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初步实现。这次重大事变是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战争向全国抗战转换的枢纽,具有重大的意义。西安事变是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总形势下暴发的。事变的发生及事变的和平解决,又反转推动了全国救亡运动,使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抗日救亡运动跨进了新阶段。以西安地区来说,“双十二”枪声响后民众如释重负,感受到是“解放了!”西安市各民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在西安城东二十五公里处的临潼华清池扣留了前来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25日,蒋介石因许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被释放,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西安事变为什么能以和平解决,对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的认识尚不尽一致,甚至还大相径庭。有一种意见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协助张学良、杨虎成和平解决了这  相似文献   

3.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突发事件.这个严重的突发事件处理当否,将直接关系分裂内战或团结抗战的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重大.中国共产党站在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坚定地维护民族利益和团结抗日大局,及时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对策,最终化解了可能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打退了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在皖南事变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卓越能力,表明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前夕,于1936年11月12日发生了绥远事件。这是全面抗战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后一次政治事件。这次事件爆发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因而,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更加激发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情绪。特别是这次事件对与绥远相邻的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给予巨大影响,终于在仅一个月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日军在1933年占领热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事件,这一偶然事变反映了当时中国走向国内合作,全民族抗日的历史必然。分析西安事变反映出来的历史必然性,探讨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可以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1936年12月12日,中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人都不能不承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的解决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根据中国共产党为坚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进行艰巨斗争的历史事实,着重论述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分不开的,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必然发展。(一)西安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引起国内外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的结果。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的独占殖民地是蓄谋已久的。1929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猝然爆发,震惊中外,继而和平解决,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事变解决的过程中,张学良、杨虎城以民族利益为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都是勿庸置疑的。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作为参与解决事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研究中,我们往往在宋氏等少数人的个人行为上着墨过多,而对南京国民政府解决事变的策略和作用从整体和宏观上考察和把握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努力,以冀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肩负起历史的重托一位红军首长面容亲切安祥,目光刚毅坚定,胸前飘拂着长长的胡须……。这是周恩来同志一九三六年的照片。每当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向观众介绍的时候,人们就被引带到那民族存亡危在旦夕的岁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停止亡国的反共内战,在西安逮捕了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引起国内一系列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次震惊中外的反共事变,对国内外有深远影响,所以历来是史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打例“四人帮”之后,又发表了不少论文,从观点的论证到史料的分析均出现了不同看法。本文就争论中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一)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皖南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当时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从客观到主观都有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的两位封疆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了全国由内战转向抗战,导致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步伐突飞猛进创造了条件,大大缩短了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历史进程.历史事实已经作出公断:“张、杨两将军是千古功臣”.在“西安事变”中举足轻重的张学良将军,这个中华民族可敬的千古不朽和名垂千古的功臣,已被国民党当局囚禁整整五十年了,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在中共中央再三提出和平统一台湾、实现“一国两制”号召的今天,我们无限怀念这位可敬可颂的爱国将军.本文想就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主客观因素,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略谈粗浅看法,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为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西安事变爆发的众多推动性因素中,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统一战线工作功不可没。在西安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又尽力维护东北军内部的团结,维护西安事变的成果。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在西安事变中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在西安扣留了前来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25日,蒋介石因许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被释放,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张学良、杨虎城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导者;中国共产党并非是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的调停者;蒋介石也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善后解决李莉王德桡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局。作为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始终是左右事态发展的核心人物。本文拟对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善后解决进行一番探讨。一、决策释蒋众所周知,张学良发动事变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兵...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一年初发生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蒋介石积极反共准备投降日本帝国主义的反革命政策的产物,也是我们党内王明投降主义路线造成的严重恶果。在彻底揭发批判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中,重温这一段历史,看看搞修正主义的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出现重大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 2002 年召开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中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是对党的性质的丰富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是党的性质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出现重大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 2002 年召开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中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是对党的性质的丰富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8.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张、杨二将军和宋子文等国民党人的。“不谋而合”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和平解决。在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本文欲对宋氏兄妹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谈谈看法。众所周知,宋子文、宋美龄兄妹为了和平解决事变,营救蒋介石,曾力排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讨伐派”的重重阻难,亲赴西安,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当然,首先由于他们是蒋介石的妻子、姻亲,不得不为蒋介石的安全脱险着想。同时也要看到,他们也是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担忧。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中的南京国民政府宋波西安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中国面临亡国危机的情况下,由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一次重大行动,其目的在于逼迫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政策,领导全国力量抗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以不计前嫌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眼...  相似文献   

20.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叶剑英作为中共及红军代表,为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叶剑英在西安事变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有关研究论文极为少见。因此,我们就叶剑英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及其作用,作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