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是对新西兰中国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学科特征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粗略概述。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开创并推动了新加坡的中国学研究。本文从新加坡的中国学家、学术机构、学术出版物等几方面阐述新加坡中国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9月10—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为主题,突出70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深入探讨中国融入世界的艰难历程,以及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不仅具有当前的现实意义,更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一、"谭中之问"的命题不攻自破2015年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诞生了"谭中之问",意指海外中国问题专家谭中在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获奖感言中指出的:"很长一段时间,在海外中国学研究领域有这  相似文献   

4.
当下韩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过于强调学术性,因此时效性和务实性便成了问题。众多主题的分析焦点都放在过去的内容上,即使是现实性问题也都慢一拍;中国学研究领域偏重于语言文学,而忽视了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国学研究需要加强对中国地方的研究,不要只关注中国的中央和中心城市,更要加强对地方的现实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在韩国的知识界存在,在中国的知识界同样存在。中国学者在面向西方,包括面向近邻韩国时,也同样缺少对对方当下问题的了解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视野。因此,韩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不能简单地直接照搬西方的研究模式,而是要建立自己的研究范式,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上升到学理层面,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中国社会及其制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唐磊 《国外社会科学》2022,(6):162-171+200
加加美光行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重要中国学家,他毕生致力促进中日两国相互理解。文章回顾了日本中国学家加加美光行的学思历程,总结了他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并阐述了他的中国观以及他借助中国研究反思日本社会的理念。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加加美光行积极推动的“现代中国学”学科与基于“共同行动论”的“国际中国学”研究范式,指出其对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性别的视角看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以来 ,美国女性中国学家不仅人数比例逐步上升 ,学术地位也逐步提高 ,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世界对女性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强 ,美国中国学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也有所增加。女性研究在美国中国学研究中已经争取到一席之地 ,并呈现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并重 ,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与对现当代问题的研究并重 ,研究范围日益广泛和将女性研究向性别研究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已经形成传统,无论从诗学的历史承继,还是从诗学本身来看,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传统的定型,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反思精神品格的确立,即延安的现实主义、"七月"的浪漫主义和"九叶"的现代主义诗学传统的形成,主要是在反思中得以完成的;二是在于现代诗学话语的成熟,1940年代是一个理论自觉的年代,也是一个诗学高度融合的年代,在这种背景下,三大诗学都各自形成了自足的话语表述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中越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以来,政治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关系得到空前发展,从而推动了越南学术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使这一领域成为越南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根据作者赴越考察期间收集到的资料,对越南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征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研究所是战后日本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在战后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国是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一直是德国传统汉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巨大变迁,德国传统汉学面临着学术研究的当代转型,传统汉学包容、吸纳当代中国研究并实现二者融合发展,成为重要的现象和趋向。从德国中国学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变迁出发,并基于德国当代中国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二元视角,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德国中国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认为,德国中国学研究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术重要性日益增长,正在发生渐进性、适应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未来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北欧中国学追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传统汉学到当代中国研究的范式转变追述了北欧中国学在20世纪的发展概况,其中以范式转变所带来的研究课题、学科设置和学术谱系方面的变化作为考察的聚集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统汉学到当代中国研究的范式转变追述了北欧中国学从上世纪初到世纪末的发展概况,其中以范式转变所带来的研究课题、学科设置和学术谱系方面的变化作为考察的聚集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陆锋明 《社科纵横》2008,23(12):144-146
明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本文参照萨义德"东方学"的视野,指出明末中国的士大夫们在接触到异质文化之后,从自己的文化立场对西学在儒学视野中进行重新认识和建构,形成了中国最早的"西方学".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 2 0年代以来 ,俄罗斯中国学研究不仅成果数量增多 ,研究范围也逐步扩大 ,已经成为国外中国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足进步 ,俄罗斯中国学界对中国问题研究的兴趣也有所提升 ,呈现出整体性研究加强 ,研究范围日益广泛并有向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耶鲁大学赖德烈教授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基督教史史学家、东方学家。在费正清领导的哈佛学派崛起之前,赖德烈是三四十年代美国中国学发展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其在美国中国学研究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了赖德烈中国学研究的学术维度及其内在逻辑,分析其在美国中国学发展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这有助于我们理解20世纪上半期美国汉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更全面地把握美国社会的社会变化和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中国学研究属区域研究领域,曾受国际政治风云和美国研究方法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大约每10年可分为一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泰国朱拉隆宫大学、法政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的简要情况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