗、习俗、习惯等关系,他们“认祖归根”,“思乡爱国”的情绪十分浓烈。凡有海外潮人聚居之地,必有潮州同乡会、宗亲会等纯属地缘性的民间社团组织。海外潮人都能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还关心祖国的富强,积极支持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投资设厂、捐款办学、修桥筑路、赈灾救荒、举办慈善福利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与…  相似文献   

10.
从《礼记》看礼建构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产生于天地崇拜、祖先崇拜。这种崇拜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它反映了人们认识观的客观性,是礼教文化观念的最初形态。礼在建构中具有了理性基础,也就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虽经历史磨砺而无法消亡,并将长久地因承下去,发展、嬗变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奠基者是孔子,但其思想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的周公.周公作礼,一方面建立了完备的 (相对于夏、商而言)、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的国家,另一方面则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这套思想观念的核心,就是所谓"德"——"天"、"孝"——"祖"的双重统一:"德"是和"天"相配的,"孝"则和"祖"相对应,而"祖"和"天"本来是一而二、二而一,统一不可分的. 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原始人不分物我,因此在原始人的思维中,与自然浑然不分的感性互渗意识占据了支配的地位,所以祖先崇拜是和图腾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所谓图腾总是一些动物或植物.在原始的图腾崇拜中,原始人直接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同祖先等同起  相似文献   

12.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古渔场、郎君庙遗址承  相似文献   

13.
坐落在红岛的韩家民俗村,是在挖掘整理古东夷文化,渔祖郎君氏、盐宗夙沙氏为代表的渔盐文化遗产、神话传说基础上修建而成。据考证,韩家村是中国海盐生产的发源地,同时,也保留着历史悠久的中国渔业发展印记。如今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制盐业煎煮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也体味着自古至今渔舟唱晚的悠闲与安祥。  相似文献   

14.
<正>《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以下简称为《亦神亦祖》)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研究助理教授贺喜所著。本书在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收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合作主编的《历史·田野丛书》丛书,于2012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信仰层面,来研究粤西南一带呈现的亦神亦祖的祭祀现象,再建了区域社会发展脉络,可以说为区域社会史、宗族和民间信仰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理路。同时,这部著作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雷州半岛民俗文化的专著。《亦神亦祖》一书正文共分7章,另有绪论与总论两部分。贺喜在书中首段即开宗明义  相似文献   

15.
从《实业计划》看孙中山的现代化建国思想文毅吴祖鲲孙中山作为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一生立志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创立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一个至善完美的社会。他提出了一个在经济上振兴中国的较为完整的建设近代工业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在...  相似文献   

16.
耆那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教徒自称该教是“永恒的宗教”,相传教主大雄(原名筏驮摩那)是第二十四祖,在他之前已有二十三祖,在耆那教的文献中曾赋予每一位祖师不同的名称、色彩和标帜,如一祖名勒舍婆那陀或称阿底那陀,金色,以公牛为标帜;六祖名巴特摩巴罗波,红色,以红莲为标帜;十九祖名摩利那陀,金色(裸体派)或蓝色(白衣派),以水罐为标帜。其他各祖有白色、绿色等,所用标帜多为动物,为马、猴、蛇、鹿、  相似文献   

17.
家谱,产生于先秦时代,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家庭发展史,它同帝谱、郡谱等谱系一起,构成我国古代的谱谍学,成为社会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每部家谱,都可为家庭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以及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研究提供大量第一手的重要资料。家谱虽然记载的是一个同宗共祖的家庭的繁衍生息情况,但透过家庭这个“沧海一粟”之光可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数千年来,编修家谱,研究家谱,已形成中华民族之族谱文化。编修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它常常与国史、邑志并列而受到各个家庭的重视,素有“谱以传信…  相似文献   

18.
张法 《求是学刊》2016,(1):111-119
中国上古仪式中心从空地和坛台到宗庙的演进,其实质是在天神地祇祖鬼一体的结构中,由以天为核心到以地为核心再到以祖宗为核心的演进,中国上古历史演进的特色是在血缘基础上进行文化的质的提升。祖庙中心的具体演进,在商代以"宗"为主要语汇,在周代以"庙"为主要语汇。祖庙中心构成了古代仪式中心进入宫殿中心之前的重要形态。  相似文献   

19.
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发起并主办的“中国家谱首届学术研究会”于1988年7月10日至15日在山西五台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澳门等地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广泛交流了中国家谱在国内外的收藏和利用情况,讨论了谱学的有关学术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谱学研究提出了许多设想。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家谱是一个既有民族文化精华又有封建糟粕的史料宝库,科学地研究家谱,将对清除封建主义影响、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作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海外华人的寻根问祖,开展与各国人民的交往,有利于我国开放  相似文献   

20.
一避讳是我国特有的风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种特殊礼制。在西方,基督教徒的小孩受洗取名,不但不回避、而且有意识地与敬爱的尊亲、长辈同名。斯拉夫人的名(教名)和姓(家族名)之间,还得加上父名。以帝王、英雄、闻人、学者、发明家、创始者的姓名来命名事物,作为纪念,加以褒扬,千人写,万人叫,更是视为尊荣。而在我国,则君主、圣贤、尊长、父祖的名讳,口头上不能叫,文字上不准写,必须用各种方法来回避,这就叫做避讳。避讳原先出于子孙对父祖的尊敬,后来发展成为维护君臣、父子、尊卑、上下等级从属关系的制度。避讳制度始于周、秦,盛于唐、宋,下迄清末。它维护宗法制度和三纲五常,禁止犯上作乱,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工具。民国以来,实行共和,避讳作为一种制度是被废除了。然其遗风,恐怕还不能说是完全泯灭了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