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由于互联网的易介入性和直观性,使得色情的内容随处可见.一些具有猎奇心理的人终日在这些网站上留连忘返,以满足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性需要.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个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网络色情成瘾的嫌疑.网络色情成瘾的病症表现为在线性活动开始干扰你的工作、学习、正常娱乐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组织的智障     
杨明喜 《公共关系》2001,(12):24-24
替身出租 世界上第一家主要为名人提供替身的出租公司是美国人史密斯于1976年创办的,公司拥有一大批长相与世界知名人士酷肖的人。随时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长相像里根、布什、克林顿或看起来像希特勒的人,甚至可以同时给你提供三个“拳王阿里”。美国的一些名人为避免在公开场合露面,很乐意出高价到公司雇请替身参加社会活动。这家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二千多名工作人员和大量电脑资料的大公司。  相似文献   

3.
那些流行的政治神话通常认为俄罗斯就像它国徽上的双头鹰那样注视着东方和西方。然而实际上,俄罗斯对待东方和西方是非常不同的,它总是有意识地面向欧洲和美国,而亚洲部分往往成为其遗忘的角落。在21世纪初,俄罗斯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会引起潜在的灾难。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面临  相似文献   

4.
大凡上网的人都多多少少遭遇到流氓软件的“骚扰”,它们像病毒一样委琐地潜入用户电脑,不经用户同意,便劫持浏览器,弹出大量广告,甚至拒绝用户卸载……虽说流氓软件不像病毒那样直接破坏电脑系统,但其“流氓行径”令人厌恶不已。更让人们忧虑的是,如今法律对此还束手无策,而流氓软件已经形成“灰色产业链”,通过大量的流氓软件,幕后黑手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5.
网络色情是指在网上以性行为或者人体裸露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目的在于挑逗浏览者的性欲或满足人的性猎奇心理,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教育、医学和艺术等价值。对于网络色情,现有评价贬大于褒,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色情在休闲娱乐、满足大众欲望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网络色情发展史网络普及在国内是近几年的事,相应算起来,网络色情的发展也不过五六年光景。不过就发展经历而言,它已经是一波三折,度过了好几个阶段,大致可划分如下:1999年之前是“启蒙”期;1999至2001年是“摸索”期;2002年到现在属于飞速发展和初步成熟期。1995年,国内开始出现网…  相似文献   

6.
旅外中国学者丁学良近日投书,以其拳拳赤子之情,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在21世纪初期可能面临的极其严峻的国际环境,以警示国人: 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其“头号敌人”美国绝不会容忍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崛起为世界强国美国想要在15年内像搞垮前苏联那样拖垮中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取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同时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等网络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对新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强,由于其所处特殊生理阶段、分辨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弱等特点,就会对电脑产生依赖,严重的会成为一种疾病。本文主要从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分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正常社会化的影响,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三个方面来着笔。  相似文献   

8.
在西文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我国,而且大学生也是主要的使用者,但是,大学生上网成瘾并没有成为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更少有大学生因上网成瘾而导致毕不了业,误入歧途或自杀的案例。这说明网络成瘾的原因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只要一接触就会像吸毒一样无法再摆脱,网络具有“电子海洛因”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使用网络的方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我国的教育管理方式、社会管理的缺失及网络本身的吸引力所致。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说法并非始于近几年,这种说法可能比中国崩溃论还早.这种对中国是21世纪主导力量的断言,或者是基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乐观,或者是基于对西方现实社会的极度失望.但是,本文关于中国道路开启全球新时代的断言,并不是在重复中国世纪的说法.笔者并不认为西方国家会在21世纪急剧衰落而完全丧失竞争力,尽管西方国家在全球的退缩是一个历史趋势.笔者也不认为中国会像美国主导20世纪那样主导21世纪,尽管中国很可能在整个21世纪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秩序的基本课题。中国和美国之间,是否会发生过去那种崛起大国与传统大国的冲突,也成为理解21世纪世界格局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张焱 《现代交际》2002,(9):59-59
“惯用语”就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习惯性用语。“惯用语”虽是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不自觉使用的,但它却会暴露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正因为如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你与人初次见面时,只要留意对方的“惯用语”,你就不难掌握交际对象的特性,先声夺人,进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这“惯用语”就是一种简单的解读人性格的密码。只要你成功地破译了密码,就像给电脑输入了开机密码,下一步你就可以逐步运行,直达目标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建国至今也就二百多年的时间,却在19世纪末一举成为世界性大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霸主国,在21世纪之初继续列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这当然会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13.
雅芹 《女性天地》2012,(9):56-57
童心是我们固有的一种能量体,它会随时散发出无尽的快乐与满足。1.在纸上随意画个圈,它像——天上的圆月→第2题硬币→第3题2.当你打开收音机,调拨频率时,会发生以下哪种情况?听到喜爱的歌曲时,默默地停下来→第4题调来调去都没有想听的节目→第3题3.当你低头看手中的键盘和鼠标时,会联想到以下哪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参加一个心理学课程,主持人说:“你会成为你最憎恨的那个人。”这句话一针见血。憎恨父亲的儿子,通常是跟父亲最相似的;憎恨母亲的女儿,也最像母亲。我们非常憎恨某人,不知不觉间,却变成像对方那样的人,这不是最大的笑话吗?某人憎恨上司,离职后仍然在别人面前咒骂她,  相似文献   

15.
张凡 《职业》2011,(9):149-14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是争取人们心灵的坚强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话语怎样。有的话语像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语像枯草的影子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努力使你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星吧l”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语言艺术,并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有一个越战时期的残疾军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名字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耳熟能详——鲍勃·威兰德。他并不是靠作战的英勇和赫赫战功而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的,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是意志的化身,勇气的象征,奇迹的创造者。在谈论人生境遇,在教育后代的时候,人们会说,要像鲍勃·威兰德那样!1969年,当鲍勃·威兰德刚刚23岁的时候,他正以大学的棒球主力队员而闻名。这个时候,他接到了让他应征从军  相似文献   

17.
激情哪里去了?他深情地注视着你,手从你的颈后滑向背后。你们的情话和亲吻没完没了,火一样的爱。人过30岁,已经大多没有这样长时间的性抚慰了,他们已经知道如何熟练地进入佳境了。殊不知,性交前的高质量的撩拨,会把你带回到10年前令人销魂的夜晚。在你追回激情之前,你要明白,你的激情跑到哪里去了?5至10年的性生活已让许多人的性前戏落入俗套,成了习惯。没有新意,怎会有激情?像吃饭和穿衣一样,性前戏也要在适应中翻新。有80%的美国男人和70%的美国女人认为,这种不断翻新的性生活艺术会把人带到销魂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不…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家庭中,一个人患癌症已经很痛苦了,有的家庭甚至出现两个、三个癌症患者。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上海癌症研究合作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100对死亡夫妻中可能有5对"夫妻癌"。很多朋友听了这个数据会心头一凉,难道癌症会传染吗?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科主任赵洪指出,尽管癌细胞在患者体内会扩散和转移,但它并不像细菌和病毒那样,出现"人传人"的现象。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把  相似文献   

19.
塑料袋,这个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同时也侵蚀着人们的健康,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生活中如果真的不使用塑料袋也会带来诸多不便。于是,许多消费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近日,笔者在一些农贸市场走访时发现,各家商铺的摊位上都摆放着  相似文献   

20.
尽管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民航部门在空防安全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万无一失。今年1月24日,一位强迫症患者,腿上绑着自制的爆炸装置,竟顺利通过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安检,在重庆飞往成都的飞机上充当了“人体炸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