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表明,梦不是没有价值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事实上是一种愿望的实现。用《梦的解析》中阐述的理论与方法来对《妞妞》一书中的作者及其妻子的梦境进行分析。通过对两人梦境的详细分析,再现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借此来诠释梦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及价值,以及梦的背后所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夏目漱石这两位中日文学巨擘在文学意义上关系密切,他们的作品集中,有两部作品在形式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相似性,那就是《野草》与《十夜梦》,这具体表现在一“暗”一“明”两个方面,所谓“暗”就是指这两部作品集中有一部分作品的意义显得不是那么明朗直露,它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我做梦”这种“由具象到抽象”的表达策略。要强调的是,他们现代手法的运用仍是着眼于文章意义表达的完整性;所谓“明”是指这两部作品集中有一部分作品采取了一种“由抽象到具象”的表达策略,这时作者不再是借助写作技巧来极力遮掩自己的内心隐秘,而是通过像《百喻经》里“讲故事”的形式,最直接最明朗地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而这一点又常为研究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科学地分析了梦的成因,指出了梦的作用和积极 意义。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集《野草》是身处黑暗中的鲁迅在心灵的炼狱中熔铸出来的鲁迅哲学,其中的“梦”体现了他独特的梦意识和象征性的艺术实践。本文将从“梦”的叙述与“梦境”的角度对《野草》进行新的解读,以期能够抵达鲁迅诡谲的心灵深处与之对话。  相似文献   

5.
以弗洛伊德及荣格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通过对《梦李白二首》的解析,回顾李白和杜甫同游齐梁的诗歌对话,探索杜甫之所以入梦的现实基础。以此发掘李杜"惺惺相惜"和杜甫潜意识里蕴藏的对命运不平,对现实不满的深层原因,及其忠君爱民的政治理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安和痛苦不堪;而处于“幻影之盾”中的夏目漱石是用“死”的炭火来锻炼“爱”的真金,即“因死见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无奈和悲哀无助。另外,鲁迅与夏目漱石又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反对一种虚假的爱与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探讨了须一瓜短篇小说<雨把烟打湿了>中的主人公蔡水清的双重人格:一方面是高雅和高贵,一方面却是卑微和难堪.并由蔡水清的人格悲剧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中农村与城市两种文化形态冲突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8.
《苦闷的象征》:西方文化思潮的创造性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闷的象征》深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它吸收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冲动——压抑——转化”说的理论框架,但对其具体内容加以改造(一)用柏格森哲学中的“生命力”代替其冲动之根源——“性本能”,并赋予“生命力”现实性、创造性内涵;既与柏格森划清了界限,又把“生命力”与克罗齐的“创造性”联系起来。(二)用“生命力”代替被压抑之物——“本我”,用“社会外界约束”代替压抑之力——“超我”,把偏狭的“性苦闷”拓展为深广的“人间苦”,并借鉴康德、席勒的学说,使其中的文艺活动获得“性宣泄的快感”变成“自由创造的欢喜”。(三)用“象征”代替其转化方式——“改装打扮”,又借立普斯的“移情说”作为获得自由心境的保障,并把创造的欢喜扩延到鉴赏领域,认为鉴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而实现了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创造性整合。  相似文献   

9.
鲁迅其人其作所包含的大爱境界是被当今评论者遗忘的一个角落。鲁迅的大爱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科场案引起的一系列变故是鲁迅与封建阶级决裂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是大爱产生的前奏。基于对中国历史与现状的充分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知识,鲁迅形成了自己关于爱的理解。爱意味痛苦、牺牲与挣扎,它对灵魂的拷问使鲁迅的大爱更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结合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梦 ,从而阐明梦的发生机理 ,对梦发生的心理内驱力、梦的形式与改装手段、梦的材料与来源进行剖析 ,揭示出梦发生的道德意蕴。可以说 ,道德意蕴是梦的最终本质  相似文献   

11.
晚清梁廷柟的《小四梦》杂剧中,《断缘梦》是值得注意的。与其他三剧相比,此剧无复依傍,直写自我情怀。以梦幻笔法表现人生感慨,以荒诞情节揶揄社会现实,虽然太多鬼气,但不失为清代杂剧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鲁迅《野草》的文本分析,以死亡和梦这两个意象为基点,力图寻找鲁迅心理投射的基本模式,以达到对《野草》意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弗·司哥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象征,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告诉我们:以物质追求为目的的"美国梦"是必然破灭的.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学一直未能摆脱乡村化的底色,延至晚清,还是在扬州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小说<风月梦>,它符合城市小说的三个基本特征:小说场景的城市性,故事人物的城市属性,而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当时的城市心态,表达出对城市生活的独特反思.本文从题材内容、叙述方式、文化格调三方面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王韬小说《三梦桥》中的梦在整个小说叙述中所起的作用、它与人物心理、情节发展、叙事时间的关系问题。从叙述者对梦的利用、调控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持男性立场、带男性偏见的、狡猾的叙述人,他通过几个梦的戏法,把男人的一次婚变叙述成一桩奇迹。  相似文献   

16.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他站在文化的断层上 ,充满着对传统的背弃与留恋 ,对新文化的认同和批判的艰难选择与苦闷 ,只好借梦境来渲示自己内心强烈的心理冲突。《梦十夜》以散文的笔调 ,哲理的内蕴 ,以梦境的非理性形式表达清晰的理性 ,将对爱及两性的思考、文化的苦闷、希望与存在角逐的悲哀凝成一部多声部的协奏曲。爱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对爱的思考和对死的关怀是同等的 ,两性关系的相吸、相爱、相克使得个体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此消彼长 ,无不反映了人生的真实的侧面  相似文献   

17.
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梦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占梦文献,对于研究我国早期术数文化具有一定意义。其中的瞢、、绎、择、祷、皋、幅、驷、畐等字的释读以及残文部分,需要进一步地训释和补充;其中记载的食梦之神,正如学者所指出,与《白泽精怪图》中的伯奇有一定的联系。《日书》梦篇中的推导理论已经具备后世术数原理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张恨水在40年代抗战背景下创作出的小说《八十一梦》,迫于当局压力,借用梦境的笔法,在小说叙述中具有显著的寓言化创作特征,集中体现在"寓言故事"的非现实性、"大环套小环"式的通体寓言结构、人物形象象征符号化和时空背景的虚化。  相似文献   

19.
鲁迅投身于文化领域,以改造民族心理结构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他将自己对历史的体验亦即对革命及其困惑的体验作为建构自我和战士存在图景的基础。存在图景的想象方式有两种形式:一、建构对立结构二、建构选择性情境。在对立结构中战士获得了情感渲泄,存在于选择性情境的自我表达了自己的绝望感和虚无感。  相似文献   

20.
浅析《左传》的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中,作者对梦的阐释处于一种矛盾的过度状态: 一方面,作者深信梦对现实的预言功能; 另一方面,作者对梦的思考不时地冲破梦的神圣的面纱,而愈来愈把目光关注于现实人事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又难以摆脱占梦的既成传统,从而陷入深深的自我矛盾中。在这种矛盾中,巫与史做着最后痛苦的决绝,而最终达到了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