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女性身体并未自由地呈现自己的行动与意向,而是表现为其他主体所操纵的潜在客体。女性身体的异化根源既有男权对女性身体的客体化、工具化,又有女性对男权的内化和自觉屈从。消除女性身体异化应将传统女性主义的解放政治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身份颠覆策略相结合,在积极的肉身化实践中从事切实的身体反抗。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者大力呼吁:“在翻译中也要争取女权,即在译文中让女性的身影尽量被看到,女性的声音尽量被听到”,以反抗文本的男性中心和女性歧视,突显女性在文本中的地位,并以此影响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界定。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哲学,翻译标准等六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正是女性的这种反抗男权中心的意识形态形成了颇具个性的女性主义翻译观。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思潮是妇女解放运动与当代生态意识觉醒的综合产物,在文化批判上,它强调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统治与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的支配存在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在政治哲学方面,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性别平等目标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形成了联盟,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不仅要对资本主义进行持续的批判,同时也要批判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相互编织,因而女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和劳动的解放所采取的策略和路径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祝小丁 《南方论刊》2006,(11):49-50
马克思主义一贯致力于反抗私有制、经济剥削、劳动异化。女性主义从追求男女性别平等入手,逐渐过渡到反思人类男权文明,当女性主义注意到私有制和男权社会的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就对女性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方式,都对女性主义的理论以极大的推动。因此,女性主义研究应当重视和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卫泽 《晋阳学刊》2006,(1):113-116
英美批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指导意义有如下数端:第一,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女性写作的意义首先在于性别的觉醒。第二,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姊妹情谊”(sisterhood)论的启发,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群体意识也在觉醒。第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众视角启示着中国女性写作早日摆脱精英圈套。第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反抗男权的彻底性,应当为中国女性彰显自省自强精神之圭皋。  相似文献   

6.
双重解构:论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实践中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茂林 《江汉论坛》2007,9(5):119-122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把文学批评放在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文学、自然、女性、文化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策略是:质疑、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其文学实践是研究自然和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揭露、批判物种歧视和性别歧视;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女性意识;质疑和解构西方思想中文化-自然和男人-女人的二元对立,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生态女性主义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提倡女性在社会和自然中保持独立自主、意识自由、多元发展,这一思潮的提出对探讨女性婚姻观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文章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经典文学作品《逃离》和中国作家萧红的经典作品《呼兰河传》为例,对中加婚姻观中的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对传统观念、舆论影响、原生家庭三个外在维度和对女性性格、面对冲突两个内在维度的探讨.中加婚姻观各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生态女性主义中所提倡的女性独立自主、理性发展应该得到重视和鼓励.  相似文献   

8.
艾丽丝·沃克作为美国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笔锋着力于美国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压迫的形象。其小说《紫颜色》揭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对黑人妇女求解放、求平等的积极意义。小说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体现出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反映出黑人女性人物在父权与夫权制桎梏中的觉醒与抗争,以及寻求和建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追寻自我、建构自我的奋斗之路。  相似文献   

9.
西方女性主义在发展的历史谱系中,在对传统男权中心的主流社会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以女性视角作为分析工具,建立了解释女性世界和经验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糅合性别、分层、地位、两性和谐等多元视角.在探讨其研究核心、知识基础并梳理相关流派的基础上,结合操作化的实践,本文提出女性主义方法论经验的普适性,以及实践维度的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体系,以此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经验进行反思,提出在中国场域中,对于女性主义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的本土化建构,不仅审视和反思研究者和研究主题,而且还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跨文化解释视角和文化相对论,并强调男权情境中的女性话语权和研究观点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从独特的视角关注自然的现状和自然的作用,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表达了解放妇女与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追求两性平等的和谐社会的愿望,具有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论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女性主义的时代拓展和理论综合,是新一代的女性主义.除了更明确地集中于应对生态环境这一时代性难题,它也同时承认第一代、第二代女性主义议题的现实重要性,并试图辩证地理解与平衡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自由主义一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对女性作为一支平等的政治力量的诉求,激进的一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关于解构传统政治合法性的男性主义基础的要求,生态女性主义对如何发挥女性天然具有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并引导男性来共同创建一种生态社会的追求.不仅如此,生态女性主义力图成为一种真正全球化的生态主义理论与运动--不仅强调一种超越地区、宗教、阶级和语言的跨文化感知特征,而且非常希望能够达成与其他社会运动特别是环境、后殖民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联盟或联合.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大大丰富了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与运动的政治内涵,而且清晰展示了人类现代社会绿色变革中的性别化视角与向度.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是莫里森作品的一大主题。本文通过阐释其作品中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男权主义和生活环境的三重压迫下的命运,逐步深入分析了其作品中展现的黑人女性历经苦难,不断抗争,重塑自我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博爱的母性女性主义思想,从而探讨了莫里森如何执着地在作品中为黑人女性寻找出路。相对于激进抗争的女性主义思想,莫里森更衷情于与基督教博爱观相结合的母性女性主义思想,那就是要朴实自然、乐观坚强,用爱心去包容一切,与周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李新灿 《学术论坛》2003,2(6):102-106
女性妒悍是女性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自发反抗,是女性对男权的挑战与较量。它冲击了封建宗法的男权社会,因而引起了男权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联手打击。妒悍女性在"四权"打击下失败,重新陷入失语状态之中,这正是身为中国古代女性的沉重悲哀。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她对自然和女性的关注和同情,更加深切地体会西方"父权制"文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有助于引导我们积极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爱友善、互利互惠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意识观照下的女性叙事——沈从文小说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叙事,是沈从文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独特感悟和认识的重要手段.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叙事具有深厚的生态内蕴,他崇尚自然更欣赏女性,推崇人与自然的有机契合;他对女性正常的情欲性爱给予热情的肯定,张扬合理健康的生命本能;他对男权逻辑进行了理性批判,倡导性别平衡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批评理论近年成为一种显学.它是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语境下诞生的.它是对男权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解构.生态女性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迅速全球化.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到中国后,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在21世纪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果.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21世纪更具开放性和对话性.国内学者以极为开阔的视野把这种新生理论与多种文论、多种学科和多种文化结合起来,使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焕发出特有的活力.但是国内研究还存在理论界定不清晰、极端主义倾向以及与国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与女性的合鸣:莫泊桑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别开生面的描写,展现了别样风采的诺曼底农村风俗,并娓娓向我们诉说了女主人公约娜苦涩的一生。对《一生》的分析试从左右约娜一生的三次幻灭——爱情的幻灭、婚姻的幻灭和家庭的幻灭入手,用生态和女性的双重视角加以剖析,体味源于男权主义下的女性创伤,展现当时女性物质生态与精神生态的不平衡,以此管窥莫泊桑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8.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关爱自然,而男性气质以自然为敌,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由男性造成的,并且对发展持质疑态度。从男性研究的视角看,男性理应认同“传统男性气质”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同时还应该指出,父权文化是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它塑造了传统男性气质并使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害。男性研究可以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携手保护生态。中国的生态与环保政策制定,应该对生态女性主义和男性研究的成果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生态问题是指有助于理解自然被主宰的历史和现状的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是指有助于理解女性被压迫的历史和现状的问题。生态问题是一个女性主义问题。从历史上看,自然与女性相关联,被描述成女性的或者母性的;从观念上看,对自然的主宰和对妇女的压迫都根源于父权制文化。二元论思维是父权制的一个核心特征,它是造成对自然的主宰与对妇女的压迫的共同罪魁。这启示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推翻父权制,不仅结束人对自然的主宰,而且结束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20.
吴颖 《浙江社会科学》2012,(5):145-148,160
影视作品中的"凝视"是编导主观意图的体现,常常带有鲜明的性别色彩。在男权影像中,女性总是被"凝视"、被消费和被规约,而女性主义影视则以破坏男性视觉快感的方式来颠覆传统男性文本对女性神秘化、妖魔化的想象和叙述。然而长期处于传统男权文化结构中的女性主义导演,有的摆脱不了潜意识中的男权阴影,有的又激进地极端排斥男性,这都导致了女性"自塑"的举步维艰,女性的自我形象也不免存在或过度强势、或模糊脆弱等明显的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