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现象,跨国企业则是全球化现象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跨国企业仍被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视为发达国家经济侵略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现在政府对跨国企业的友善态度,可以说是服从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深刻转变局面下所出现的逻辑变化。这些相关过程充分改变了跨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双方不断调整本身的方针及策略,争取与全球新形势下的现实接轨。本文尝试回顾及检视跨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两者关系中出现的转变,并进而指出考虑跨国企业的问题时,需要将有关研究视角放置于全球经济整体增长的背景当中。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及跨国企业应视双方之间的关系为一种互补的关系,这种互补性有助国家提升资源运用及相关素质能力。发展中国家只有正确认识及合理利用跨国企业,才能积极推动政治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际市场上来源于不同工资水平国家的产品市场份额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工资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来自高工资国家的出口竞争促使我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样本回归发现,高工资国家出口竞争与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协同提升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为显著,而资本密度和研发投入与高工资国家出口竞争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协同提升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竞争策略对于开展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极其重要.结合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四种动因:绕开贸易壁垒扩展出口市场,寻求资源和技术进步,全球区位选择,树立国际品牌.通过竞争地位的模型分析、价值链分析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三条途径来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集中策略、回避策略、技术当地化和产业集群策略建议,以启发中国企业灵活运用竞争策略有的放矢地发挥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物流和信息密集的产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汽车产业的各中间环节衔接得更加完美和默契,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加快了汽车生产各个流程的速度,从而在原材料和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使得汽车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5.
流通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关注 ,通过对国内部分流通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重点比较我国本土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不同竞争要素水平上的差异 ,分析国外资本的涌入对我国本土流通企业产生的影响 ,最后总结我国该产业中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以此反映我国整个流通产业的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6.
FDI与中国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引进FDI的效果的确不尽人意:引入外资依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短期内对我国的出口和经济的短期增长有显著的效益,但是对我国技术进步却没有足够的推动作用。随跨国公司引进的技术在我国的消化率极低,技术溢出效益几乎为零,难以通过消化引进的技术提高本国的研发能力。提高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的对策:促进本土企业的模仿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模仿和竞争中既扩大聊的技术外溢效应又促使跨国公司尽早将其先进技术投放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通过工资外溢助推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尚不充分。文章首先验证三次产业集聚对工资溢价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工资溢价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以至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理论分析部分表明,产业集聚通过密度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生产率,通过知识外溢等提升劳动者工资,工资溢价又在学习效应等的作用下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实证部分表明,服务业集聚对工资溢价的作用显著,且呈"U"型,农业则呈现倒"U"型结构,工资溢价可以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维度促进经济增长。据此,文章提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等路径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财产确权为着力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居民收入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为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统梳理近年来有关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文献,从贸易自由化的度量、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结果、中国加入WTO这3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进口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获取国外价格更低、技术更先进的进口中间品获益,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升创新能力,而部分发达国家由于受到国外低价最终品的激烈竞争,企业利润降低,导致创新活动减少,但技术先进的企业在竞争中几乎不受影响; 出口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出口能带来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参与国际供应链、向来自发达国家的客户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创新水平; 中国加入WTO后,平均关税水平大幅下降,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存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资上涨主要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投入效应、效率工资效应及创造性破坏效应等机制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但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存在"门槛效应",过低的工资水平不利于一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而使其陷入低工资低生产率陷阱。经借助GMM及非线性内生门槛检验方法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工资高劳动生产率的结论适用于中国,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得出近年来工资上涨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内生门槛回归得出中国工资劳动生产率的门槛值为年均12693.05元,目前工资越过该门槛值的仅有上海、北京等8个省份,进一步比较分析得出该8个省份的工资上涨在劳动生产率提升中的作用显著高于未跨过门槛值的省份。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在特定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受企业所在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较低的技术水平使其市场竞争能力弱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作为全球价值链主导者,跨国公司所形成的垂直竞争挤压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问,强化其技术上的跟随性;跨国公司通过其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加剧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与价值链同一环节的其他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制约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全球化竞争冲击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封闭的产业链,造成来自产业链上游的高级生产要素和下游需求支撑的不足,约束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实力的提升,进一步限制了其自主创新的空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突破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制约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和外部推力,打破市场竞争能力弱和自主创新能力差之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有希望通过主动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的目的,但是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并不会主动为发展中国家的功能升级提供条件,反而会采取种种措施进行溢出截断。中国为了成功实现价值链的攀升,需要更加重视企业内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保护内资企业的制度环境,引导企业重视本地市场,并积极创造条件提升跨国企业的根植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中国的中间品贸易对技术劳动和非技术劳动的劳动需求弹性的改变进而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选取中国加工贸易前九强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劳动者的需求弹性受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效应、替代效应和行业效应的影响。中间品贸易的扩大使得技术劳动工资的上涨大于非技术劳动工资的上涨。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带来的生产效应扩大了不同技能劳动的需求,但较低的价值链生产环节固化并压制了非技术劳动工资的增长,造成相对工资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中国,不仅对中国本土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而且使中国本土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行上下游的联系,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进步,产品附加值提高,能源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4.
虽然FDI通过竞争渠道和前向关联渠道对同行业以及下游行业国有企业产生了负向外部性,但经由后向关联渠道却对上游行业国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且净效应为正.上游行业本土企业竞争强度和企业规模越大,都有利于后向技术外溢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在经济停滞和衰退期间,还是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期间,工资都不如商品价格上涨得快.虽然商品价格在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不同时期的上涨原因有所不同,但是工资上涨滞缓的原因却是相似的,即工人在工资决定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弱势地位.在经济复苏繁荣期间,为了避免国民经济增长过早遭遇“双重遏制”,政府不仅要控制影响工人基本生存成本的各种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同时,还要通过财政等再分配手段缩小资本和劳动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形势的严峻变化,对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中国来说,颠覆性技术的商业化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及其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探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理论内涵、发生机制、实施途径以及应对策略。发现,颠覆性创新通过商业模式的革新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也同样可以应用于产业和国家层面。颠覆性创新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尤其是对那些人口基数大,具有大量的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以及“非消费者”的国家来说,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可以分为引进生产型、引进技术型和自主创新型三种类型。通过江苏、浙江两省技术进步的比较可以发现:江苏引进生产型和引进技术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高于浙江,自主创新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却低于浙江。浙江的技术进步绩效(人均产值、收入和工资占人均产值的比重、产业结构、支出结构)优于江苏。两省技术进步贡献率差异的原因在于:江苏(对外商)的营商环境优于浙江、浙江的企业家精神优于江苏。  相似文献   

18.
闫丹  刘捷 《人力资源管理》2014,(10):238-239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工资的提高,达到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工资上涨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加大消费支出,消费支出的增加拉动了许多行业需求,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使得上市公司的收入也随之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工资上涨带动行业需求来体现工资上涨速度与上市公司收入增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势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于竞争优势,而笔者认为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技术优势,因为企业的成本、质量、产品差异和品牌形象的优势都是以技术先进性为前提的。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并获取较高的创新经济收益,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企业技术进步是企业为支持技术创新的实现,附着在企业内部科技人员、制造设备、科技信息和创新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它包含有三层含义:企业技术进步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进步的载体是企业内部的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自身;企业技术能力的高低通过技…  相似文献   

20.
观点     
《人力资本》2008,(11):7-7
进入工资上升周期,未来工资将持续上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在9月11日举行的“全球利益调整中的中国宏观金融风险”论坛上表示,长期来看,中国绝对不会出现长期通货膨胀。同时,他表示,我国工资进入上升区间,未来工资将持续上涨。李扬认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资上升周期,因而对于企业来说,工资成本在今后几年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他表示,虽然这会对物价造成长期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